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设计,湘教版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大气环境,三圈环流,说课提纲,三,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材特点,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节课主要讲述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其在近地面的表现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内容抽象性较强,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大 气,是什么(组成),为什么,(能量来源),怎么样,结果(天气、气候的形成),大气运动,全球性,2.教材的地位:,气压带和风带提升和基础 三圈环流的形成,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能够准确说出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 能够准确熟练画出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难点一:低纬环流的形成, 难点二:极锋附近气流情况,难点:,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并以此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图导图练法,2.情景教学法,3.自主学习法,4.探究式教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1知识基础: 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 抽象思维、空间思维还处于发展之中 2学习动力: 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学法指导: 学会用图、学会发现 学会推理、学会归纳,四、教学程序设计,挑战自我,四、教学程序设计,创设情境,质疑激趣,冰岛火山灰“复燃”,欧洲航空瘫痪,版块一:温故知新,1、回忆热力环流产生过程,请学生边描述边用手模拟热力环流过程。,2、动画演示,版块一: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增强感性认识巩固旧知,为新知识学习做铺垫.,转换场景,假设:热的地方为赤道,冷的地方为极地,这样是否也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动手绘出图像),版块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一)情境导疑,提出问题,设计思路:此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了巧妙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自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能流到极地吗?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活动一:4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绘制出空气的运动状况。,设计意图:“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让生生互动激起彼此的灵感,拓展思维的空间,突破重难点。,版块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一)情境导疑,提出问题 (二)动画演示,原理分析,设计意图:在预设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理解低纬环流圈的形成原理。,版块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一)情境导疑,提出问题 (二)动画演示,原理分析,(三)情景引入,置疑激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炸弹是怎样飘洋过海的吗?,(四)读图分析,深化理解,活动二:读课本“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探究日本的氢气炸弹是怎样飘洋过海的。,设计意图:通过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充分感受书本知识的作用与意义,体会地理学习的价值与魅力。,版块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一)情境导疑,提出问题 (二)动画演示,原理分析,(三)情景引入,置疑激趣,(四)读图分析,深化理解,(五)动画演示,加深理解,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版块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一)情境导疑,提出问题 (二)动画演示,原理分析,(三)情景引入,置疑激趣,(四)读图分析,深化理解,(五)动画演示,加深理解,(六)直观展示,形象记忆,版块三: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活动三: 冰岛火山灰“复燃”,为何会使欧洲航空瘫痪?,?,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开拓学生地理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检验,挑战自我,活动三:尝试5分钟之内准确绘出北半球三圈环流,并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课堂小结:,现实总比理想的情况复杂,全球性大气环流在地球自转,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呈现出了三圈环流的式,在地表体现出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考虑地球公转后,我们发现全球气压带风带还有着季节性移动。 可以说我们从理想步步接近现实,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石家庄的风向,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相符吗? 不相符,为什么呢?我们又忽略了什么因素呢?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设问激趣使学生对下节课产生期待。,五、板书设计,本课教学体会,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2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谢谢大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