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工 12 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 1 答案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V 1. 震级每增加一级,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约增加() 。A. 5 倍B. 10 倍C. 30 倍D. 50 倍2. 从能量传播的角度来看, ()对地面造成的破坏最大。A. 深源地震B. 中源地震C. 浅源地震D. 以上三项都对3. 用以进行土的类型划分的参数 fak 为由荷载试验等方法得到的地基土() 。A. 静承载力标准值B. 静承载力特征值C. 动承载力标准值D. 动承载力特征值4. 当地基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为 9 度时,地基土中的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大于()的情况下,可判为不液化土或不考虑液化的影响。A. 10B. 13C. 16D. 195. 对于高宽比大于()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应力。A. 4B. 5C. 6D. 76. 我国地震设防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A. 30%B. 40%C. 50%D. 60%7. 我国采取()度起设防的方针。A. 5B. 6C. 7D. 8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8 分。 )V 1.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A. 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B. 西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华北地区E. 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2. 在地震波通过覆盖土层传向地表的过程中,土层起到了()作用。A. 选择性放大B. 选择性减小C. 过滤D. 阻隔E. 无任何3. 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类的建筑。A. 甲B. 乙C. 丙D. 丁E. 以上四类都是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由于土层具有过滤作用,软弱场地上的建筑物震害一般比坚硬场地上的建筑物的震害轻。A. 错误2. 采用弹性设计的结构,属于延性结构,抗力不大,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强,有利于抗倒塌。A. 错误3. 在确定土层覆盖层厚度时,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不应该从覆盖土层中扣除。A. 错误4. 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装配式楼、屋盖板。A. 错误5.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高耸建筑的震害比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情况严重的多。A. 错误6. 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震动的部位称为震中。A. 错误7. 由于面波比体波衰减的慢,因此面波能传播到很远的地方。B. 正确8.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一般低于地基土静载承载力。A. 错误9. 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称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B. 正确10. 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包含黄土) ,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砂土液化或地基土液化。A. 错误大工 12 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 2 答案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V 1. 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是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A. 平均绝对加速度B. 最大绝对加速度C. 平均相对加速度D. 最大相对加速度2. 体系处于临界阻尼状态,结构的阻尼比() ,此时体系()振动。A. 大于 1、产生B. 等于 1、产生C. 大于 1、不产生D. 等于 1、不产生3. 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大约为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的() 。A. 1/5-1/4B. 1/4-1/3C. 1/3-1/2D. 1/2-2/34. 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如果采用直接由各振型最大反应叠加估计体系最大反应,结果会() 。A. 偏大B. 偏小C. 相等D. 不确定5.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总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A. 55%B. 65%C. 75%D. 85%6. 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局部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时,应将小建筑物上的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抗震规范规定该增大系数取为() 。A. 2B. 3C. 3.5D. 47. 多自由度体系振动时第一状态的力在第二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第二状态的力在第一状态的位移上所做的功。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确定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8 分。 )V 1.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最大地震反应时,应注意采用正确的计算次序,即应() 。A. 先由振型地震作用计算振型地震反应B. 先将各振型地震作用组合成总地震作用C. 再将振型地震反应组合成总地震反应D. 再用总地震作用计算结构总地震反应E.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的正交性是无条件成立的。A. 质量矩阵B. 刚度矩阵C. 阻尼矩阵D. 位移矩阵E. 速度矩阵3. 规范规定, ()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的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A. 跨度小于 100mB. 跨度小于 120mC. 或长度小于 120mD. 或长度小于 250mE. 或长度小于 300m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可通过分解为各阶振型地震反应求解,故称为振型分解法。B. 正确2. 标准反应谱曲线是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线,然后统计求出的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B. 正确3. 刚度系数 k11 是使质点 2 产生单位位移而质点 1 保持不动,在质点 1 处所需施加的水平力。A. 错误4. 工程中通常采用连续化方法描述结构的质量,并以此确定结构动力计算简图。A. 错误5. 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B. 正确6. 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越大,烈度越大。B. 正确7. 当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时,由于该部分结构的重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将产生鞭梢效应。B. 正确8. 长悬臂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8 度和 9 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10%和 15%。A. 错误9. 鞭梢效应,即局部突出小建筑的地震反应有减弱的现象。A. 错误10. 由于结构的质量与刚度是结构固有的,因此无阻尼体系自振频率或周期也是体系固有的。B. 正确大工 12 春工程抗震在线作业 3 答案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42 分。 )V 1. 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以上。A. 25%B. 30%C. 35%D. 40%2.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的相关框架梁柱。A. 大于 10mB. 大于 12mC. 大于 15mD. 大于 18m3. 多层砌体结构布置应优先采用() 。A. 纵墙承重方案B. 横墙承重方案C. 纵横墙承重方案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多层砖砌体结构构造柱在施工中应() 。A. 先砌墙、后浇柱B. 先浇柱、后砌墙C. 边砌墙、边浇柱D. 以上说法都不对5. 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 。A. 200mmB. 250mmC. 300mmD. 350mm6. 砌体结构采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属于() 。A. 刚性楼盖B. 柔性楼盖C. 中等刚性楼盖D. 以上说法都不对7.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 。A. 100100mmB. 150150mmC. 180180mmD. 240240mm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8 分。 )V 1. 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 。A. 墙体裂缝B. 墙体倒塌C. 整体倒塌D. 楼梯间的破坏E. 预制楼板的脱落2. 多层砖砌体结构构造柱设置要求有() 。A.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确定B. 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二层的层数确定C. 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D.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二层的层数确定E. 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最大限值要求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要求更严格些3.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可分为() 。A. 框架结构B. 抗震墙结构C. 多边形结构D. 框架-抗震墙结构E. 板柱- 抗震墙结构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A. 错误2.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的墙肢的长度沿结构全高不宜有突变。B. 正确3. 砌体结构所受的水平地震作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相对较小。A. 错误4. 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结构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那么结构的最大高度宜适当降低。B. 正确5.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上部砌体墙体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必须严格对齐(包括楼梯间)A. 错误6.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多层砌体砖房。B. 正确7. 相对而言,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差。B. 正确8.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地下一层相关范围楼层侧向刚度的 0.8 倍。A. 错误9. 多层砌体结构布置时,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B. 正确10. 砌体结构楼层地震剪力在各墙体间的分配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抗侧刚度。B. 正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