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次月考化学试题【新课标2版】2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 H= +Q kJ/mol3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2CO2(g)S(l) 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 SO2 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4将左下图中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BCu电极质量增加C甲池与乙池中的溶液互换,闭合K,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5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加入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焓变C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DAC反应中H = E1 - E26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带有支管的U型管中盛有pH4的雨水和生铁片。经观察,装置中有如下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合理的是A生铁片中的碳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始终发生析氢腐蚀C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U型管中溶液pH逐渐减小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 / 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8已知HCl为强酸,下列对比实验不能用于证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 A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 B对比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与相同大小镁条反应的初始速率 C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D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9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 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充电时,该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A B C D11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12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H0B图乙表示向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则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物的焓D图丁中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13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相同的CH3COONa、NaHCO3两种溶液的c(Na):14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2(g)+H2(g)2HI(g) H 1= -9.48 kJ/mol I2(s)+H2(g)2HI(g) H 2= +26.48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D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15已知常温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向10 mL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16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B氢硫酸的酸性比亚硫酸的酸性强Cb点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水的电离程度大Da点对应溶液的导电性比d点强17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N2O4(g) 2NO2(g) H57 kJ/mol,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18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视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点表示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1 mol/LBb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Na)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应完全D当NaOH溶液加入20 mL时, c(CH3COO) + c(CH3COOH) =c (Na+) = 0.05mol/L(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19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 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Y作反应物,则X、Y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A1 3 B C 4 D 20恒温下,容积均为2L的密闭容器M、N中,分别有以下列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 2B(g)2C(g)+ xD(s)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M:3molA、2molB;2min;达到平衡,生成D1.2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速率为0.3mol/Lmin。N:2molC、ymolD;达到平衡时c(A)=0.6mol/L。下列推断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x=2B平衡时M中c(A)=0.6mol/LCy0.8 DM中B的转化率与N中C的转化率之和为121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化学式电离常数HClOK=310-8H2CO3K1=410-7 K2=610-11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 2Cl2 + H2O = 2Cl+ 2HClO + CO2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 Cl2 = Cl+ ClO+ 2CO2 + 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 + NaClO + H2O = NaHCO3 + HClOD向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CO2 + 2NaClO + H2O = Na2CO3 + 2HClO22室温时,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 mL,向混合物中逐滴加入0.05mol/L Ba(OH)2溶液时,生成的BaSO4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对应溶液的pH:a1B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m2.33gC原混合液中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D当VBa(OH)2(aq)10m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 SO42BaSO423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压强/MPa体积分数/%温度/1.02.03.081054.0ab915c75.0d1000ef83.0 bf 810、1.0MPa时E的转化率约为37%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为自发反应 K(1000) K(810)上述中正确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24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乙中横坐标x表示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y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E表示反应生成铜的物质的量BE表示反应消耗水的物质的量CF表示反应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DF表示反应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25(8分)氮的固定是指将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I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1) 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