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一中高三7月调研考试语文卷【试卷综析】一、总体评价这份高三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试卷相同。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压缩语段,仿写,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二、具体情况分析 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2.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诗意浅显。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 3.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全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4.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5.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病句与衔接、仿写的能力。 7.作文: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贴近社会现实,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什么是雅文化?什么是俗文化?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以近为俗;以静为雅,以动为俗;以庄为雅,以谐为俗;以虚为雅,以实为俗。我以为这种观念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自己所欣赏的文化风格当做了唯一的标准,它忽视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在我看来,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对于雅文化、俗文化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以为要有具体的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并不是谁家固定不变的专利。不要忘记,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此外,如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京剧、越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都是来自民间的大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应该说,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俗”和“雅”,都有自己从低向高、从浅入深、从粗到精的发展问题。历史证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性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雅”或“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精英或大众)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当前,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而精英文化却在市场上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一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认为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但我以为,对此应有冷静清晰的思考。我们可以将雅文化与俗文化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文化上的“生产”与“消费”的基本关系。它的意义在于: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和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精英”与“大众”的主体分层并不意味着,也决不应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占有上的分裂和对立,而应该合理地理解为,是同一文化体系自身结构和运转中的分工与合作;同样,“雅”和“俗”的文化定位,也可以看成是文化结构的不同层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成果的不同水平,而不是彼此根本排斥的对立形态。纠正雅文化和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是在日益走向市场化的条件下防止“文化沙漠化”的关键所在。1 .下列对于“雅文化”和“俗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雅文化和俗文化没有严格的界限,以古今、寡众、远近、静动、庄谐、虚实为标准来区分,是一种主观化、简单化的表现。B.文化的“俗”和“雅”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是可以转化的;“俗”有时会随时代的不同、文化主体的不同而改变为“雅”。C.“俗”与“雅”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中都是存在的,雅文化都是俗文化从低向高、从浅人深、从粗到精发展的结果。D.“雅”和“俗”并非根本排斥的对立关系,只是体现了文化结构的层次、文化发展的阶段和文化成果的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理解错误,“雅俗并存”而不是雅从俗中来。【思路点拨】科学类或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与原文有关语句逐项比对备选项,以免出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范围失当等问题。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而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又是大众文化生命力的源泉。B.事实证明,大众文化不都是粗野简陋的,凭借创造性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就能产出文化精品,表现出髙贵和优美。C.大众文化不是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概念,它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可以理解成文化上的“消费”与“生产”的基本关系。D.普通大众的文化,随着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雅文化受到冷落,导致了“文化沙漠化”。【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未然当已然,原文是这将导致“文化沙漠化”。【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忽视大众世俗生活的文化权利,以少数人的口味为准,把他们欣赏的文化风格,做高雅的标准,是一种陈腐的偏见。B.许多当年被视为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大都成了文化糟粕,说明精英文化也难免俗气、无聊和空洞。C.源自民间的歌谣、小说、戏剧等大众文化形式成为雅文化代表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文化沙漠化”的担心纯属多余。D.只有纠正了文化中雅与俗、精英与大众简单对立的观念,确立文化生产与消费方面的新理念,才能防止出现“文化沙漠化”。【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推断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表述绝对化。【思路点拨】推断文中信息按以下步骤进行: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确定之后需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筛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卜者言当作三公,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墻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敌众大溃。绍兴四年,是岁,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札命世忠饬守备,图进取,辞旨恳切。世忠受诏,感泣曰:“主忧如此,臣子何以生为!”遂自镇江济师,俾统制解元守高邮,候金步卒。亲提骑兵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会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驰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马令军中曰:“视吾鞭所向。”于是引军次大仪,勒五阵,设伏二十余所,约闻鼓即起击。良臣至金军中,金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引兵至江口。世忠传小麾鸣鼓,伏兵四起,旗色与金人旗杂出,金军乱,吾军迭进。敌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劲骑四面蹂躏,人马俱毙。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捷闻,群臣入贺,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沈与求曰:“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帝曰:“第优赏之。” 于是部将董旼、陈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世忠尝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又抵排和议,触桧尤多,或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嗜义轻财,赐赍悉分将士,所赐田输租与编户等。然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解兵罢政,卧家凡十年,澹然自如,若未尝有权位者。晚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 宋史韩世忠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早年鸷勇绝人 绝:超过B. 第优赏之 第:只管 C. 厥功不细 细:小D. 金人惊溃,相蹈藉 蹈藉:踩踏【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第,依次,按次序等级。【思路点拨】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5.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忠勇”的一组是( )(3分)顾一骑士锐甚,跃马斩之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世忠复亲追至淮,金人惊溃岳飞冤狱,举朝无敢出一语,独世忠怒桧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墻外A B. C. D.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表其忠,表现的是“足智多谋”。【思路点拨】这类考题的考查经常以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世忠早年勇猛过人,占卜的人说他将官至三公,世忠认为侮辱了自己,而将其痛打一顿。后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