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论述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摘编自沐斋登高)4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解析C项,因果关系不当,古人登高的目的是为了一展胸襟。答案C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中这两句话是例证,而不是结论。答案C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解析D项,“相同的”有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与历代文人不尽相同。答案D2、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现代碑学的建设与可能 碑和碑学是两个概念。碑是书法的一种存在形态,而碑学则是关于碑的理论学说或背的学问。碑的历史可以上溯于秦石鼓及秦诸石刻。汉、魏、北朝、唐无疑是碑的大兴时代。碑学的兴起可追溯于宋欧阳修集古录。它虽不全言碑,但其大量收集记录各种碑刻古物,为就单纯的金石之发展研究开了先河。赵明诚金石录则是其滋润下诞生的杰出结果。宋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碑学兴起。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有学术著作成就,而且在创作上,苏轼撇捺舒展结字紧结,明显有受北碑的影响;黄庭坚则孜孜于瘗鹤铭,造就了其长枪大戟的行楷书艺。碑学的再次复兴即清代碑学,随着清代文人对碑拓片的大量掌握,提出了唯北碑或魏碑独尊。清代碑学达到了彻底地推翻帖学一统局面,使北碑获得了全面解放。但实际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积极和消极作用交织。晋唐书法是由名家递相传承而成的,它的发展传延,有着极大的崇祖宗法特征,书法的传承寄希望于书斋经典秘本或得道名师的真传。清代碑学的贡献就在于文人书家们在这一狭隘的师法传承体系之外,寻找到了一个更加阔大的书法师法、取法视界和领域。这不仅打破了书法的师法传统,而且在审美取向、笔墨图式、风格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清代碑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文人书家们以其理性的眼光、思考与实践终结了文人书法一统天下的书法传承史,而为碑帖二元,或以碑为主的书坛局面。当代碑学是否可以重建、或发展?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着眼点的转换。清代碑学是将书体风格或字体风格作为研习目标的,而当代书法审美的着眼点更注重以作品为单元的视觉效果。第二,在资源上,当代碑学的发现数量远超清代不知多少倍。清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中也不过记载了四百块左右。而当代全国各地所可见碑当有数万块。碑刻的年代、形制、风格、类别多种多样,建立书法碑刻文献学也是迫在眉间。第三,清代碑学是以碑帖为对立,或主或次的理论思维。当代碑学应该科学地将二者视为历史时期、书写场合、书体风格相互补充的不同类型。 总之建立总书法学之下的分支学科,是现代碑学复兴和发展的必然方向。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碑是书法的一种存在形态,兴盛时期在汉魏北朝及唐,北碑或魏碑被清代碑学推崇。 B.碑学的第一次复兴在宋代,赵明成的金石录和黄庭坚的瘗鹤铭都是其中优秀的学术著作。 C.晋唐书法由名家递相传承,过于注重书斋经典秘本或名师的真传,它的发展传承容易受局限。 D.当代碑学资源远远超过清代,碑刻的年代、形制、风格、类别多种多样,建立碑刻文献学,是实现碑学复兴的当务之急。清代碑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指什么?(3分)答: 请简要概述清代碑学的意义。(3分)答: 【答案】:10、B 解析:赵明成的金石录是学术著作。瘗鹤铭体现的是黄庭坚的书法风格,不是学术著作。原文“在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有学术著作成就,而且在创作上,苏轼撇捺舒展结字紧结,明显有受北碑的影响;黄庭坚则孜孜于瘗鹤铭,造就了其长枪大戟的行楷书艺。”中“不仅而且”有句意提示。一个极端是清代之前帖学一统局面(1分);另一个极端是清代碑学碑帖对立(或者帖碑二元)(1分),或以碑为主(1分)。清代碑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场自我解放运动(1分),它打破了书法的师法传统,使书法在审美取向、笔墨图式、风格特征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1分),终结了文人书法一统天下的书法传承史,开碑帖对立(或者帖碑二元),或以碑为主的书坛局面(1分)。(意思答对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学与史识:如何享用历史资源南 帆 所有过往的事件都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历史,历史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人们时常潜入堆积如山的陈年旧事,修复记忆,提炼传统,并且以史为鉴,认定自己的楷模和规范。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历史无不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因此,如何享用历史资源时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人类早期的某一个段落,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历史学与文学的分道扬镳意味着另一个文化阶段的开始。显而易见,历史学更多地负有特殊的责任。从“史官”的设立到修史的慎重严谨,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孟子曾经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历史叙事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因此,历史学热衷于注视各种宏大的巨型景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风云,外交形势,社会制度,革命运动,诸如此类的显眼事件往往是历史学的注视焦点。多数时候,帝王将相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历史著作的主要人物。相对地说,文学认领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现实主义之后的文学明显地转向了底层,转向了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文学带来的喜怒哀乐源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经验、细节,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宏论。一首小令或者一篇美文仅仅抒写了些许人生感慨;即使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种鸿篇巨制,人们读到的仍然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文学甚至享有一个特权:虚构。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当前者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文学正在栩栩如生地想象一条街道,一幅肖像,或者一批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然而,这并不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相反,“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这不仅表现于一批以历史故事为主轴的“演义”小说,不仅表现于迄今盛行的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戏剧,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诗史”是杜甫赢得的一个崇高赞誉,巴尔扎克自称要做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并且提出了“美学的”与“历史的”相结合的批评标准或许,亚里士多德关于诗比历史著作更富于哲学意味的观点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启示:文学不负责陈述已发生的事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显示的是另一种史识。如果说,历史学擅长居高临下地处理历史,那么,文学考察的是历史与人生的复杂互动。没有完全脱离宏观历史的具体人生,正如没有完全脱离具体人生的宏观历史;但是,文学主要承担这个命题的上半部分:历史如何造就各种不同的人生,同时,每一个体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理解和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