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2014 军转干考试公基经济必会:国际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运行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运行一、国际经济的概念国际经济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扩大和延伸,由各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合成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可以指全球,也可以指地域,形成相应的全球经济和地域经济。所以国际经济不等于全球经济,主要指跨国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欧洲经济、亚洲经济、拉美经济等当属于国际经济,但都是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地域性经济。二、国际经济的内容国际经济的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方面。(1)国际贸易。它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世界市场实现商品、资本、劳动、科技和服务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达到国际收支均衡的行为和方式,是国际经济最重要的内容。从一个国家来看,国际贸易也就是对外贸易。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来表示国际贸易。从世界范围看,所有国家的对外贸易构成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属于流通领域,是一国生产在流通领域向国外的延伸。(2)国际金融。它是指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与运动,是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由各国贸易往来和非贸易往来引起的货币在国际范围内的流通,以及所形成的一国对另一国货币的收支关系,它与国际贸易共同组成国际经济。国际金融是在国际贸易发展基础上应国际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国内金融向国外的延伸。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三、国际经济的产生和发展1.国际经济的萌芽国际经济的萌芽最初表现为偶然的、小范围的、小规模的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商品交换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商品交换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此也就没有国际商品交换。后来出现了二次社会大分工,特别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商品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商品流通时有超出国界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最早的国际商品交换。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前进了一大步,社会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商品交换也有所扩大。奴隶主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以及奴隶成为国际交换的主要商品。但是从总体上看,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当时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国的国际商品交换受到很大限制,由此形成的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处于萌芽状态。2.国际经济的产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商品交换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国际商品交换演变为早期的国际贸易。到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但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当时世界各国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世界市场尚未形成,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不占有重要地位。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国际贸易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和资本原始积累,进一步促进了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地理大发现的结果,使西欧国家纷纷走上了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张的道路,以殖民制度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是同血与火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殖民主义者用武力、欺骗等超经济手段,实行掠夺性的贸易,把广大殖民地国家卷入到国际贸易中来。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开始转变,工业原料和城市居民消费品的比重上升,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空前扩大,与此相联系,国际经济开始正式出现。3.国际经济的发展18 世纪后期至 19 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期间英国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工厂。随后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大工业在欧洲和美洲的广泛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种类显著增加。大工业也使交通运输和通讯发生了变革,从而为国际贸易以及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这一时期,国际经济的发展有如下特点:第一,国际贸易迅速增加。19 世纪的前 70 年中,世界贸易量增长了 10 多倍,而 19 世纪以前的 80 年间仅增长了 1 倍。第二,国际贸易中工业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纺织品、煤炭、钢铁、机器等商品增长明显。第三,政府减少了对国际贸易的干预,推行自由贸易政策。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际经济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垄断开始对国际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少数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在世界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还渗透和垄断了殖民地落后国家的国际贸易,当时仅英、美、法、德四国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50%以上。二是通过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出口。为了确保原料供应和对市场的控制,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落后国家输出资本,通过输出资本,带动本国商品出口,还能以低廉价格获得原料。同时资本输出也成为在国外市场排挤其他竞争者的一个有力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为:第一,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规模空前;第二,国际贸易产品结构和地区流向发生深刻变化;第三,技术贸易、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第四,国际金融超越国际贸易得到迅速扩张;第五,区域集团内部贸易的商品数量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不断增加;第六,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第七,国际经济机构和协调机制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国际经济运行特征(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连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相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新科技革命更是提供了基本手段和物质条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范围的合作。经济国际化因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即全球化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必将进一步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局面,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能够实现最佳组合,使各国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区域集团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国家 (或地区)之间,在经济联系愈益密切的基础上,为了促使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在一定区域内更加自由的流动和有效配置,相互之间采取比对区域外国家更为优惠、开放、自由的政策,并在机制上结成联合体以至国家集团。区域集团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客观上要求跨越国界更为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使各国经济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世界经济的贸易、金融、生产乃至经济政策领域的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不可能实现。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目前,世界上的区域集团组织有 100 多个,其成员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分别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现存的区域组织的成功能够产生出示范效应,带动一体化在更多地方、更高层次开展,先在区域范围制定共同的规则和程序,再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转变。因此,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形式,是最终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阶梯。(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秩序中取得了全面的支配地位。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搞市场经济的国家由原来的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北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这一趋势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世界的面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实施市场经济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国内外社会自然条件和不同的经济水平,选择、创新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尽相同。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普及,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体制,使世界经济获得了通行的规则和共同的语言。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多种模式共存竞争的体系,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经济模式的较量。(四)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有利的手段,而且改变了各国实力对比,推动国际关系乃至人类历史的变动和演化。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大大加强。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新科技革命中的火车头作用,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一种基础技术,它不仅可以使用于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可以应用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是一种知识产品,它消耗的自然资源少,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使用的次数越多获利越多。信息技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术还是一门年轻的技术,待开发的潜力巨大,在信息时代所要着重开发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这一点是没有止境的。基于高新科技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些权威机构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提出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认为知识经济正在替代工业经济,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如今知识经济只是初见端倪,它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会在未来逐步表现来。五、国际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一)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均势。当前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作用的范围更广,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最先走出西方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产业结构优于欧日,失业率低,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一,总体实力转向加强。日本和欧盟国家则因内部困难较多,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战后大部分时间里,南北不平衡突出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虽然南北总体差距依然很大,但发展中国家中那些在经济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的骄娇者,它们的后发优势一旦得到发挥,将会对西方的优势产生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不平衡规律带来的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变化趋势。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增长差距十分悬殊,尤其是 80 年代,既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失去的十年,也是南南差距明显扩大的十年。进入 21 世纪,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