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程标准: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365天6时9分10秒 1恒星年,公转周期:,1、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公转速度:,近日点附近较快,远日点附近较慢,1月初,7月初,9400万千米,A,D,C,B,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在绕日公转时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不变,即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运转。,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又叫做1回归年,小结:,公转,黄道面,自转,赤道面,斜身 绕日,方向不变,黄赤交角 2302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回归运动,理解,1.某地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即季节变化规律,2.某时刻不同地点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即纬度变化规律,( 以学校为例),关于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 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有规律的变化.,二分日光照图,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光照图,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冬至日光照图,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 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不同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记忆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夏至日:北北大,南小 2、冬至日:南南大,北小,课堂总结:,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课堂练习:,1、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端午节 B、国庆节 C、劳动节 D、教师节,2、今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D,B,课堂练习:,3、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 B、度数永远不变 C 、地轴与赤道面的夹角 D、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形成的 4、在地球表面,决定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D,D,(1)图中_时期直射点向北移动,_时期直射点向南移动。 (2)当太阳直射_点时,临清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3)当太阳直射_点时,临清昼夜等长。 (4)A、B、C、D四点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近日点的是 ,其公转速度较 。,B,课堂练习:,快,A、C,D,A,AB,DA,BC,CD,作业: 1.画出自转、公转的方向,标出二分二至日及日期 2.用阴影表示二至日的夜半球,谢谢合作! 再 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