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文; 2. 体会语言的生动性,探究文章主旨。,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 给词断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3分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 了解诗文的含义,思考: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夜行”所见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赏析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夜间应该是安静的,但词中却写了“惊鹊”、“鸣蝉”,有何作用?(5分钟),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景物: 表达情感:,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夜行”所见的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月、鹊、清风、蝉、稻花、蛙,这些景物散发着浓烈的乡土气息,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夜间应该是安静的,但词中却写了“惊鹊”、“鸣蝉”,有何作用?,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的情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夏夜中用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自学指导二: 思考:上片下片发生了怎样的场景变化,怎么体现出来的?“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5分钟),上片下片发生了怎样的场景变化,怎么体现出来的?,上片写晴,下片写雨,场景变化,过渡自然。“蛙声一片”,已透出天将有雨的信息;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正是天气突变的开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词人在山道上冒雨前行,旧时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心中的惊喜可想而知,心情豁然开朗。,测试:,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了夏夜的美景,“惊鹊”“鸣蝉”以动衬静,表现出夏夜幽静情趣。 B、“稻花香里”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着力表现诗人陶醉在累累硕果的欢乐之中。 C、“七八个星”两句是说几颗星闪烁在天边,点点疏雨洒落在山前,语言清新形象。 D、这首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村夏夜的优美景色,反映了诗人面对丰收在望情景的喜悦之情。,B,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