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案(新人教版九下)3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2 了解与本文有关的写作背景,初步把握小说作者的写作意图。3 通过品读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了解他鲜明的性格。资料下载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夫,家道中落。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鲁迅经历了由实业救国到医学救国再到最终的文学救国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一生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两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2时代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已经拉开,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1916年初,教育部通令恢复辛亥革命后被明令取消的中小学“读经科目”。北洋军阀政府的所谓“宪法”明文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为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通过再现20多所前社会上的那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启发读者观照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本文写于1918年冬,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小说。如果说狂人日记是对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的彻底否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封建教育制度受害者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3名家品评当我们不把这篇小说局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时,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古代和现代,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末的社会与中国人,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永恒的一个悲剧。表面上孔乙己是一个受了科举制度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他也是普遍性的代表了个人与社会之冲突的多种意义的象征。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中,多少人就像孔乙己那样,不为社会所接纳,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只是原因不同而已。孔乙己代表了理想或幻想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他的悲剧在于他分不清理想(或幻想)与事实的区别。在科举时代偷书不是一件可耻或甚至犯罪的行为,他染上这种旧习后,社会却改变了。因此咸亨酒店,那个小小的社会对孔乙己,永远是一个埋葬他,置他于死地的陷阱。整体感知1语知归类生字注音阔绰(chu)羼(chn)绽出(zhn)间或(jin)拭(sh)蘸(zhn)打折(sh)附和(h) 不屑置辩(xi)颓唐(tu)词语积累阔绰: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羼:混和,掺杂 绽出:突露出来。 间或:偶然,有时候。 拭:擦 蘸: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物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打折:打断 附和:(言语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作 大抵:大多。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2理清思路嘲笑孔乙己窃书酒店的环境 孔乙己被短衣帮嘲笑 嘲笑孔乙己没有进学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的遭遇 孔乙己与孩子的交往 分豆给邻居孩子们吃侧面:众人闲谈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正面:断腿喝酒猜想孔乙己的结局3讨论解惑小说是如何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和刻划了人物形象。首先从正面去描写人物。外貌描写。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集中而简练地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一件破长衫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品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的形象。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再如“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这表现了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无法自理的惨状。语言描写。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提示孔乙己的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课文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偷”。这些性格化的语言极能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神态描写。 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里的神态描写说明他感到了羞耻而又死要面子,表现了他自视清高自欺欺人。“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屡试不第是他最大的心病,这表现了当别人戳痛他的精神要害时,他内心的极端痛苦不安。“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把没用的东西看成是学问和本事,所以很热心地教我写字,这既表现了他的迂腐也表现了他的善良的心地。动作描写。 “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就在短衣帮面前显示了他的阔气,也写出他的得意炫耀神情,反更显他的穷酸本相。再如“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摸”与前文的“排”形成对比,显示他经济上贫困到了极点。“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是他为维护不多的豆的迂腐可笑的动作。其次还从侧面烘托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如第五段通过别人的谈论,从身份、经济状况、脾气、品行四个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他的读过书,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鄙视劳动。再如第十段通过酒客和掌柜的闲聊,从侧面描写孔乙己偷了丁举人家的书而被打折腿。这说明科举制度造成了知识分子的两种命运,爬上去就可以作威作福、行凶作恶,如丁举人;跌下来,只得任人欺压、受尽凌辱,如孔乙己。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因偷窃而遭丁举人的毒打,而根本原因是封建教育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文中安排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毒打更尖锐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由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自视清高、自命不凡的读书人,他好逸恶劳、迂腐麻木、自欺欺人。因穷困潦倒而饱受凌辱,是一个本性善良的悲剧人物。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两点:理解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与;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初步感知人物悲剧的原因。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茴香豆(hu) 阔绰(chu) 蘸酒(zhn)B拭去(sh) 羼水(chn) 咸亨(hng)C哄笑(hng) 蒲包(p) 笔砚(yn)D打折腿(sh) 舀水(yo) 不屑(xi)2解释加点词。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3选词填空。只有穿长衫的,才_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走、踱、跨、迈)。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茵香豆。”便_出九文大钱(排、摸、掏、拿)。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_住(盖、捂、罩、笼)。如是几次,_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叫、请)。二、巩固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着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了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拒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丸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手”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拒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念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4选文首句有什么作用?答:_5作者为什么刻意写孔乙己那件破长衫?答:_6孔乙己的性格充满了矛盾性,选文哪些描写可体现他性格的矛盾?具体分析是什么矛盾。答:_7选文中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四个“茴”字写完?答:_8联系全文想想作者用一个什么字来伴随孔乙己一生?为什么用这个字?答:_三、阅读理解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