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武县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1年-2015年)前 言2011201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快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县卫生实际,特制订本规划。一、“十一五”卫生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是全县卫生事业投入最多、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十一五”以来,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更加重视,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对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期盼热度不断增强。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卫生工作目标。(一)发展状况1、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2010年全县共计投资2926.43万元,全力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06年,投资120万元完成了冉店等5个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楼建设工程;2007年,投资498万元完成了巨家等9个乡镇的门诊楼、住院楼建设工程。2008年,投资362.47万元完成了县医院综合建设项目。2009年,投资160.26万元完成了冉店和丁家卫生院住院楼工程;投资674万元完成巨家等10个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8.7万元完成了全县160所村卫生室的新建、改建任务;2010年,投资513万元完成了枣元等7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楼建设项目。一大批卫生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县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医疗设备得到有效补充2006年-2010年,全县共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疗设备540台(件),价值707万元;完善了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细菌培养实验室,配备了艾滋病检测、检验设备35台(件);2008年为全县176个村卫生室配备了 3696件共价值52.8万元的医疗设备。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医用救护车辆6辆,为县级医疗单位配备医用救护车辆5辆,卫生监督车2辆,冷链运转车1辆。3、卫生项目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我县成功运行了中澳咸阳农村卫生综合项目、孕期营养素补充项目、“降消”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口服叶酸项目、“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36个月儿童健康体检等8个卫生项目,受益人群达13.7万人(次),为群众减免、补助各类费用110万元。4、传染病防控科学有效2006年-2010年我县全面部署,严密防控,成功应对了水痘、突发腮腺炎、风疹流行、甲肝、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运行我县作为全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于2006年1月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十一五”期间,我县成立了新农合组织机构和经办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投资50万元开发并安装了合疗信息软件,确保了新农合制度规范运行。2006年-2010年,全县参合人数分别为13.43万人、13.68万人、14.59万人、15.21万人、15.22万人,参合率分别达到85.9%、86.1%、92%、95.2、95.6,截止2010年9月底,累计为298191人(次)报销医药费用5136万元。6、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开展了65岁以上老人健康检查和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完成体检20914人,城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2381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153481人;在全县范围内实施适龄儿童补种乙肝疫苗2969人次、乙脑疫苗4645人次。在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聘任了22名德才兼备的同志担任基层卫生单位负责人。实施了药品“三统一”配送制度,实现了乡镇卫生院药品“零差率”销售。7、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和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及技术托管乡镇卫生院项目,认真组织实施了县、乡、村三级全员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巨家等4个乡镇卫生院被省卫生厅评为甲级卫生院,枣元等7个乡镇卫生院被省卫生厅评乙级卫生院。县医院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的二甲医院评估验收。8、疾病预防控制稳步推进“十一五”以来,全县共报告传染病2728例(按发病日期统计),其中乙类传染病1809例,丙类传染病919例,传染病报告率、及时率达到100%。DOTS覆盖率以乡为单位达100%。初诊病人2526人,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276例,治愈246例。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病人1550例。乙肝等“七苗”接种率连续五年全部达到95以上,较“十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建卡建证率达到100%,较“十五“末提高9个百分点,名列全市前茅。县艾滋病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获艾滋病初筛资格。9、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理顺了卫生监督体制,农村卫生监督实现了全覆盖,全面实施了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公共卫生和职业卫生监督,积极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10、食品药品监督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县以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检查为契机,全面实施质量管理优化升级工程。改进监管模式,深入开展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和“规范药房”建设工作,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全部达到“规范药房”标准,村级医疗机构达标率达到92%,较“十五”末高出10个百分点。(二)存在问题1、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依然较差。我县医技水平总体不高,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问题相当突出,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医德医风建设急待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仍需提升,服务态度有待改善,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群众防病、治病的意识依然落后。2、农村卫生发展相对滞后。村卫生室虽然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达标,但人员年龄老化、整体素质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卫生整体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医疗卫生差距较大,人才队伍建设和长效保障机制等问题急需解决。3、医疗卫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仍需完善。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利用不足,效率不高,缺乏全行业管理和多部门组织协调机制。4、卫生市场监管任务繁重。全县非法行医、非法医疗广告、医疗垃圾污染环境以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化妆品、健康相关产品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医疗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医疗行业监管缺乏有效手段,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存在隐患。二、“十二五”卫生事业面临的发展形势(一)面临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有利机遇。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加快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三是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四是推进药品制度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五是推进保障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2、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规划的全面实施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三大经济区之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把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对我们来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重道远。3、省政府民生八大工程的实施为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项目和资金的支撑。通过民生八大工程建设,实现了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达到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和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4、“十一五”时期我县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县卫生事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得到增大,卫生技术人员得到不断补充,医疗设备得到补充和更新,应对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面临的巨大挑战1、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出血热等传染性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国内SARS、甲流、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慢性病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不断上升,我县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病还没有完全消除。全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工作还比较薄弱,基层全科医学的执业医师数量不足,下得去、留得住的政策措施、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有较大差距。2、公共卫生保障难度加大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影响社会安全的因素复杂多变,目前正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凸显和事故高发阶段。各类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职业病危害事件以及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时有发生。地震、洪水、生产事故等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也对公共卫生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加强卫生保障能力建设既是现实客观要求,又是长远战略必需。3、多重疾病的危害将长期存在传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生活方式疾病、生态环境疾病、损伤、中毒、职业病等对人口健康造成明显危害。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也给改善群众健康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隐患,我县面临多重疾病负担挑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4、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医疗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群疾病谱转变,慢性病防治任务日益繁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流动人口将逐渐增多,导致各类传染病潜在发病风险提高,这些都对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5、医改进入攻坚阶段从医改近期目标来看,要用三年时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压力巨大。20092011年近期医改三年目标任务完成后,如何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处理好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慎重部署。三、“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医,实施人才战略,不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卫生,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二)主要发展目标到2015年末,在全县初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卫生监督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有效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切实缓解,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市居前列。四、“十二五”卫生主要指标1、健康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1岁,达到74.5岁;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6%以上,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达到98.74%以上,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高危产妇管理率达到100%,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高危产妇筛查率达到100%,较“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妇女病普查率达到75%以上,较“十一五”末提高5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