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外治法 -灸贴疗法,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 田开宇,内容简介,1、灸法概述 2、灸法的作用 3、灸法的种类 4、艾灸的现代研究概况 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1、灸法概述,针灸疗法: (广义)中医理论+经络腧穴刺激+防治疾病 (侠义)针刺+灸法,1、灸法概述,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是借艾火或其他方式产生的热力,给机体以温热性刺激,透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目的一种方法。,1、灸法概述,广义:温热刺激+经络穴位+防病治病 狭义: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防病治病 艾灸和针刺常同时使用,故“针灸”并称。,1、灸法概述,医学入门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灸法可以起到针刺、药物有时起不到的治疗作用。,1、灸法概述,扁鹊心书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孙思邈:“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1、灸法概述,艾灸效果不是简单理疗器械的物理热刺激所能及的! 而是通过其独特的温热刺激于经络腧穴、艾灸燃烧时生成物(艾烟)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灸法的作用,2.1 疏风解表,温散寒邪 2.2 温通经络,活血逐痹 2.3 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2.4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2.4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灸法的适应证 以虚证、寒证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以及阳气不足之证,3、灸法的种类,3、灸法的种类,3.1 燃烧类 艾灸、黄蜡、硫磺、桑枝、桃枝、灯芯草或其他药物制成药捻(壮线灸)。,3、灸法的种类,3.2 非燃烧类 天灸、电热灸(TDP灯、全日康、场效应治疗仪)、艾盐包(阿里山无敌冰火)、发热灸(温灸膏、中华神灸、暖宝宝等),3.1 燃烧类- 艾灸,3.1.1 艾炷灸 (1)直接灸:化脓灸(瘢痕灸)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2)间接灸 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 隔姜灸(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多用于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 隔蒜灸(解毒,健胃,杀虫。多用于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3.1 燃烧类-艾灸,铺灸(长蛇灸) :取大蒜(或生姜),去皮捣成泥,自大椎穴至腰俞穴铺蒜泥一层(下衬一纱布),厚约2.5cm,宽约6cm;中艾炷施灸,不计壮数。治虚劳顽痹等证。,3.1 燃烧类-艾灸,隔盐灸:又称神阙灸(回阳救逆。多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证) 隔附子饼灸(温肾补阳) 隔胡椒饼灸(温中散寒) 隔豆豉饼灸(解表发汗,除烦敛疮),3.1 燃烧类-艾灸,3.1.2 艾条灸 悬起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3.1 燃烧类-艾灸,3.1.3 温针灸 温针灸:针刺+艾灸。 艾绒燃烧时热力通过传导和辐射刺激穴位,发挥针与灸的协同作用。,3.1 燃烧类-艾灸,3.1.3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特制的金属或其他材质的灸器,又名“灸疗器”,制样很多,结构大致相同。,附:灸法的补泻,附:灸法的补泻 灵枢背俞:“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之,疾吹其火,开其穴也”,3.1 燃烧类-灯火灸,灯火灸(壮线灸) 灯火灸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在施术部位焠烫的方法,又称灯草焠。 取长约1015cm灯芯(灯草)或纸绳12根,蘸麻油少许(约浸入34cm)点燃,快速对准穴位点灸,当听到“叭”的一声时迅速舒开。如无此声,当即重复一次。 疏风解表、行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痄腮、消化不良、疟疾、胃痛等症。,3.2 非燃烧类,(1) 电热灸(TDP灯、全日康、场效应治疗仪),3.2 非燃烧类,(2)艾盐包、温灸膏,3.2 非燃烧类,(3)天灸 选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白芥子、甘遂、细辛等贴敷穴位,患者局部烧灼、充血、起泡,如艾灸之效。,3.2 非燃烧类,(3)天灸(三伏贴、三九贴) “三伏贴、三九贴”属于针灸疗法中灸法之“天灸”,是中医的时令疗法。(阳气最盛或最弱之时令+辛温驱寒之中药+热刺激于特定之腧穴=扶阳温补,治疗阳虚寒盛之人每发于冬季之病)。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外治法综合应用。,3.2 非燃烧类- 天灸,(阳气最盛或最弱之时令+辛温驱寒之中药+热刺激于特定之腧穴=扶阳温补,治疗阳虚寒盛之人每发于冬季之病)。 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外治法综合应用。,3.2 非燃烧类,“天灸”与“穴位贴敷”的关系: 天灸: 穴位+贴敷+热刺激腧穴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药物经皮透入,3.2 非燃烧类,(4)发热灸(代温灸膏、中华神灸、暖宝宝等),3.2 非燃烧类,“天灸” 可参考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4.艾灸的现代研究概况,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 灸关元穴-回阳救逆;灸百会穴-升阳举陷;灸至阴矫治胎位不正 因此可以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4.艾灸的现代研究概况,41艾烟有益效应的研究 艾烟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培养皿抑菌试验表明:艾烟对常见的化脓性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和结核杆菌等也有抗菌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足趾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申克氏胞子丝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临床观察:艾烟熏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局部带状疱疹、化脓性感染、皮癣等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艾灸的现代研究概况,42艾烟不利效应的研究 研究表明,艾绒燃烧产生的诸如酚类、萘类等是有害性物质。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苯甲醛、苯酚、2,4-二甲基苯酚和绿花白干层醇等芳香烃物质,是一类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其中以苯对中枢神经及血液的作用最强,稠环芳香烃有致癌作用。,4.艾灸的现代研究概况,42艾烟不利效应的研究 焦油中含有万分之二的苯并芘(Benzopyrene, BaP) ,为强致癌物质。艾烟中含有的一些成分,如侧柏酮,对神经系统有副作用,大量会引起痫样惊厥。体外研究发现艾烟雾抽提物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增加,可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显著增加,提示艾条燃烧烟雾抽提物中可能含有某种致变物,有可能对长期暴露于该烟雾中的人产生遗传毒理学变化。,无烟艾灸,有烟艾灸的缺陷: (1)艾烟对人体存在健康隐患。 (2)许多个体对艾烟的味道难以接受。 (3)艾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4)诊疗场所无烟化处理成本和技术难度较大。,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现代灸法泛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传统艾灸的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上文提及的温灸器灸、电热灸、发热灸等,均可被归纳为现代灸法。 其中发热灸中的“代温灸膏”以其类似“天灸”但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裁剪随意、药性温和、热力持久的优势,结合经络腧穴,将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代温灸膏是一种中药产品、也是一种医疗技术 是将穴位贴敷(药物经穴位透皮吸收、作用于经络腧穴和灸法(天灸)的有机结合。 可以治疗(阳)虚证、寒证。,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代温灸膏与传统皮肤贴膏的区别,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代温灸膏与传统皮肤贴膏的区别,5.现代灸法的临床应用,代温灸膏与传统皮肤贴膏的区别,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痹,即痹阻不通。 痹证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类似于现代医学之风湿、类风湿、骨性关节炎,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导致本病的因素: -正虚 (禀赋不足 、劳役过度 、大病、久病、或产后正虚 ) -邪侵 (季节气候反常、居外环境欠佳 、起居调摄不慎 ) -药物 (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闭阻经络 留于关节+ 筋肉,不通则痛,风 寒 湿,汗出当风 坐卧湿地 涉水冒雨,经脉气血闭阻不通,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 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行痹 (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 热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1)行痹(风痹)-疼痛游走,痛无定处 (2)痛痹(寒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 (3)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 (4)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治则: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 痛痹者,加肾俞、命门、关元; 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者,(局部禁用)可取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膈俞: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血海: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5.1 在痹证治疗中应用,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曲池:极度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外侧缘,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面痛(三叉神经痛) 腧穴(局部):四白、下关、颊车、颧髎,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面痛(三叉神经痛) 腧穴(远端):合谷、太冲、阳陵泉,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颈项疼痛(颈椎病、落枕) 腧穴:阿是穴、大椎、肩井;外劳宫、悬钟,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漏肩风(肩周炎) 腧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 合谷、外关、阳陵泉、条口,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肘劳(网球肘、高尔夫球肘) 腧穴:阿是穴;合谷、外关、血海。,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腰痛 腧穴:阿是穴;肾俞、命门、委中、膈俞、太溪、血海。,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腰痛 腧穴:阿是穴(肾俞、命门);委中、膈俞、血海、太溪、腰痛点。,5.2在痛证治疗中应用,腿痛(坐骨神经痛) 腧穴:阿是穴(腰部、臀部);环跳、风市、承山、悬钟、昆仑。,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面瘫(Bells Palsy) 腧穴:阳白、巨髎、下关、颊车、翳风; 合谷、太冲、足三里、阳陵泉,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不寐(失眠) 腧穴: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照海、申脉。,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哮喘(虚证) 腧穴:关元、气海、足三里;膻中、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膈俞、肾俞,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胃痛 腧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腹痛(泄泻) 腧穴:天枢、关元、足三里;脾俞、上巨虚、大肠俞。,5.3在内科病治疗中应用,男性性功能减退 腧穴:肾俞、命门; 关元、足三里、太溪、神门。,5.4在妇科病治疗中应用,月经不调(痛经) 腧穴:关元、血海、三阴交、归来、足三里、太溪、肾俞。(痛经:加 次髎、地机),5.5在儿科病治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