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第九课 劝学,【学习要点】 1探究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要学会哟,课堂探讨,探究一下,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课堂探讨,你知道吗?,本文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只要把这些比喻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课文的内容也就能理解得比较透彻,找比喻句是为了归纳文章的内容。,课堂探讨,做的怎样?,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4木受绳则直。5金就砺则利。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1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堂探讨,做的怎样?,这20个比喻句中的至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意义的,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禀性,能够使人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至是用来阐明学习的作用的,利用外物,效果明显,学习能够弥补不足;至是用来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的;至从正反两方面阐明学的方法,强调逐步积累;至从正反两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强调坚持;至也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专心致志。,课堂探讨,探究一下,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课堂探讨,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首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明确理由。,课堂探讨,做的怎样?,从一般意义来说,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没有过时,无论是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还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荀子的思想都值得继承和借鉴。当然,时代发展了,他的观点需要补充和发展,如“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提高,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 ) 养生丧死无憾 不违农时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B C D,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答案】 B,做的怎样?,课堂提高,找到窍门了吗?,【解析】试题分析:养生丧死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发展生产的措施。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课堂提高,2下列对寡人之于国也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孟子在对话开始之际,一上来就针对梁惠王的错误观点直接进行反驳,语言犀利,不留任何余地,从而占据对话的主动性。 B孟子的文章善用排比句式,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也增强了论辩的效果。 C孟子善于设喻,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把抽象道理形象化,使说理显得生动化。 D文中末段仁政理想图景与暴政虐民情形的对比,形成极大的反差,对比之下,突出了仁政前景的美好,也突出了仁政治国的必要性。,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答案】A,做的怎样?,课堂提高,找到窍门了吗?,【解析】 试题分析:“一上来就针对梁惠王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语言犀利”有误,孟子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欲擒故纵,采用迂回方式,因势利导。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