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B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C秋月春风等闲度 等闲:随随便便D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飞越【解析】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玉露凋伤枫树林A猿猱欲度愁攀援 B梦啼妆泪红阑干C遂命酒 D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动词的为动用法;B项,名词做状语;C项,名词做动词。【答案】D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解析】A项中途易辙,“了”改为“的”。B项不合逻辑,将“选择前者”改为“选择后者”。C项句式杂糅,将“确保”改为“为”,或者将“奠定坚实基础”删去。故选D。【答案】D【技巧点拨】运用语法分析法辨析病句时,可先提取出主干,检验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或修改。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 BC D【解析】五句话构成的是排比句,但是,句子的先后顺序却是有逻辑讲究的,对比答案可知,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先关照的是在中日战争中最值得缅怀铭记的死难同胞,然后由国内到国外,由近及远,依次关照的是抗日烈士、抗日将领和爱国人士、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后是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答案】C二、阅读鉴赏(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注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注】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5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解析】由原文“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可知,C项最准确。【答案】C6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解析】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来看,C项属强加因果。【答案】C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灵魂的作品。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解析】D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有浓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答案】D(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8诗歌一、二句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此题要在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展开分析。如“落日”、“明星”这两个关键词就表明了写景的顺序是时间顺序。在分析一二句的意境时,要抓住关键词“平沙”“落日”“陇上”“明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从边境辽阔荒远、夜晚格外静谧的角度进行组织答案。【答案】时间顺序。营造出一种阔大、静谧的意境。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黄昏时分的边境辽阔荒远,日落而星出,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边境的夜晚格外静谧,星空夜转低垂,时间在缓缓推移,静夜在慢慢加深。从日落到星出、星移,给人一种悠缓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境界。9“壮士连营候鼓鼙”一句中的“候”字在有些选本中写作“听”,你认为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再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首先要解释“候”的意思,即等候之意,然后“鼓鼙”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即指出战,表现了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在作用方面,要根据军士们的行动、军容等,答出“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这一形象特点。【答案】“候”字。候,等候之意,表明连营军士准备从容就绪,只等军令下达,出战迎敌。候字写出战士行动之神速、戒备之森严、军容之整肃,突现出连营将士大敌当前而无所畏惧、从容待敌的气概和风度。(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11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0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题目要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首先要熟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了解诗中诗人描写景物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展示的是诗人看到的西域八月的壮丽雪景。而此诗中,作者通过想象,描写出一种荒凉的边塞景色。【答案】在本诗中,诗人应该是在前往边塞的途中,所写并非亲眼所见,诗人出于想象,并将想象之景诉诸笔端。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技巧点拨】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景物描写的角度所指。角度应包括见与闻,虚与实,正与侧等,抓住本诗的诗题及“闻”字即可。11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