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讲 城市化,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2017高考导航明确考纲 考纲解读 1.识记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主要标志。 2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3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整治措施。,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重难提示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重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 3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整治措施。(难点),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考点一 城市化 1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_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城镇,人口增长,就业机会,低,(3)标志 _,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 带来了_的变化。 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为区域_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聚落形态,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慢,快,城市,高,缓,后期,中期,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趋缓(甚至停滞),快,大(70%以上),小(不到40%),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高,快慢,高,慢,快,初期,高低,快慢,早晚,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B,C,B,A,减少,热岛,大气,低污染,协调,B,B,D,B,D,C,A,D,3读图例,明确各图例的含义 4读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 从柱状图、折线图中的数值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一般小于30%,中期阶段介于30%70%之间,后期阶段一般大于70%。如图1的城市人口比重,2010年江苏省为60%左右,贵州省为35%左右,大致为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5读变化幅度,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 根据柱状图变幅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如图1中江苏省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快于20002010年。根据曲(折)线斜率大小判断城市化速度快慢,如图2中19851990年城市化速度较慢,19952010年则较快。,D,D,A,C,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