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怒族对漆树利用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怒族对漆树利用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漆树(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原产于我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树种。我国漆树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省市1。有一句俗语说“漆树浑身都是宝”。漆树产出的生漆是一种优良的防腐、防锈的涂料,有不易氧化、耐酸、耐醇和耐高温的性能,广泛用于建筑、家具、通讯器材等行业。漆树的根、叶及果入药,主治跌打损伤、湿疹疮毒、毒蛇咬伤等症。漆树种子可以榨油,既可食用,又可制作肥皂。漆树果皮制作蜡烛、蜡纸。漆树树干坚硬致密,可以作为建筑木材2。怒江地区的漆树品种主要是薄叶漆树,怒族称其为“碧乃金”。1986年,在四川广汉全国漆树品种鉴定会上,“碧乃金”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与全国优良漆树品种齐名。怒族是生活在怒江地区的古老民族。怒族有种植漆树的传统,漆树对怒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漆树产品也深深地融入到了怒族传统文化之中。怒族通过出售生漆可以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也用生漆来制作漆器;漆油是怒族的传统食用油,如怒族传统食品“侠辣”就必须用漆油来制作;漆树的树干不仅被怒族用来制作怒族的传统乐器达比亚,也用来建造传统的木楞房,制作猪槽、蜂巢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具。但是,随着怒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怒族对漆树产品的利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对怒族如何利用漆树及其产品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怒族寻找一条有效的致富之路,也对保护怒族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一、田野点概况本文选取了两个海拔大致相同、都有种植漆树传统的怒族村寨进行田野调查。选择两个田野点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怒族村寨分布广泛,有的村寨坐落于湿热的怒江河谷,而有的村寨则位于寒冷的山巅。漆树在两个海拔相近的村寨生长情况较为一致。第二,两个怒族传统村寨由于交通的原因,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对漆树的利用也有明显不同,从中可以发现怒族对漆树利用的变化过程。第三,怒族对漆树利用的减少,迫使笔者必须寻找两个怒族村寨才能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本文选取了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老姆登村和架究村作为田野点。老姆登村位于碧罗雪山西坡,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老姆登村距匹河乡13公里,进村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出入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村委会管辖红旗、红卫、防干、月亮田、茶厂、布来等12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农户272户,有乡村人口1063人。老姆登村的居民以怒族、傈僳族为主,其中怒族611人,傈僳族182人,其他民族270人。老姆登村位于怒江东岸,因而村民也被称为“河东人”。老姆登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413亩,林地552891亩。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万元,占总收入的5806;畜牧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1902;林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16;第二和第三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0XX;工资性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20XX。村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人。老姆登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从1999年第一家农家乐建立,到20XX年已经有9家农家乐。当前,老姆登村委会制定的发展计划是:新增种植茶叶1000亩,核桃500亩,党参1000亩3。架究村位于高黎贡山的东坡,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架究村离匹河乡14公里。站在匹河乡政府,就可以隐约看到位于西南方山顶上的架究村。但是,架究村不通公路,与外界的联系仅有一条山间小路维持,从架究村到匹河乡乡政府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村委会管辖鲁门、架究、来同、茶比罗、吾亚扒、鲁依仁、明交等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53户,有农业人口631人。架究村的居民以怒族为主,其中怒族627人,傈僳族仅4人。架究村位于怒江西边,因而村民也被称为“河西人”。架究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21亩,林地4987862亩。该村20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4073;畜牧业收入242万元,占总收入的4929;林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285;第二和第三产业收入35万元,占总收入的713;工资性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815。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4人。架究村村委会制定的发展计划是:新增种植黄连20XX亩,苹果1000亩,漆树1000亩3。由于调查工作的特殊需要,笔者在村中招募的两位合作人均为怒族,他们分别是老姆登村的拉师付(怒语人名,下同)和架究村的波益四。来自老姆登村的拉师付原为农科所的林业专家,今年60多岁,已经退休了。在其任职期间,他对福贡县的漆树做了长时期的调查,对怒族的漆树种植技术改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本人从前辈怒族师傅那儿,学到了一整套传统的割漆技术,而且培养了六七个徒弟。在老姆登村,他是当前唯一一个全面掌握和传承割漆技术的技师。来自架究村的波益四,既是村中公认的怒族民间医生,也是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民委命名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师。不仅如此,他还是怒江地区为数不多的“达比亚”制作专家。怒族“哦得得”正是由于他用达比亚的深情弹唱才为世人所知。正是得力于两位怒族本土专家的鼎力支持和合作,笔者才能顺利地完成有关怒族漆树利用的调查工作。二、怒族对漆树的种植怒江州特殊的环境为漆树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怒江州地处横断山区西南部,境内从东到西有3条大江并流,即澜沧江、怒江和独龙江。三江之间有3座大山相隔,即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和碧罗雪山。平均海拔2900米,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720米。全境为典型的立体气候,日平均气温113202,年降雨量100161567毫米之间。在怒江大峡谷中,耕地面积小,垦殖系数不足4%,且766%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4。普通农作物的种植困难却为漆树种植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怒族种植的漆树品种主要是薄叶漆树,也称“碧乃金”。“碧乃金”乃是怒族所赋予的称谓,其中的“碧”指这些漆树生长在怒山山脉的碧罗雪山上;其中的“乃”则怒语意为“黑色”,以此形容生漆的颜色;而“金”则是怒语“漆树”之意。薄叶漆树广泛分布于滇西北的丽江、香格里拉、怒江等地。薄叶漆树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乔木,成龄树一般高815米左右,树冠伞形,枝条轮生,树皮较厚而稍硬,死树皮与活树皮总厚1012毫米。活树皮厚5382毫米,皮色呈褐色或深褐色,布满斑点团块皮孔。定植57年以后斑点团块纵横开裂,裂纹褐色。随着树龄的增加,树皮裂纹随之加宽、加深。复叶总长4060厘米,宽2030厘米。叶柄初长期呈浅红色,发育到果熟期则转为深红色。叶芽长有黄色绒毛,出叶后绒毛逐渐消失。小叶绿而肥厚,长1020厘米,宽610厘米。每片复叶由1117片小叶组成,其中13片小叶构成的复叶占总复叶数的60%以上。花序长60厘米左右,结果有大年与小年之分。种子发芽能力强,怒族一般采用有性繁殖办法进行育苗。薄叶漆树3月下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展叶,5月下旬开花,花期一般515天左右,10月中旬果熟,10月下旬开始落叶,11月下旬落完5。盛产漆的薄漆叶漆树,单株年产漆量0595千克,单株年产籽量28千克,单株产材量0825m36。由此可以看出,薄叶漆树的各项经济指标与其他优良漆树品种相比,均显得十分理想。在怒族居民看来,漆树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割取其汁用作生漆外,漆籽可以榨油、树杆还是优良的木材。此外,漆树的各个部位都具有药用功效。根据架究村波益四的行医实践,漆树的树根、树叶和果实都可以治疗外伤,漆树花可以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状。怒族种植漆树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到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漆树的种植数量曾降到最低点。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内工业的迅速发展,生漆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从1951年到1957年,原碧江县的生漆产量增长了9倍之多7。但之后一段时期,由于“左倾”路线、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和“文革”的影响,漆树大量被砍伐,怒族精美的漆器被没收和破坏。直到1979年以后,怒江地区制定了“以林为主,林、粮、牧、药结合”的方针,漆树的种植和生漆的生产又才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怒族对漆树种植本来有一套独特的传统方法。然而,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曾组织农科所的研究员进村教授怒族农民用新法种植漆树。同时,农科所还自己培育漆树树苗,提供给怒族居民种植,怒族的传统种植办法几乎绝传。根据老姆登村拉师付的介绍才得以发现其传统的漆树种植办法大致如下:在每年3月份左右,从品种较好的漆树下挖坑,截取一些半径大概在02厘米至04厘米的须根,大概20厘米长。把这些须根埋在“肥地”里,让他们长成独立的树苗。他们是用无性繁殖方法培养漆树苗,这样做更有利于保持漆树的优良品质。此外,怒族村民为了提高漆树树苗的成活率,一般在埋下须根后要祭祀山神。从须根上长出漆树苗,到10月和11月份高度就达到1米左右。一般情况下,来年就可以进行定植。用这种传统办法培育漆树苗,不仅可以节约种子,而且可以防范虫害的发生,成熟期也可以大大缩短,因而在当地是一种很好的育苗传统技术。可是,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传授给他们的新法却恰好相反。经过乡民的实践后发现,用种子繁育漆树不仅萌发率低,树苗很容易遭受虫害,因而不得不大量施用农药。同时,即使发芽成活后,树苗的生长速度非常慢,要几年才能够定植。20XX年12月份,笔者在从老姆登村到知子罗的公路两侧,看到了大片的漆树育苗圃,这些苗圃是按照农科所科技人员的新法指导经营的。苗圃所在位置坡度很大,但漆树苗圃却开得十分平整。这显然是经过艰苦劳作才勉强开出的苗床。即令如此,苗床面积都十分狭小,大多呈长条形沿公路分布。每一块苗床仅在15米5米左右,而漆树苗的间距则在30厘米左右。单凭这些景象不难发现,用这种新法育苗不仅劳神费思,而且与传统育苗法相比也看不出有多大的好处。怒族漆树的定植方法主要有2种。其一是将漆树与茶叶、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混合套种,这是当地最常见的定植办法,也是传统的定植办法;其二是让漆树单独成林,这是当前技术部门推广的新方法。传统的漆树定植办法是怒族乡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理想做法,在当地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对生态维护也十分有利。漆树喜阳,定植漆树时,因而定植时株间距要求较宽。怒族的传统定植办法,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耕地,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漆树喜阳的生物特性,因而他们通常是把漆树定植在耕地的外围,漆树长大后也就逐渐形成各家耕地的边界。既能高效的利用空间及光照资源,又能做到漆树与农作物同时得到兼顾。例如,老姆登村种植有大量的茶叶,漆树一般都分布于茶园的边缘。老姆登的村民认为漆树如果种植在茶园中,巨大的树荫会使生长低矮的茶树无法获得充足的阳光,而且漆树对地力的消耗很大,如果不种在茶圃的边缘,还会与茶叶争肥料,导致茶树生长不良。所以,在怒族村寨中最常见的景象就是漆树像一道城墙一样围着一片耕地。怒族传统的定植办法能稳定延续,相反用新法定植的漆树纯林,反而呈现萎缩趋势。在老姆登村以东六七公里的山坡上,原有一片用新法定植的漆树纯林。这片漆树林是1979年左右合作社组织乡民用新法定植的,当时共计有漆树数千株之多。可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漆树分给了老姆登的每一个家户。然而,尽管漆树技术要求很高,但每个农户的技术水平差异很大,因而这片漆树林很难得到均衡的管理,以至于原先生长还算可以的漆树,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长越差。时间一长,生长不好的漆树陆续被放弃,以至于这片纯漆树林的面积不断缩小,到了今天只剩下数百株了。尽管它仍然是当地最大的一片漆树纯林,但未来的命运也就不难预知了。怒江漆树的种植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漆树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特别是怒族聚居的原碧江县,原碧江县在1983年的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