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国民党:建立反动政府进行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红军长征共产党分裂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合作国共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共产党再分裂再合作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时期特征起止时间原因标志表现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合作)19241927年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建立黄埔军校,推动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对峙)19271937年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导致阶级矛盾上升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党: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共产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抗日战争时期(再合作)19371945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七七事变之后,1937年蒋介石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1935年中共发表“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蒋介石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形成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在日本统治50年后回到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时期(再对立)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美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两党关系再次破裂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共产党: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展开战略反攻;进行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军;进行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1979年以后关系缓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984年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的构想;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建议和主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来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参观访问连战大陆之行揭开了两党合作新的篇章。让人们看到了两岸关系出现的新曙光影响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维护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利益;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从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祖国统一。合作局面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分裂内战局面则是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天海峡两岸关系,合则两利,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中国历史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重点内容,也是历史中考的考查热点,考查时多以当前两岸关系的热点材料作为引入点。考查内容主要有:(1)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历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国共两次谈判、解放战争。(2)两岸关系由对峙隔绝到加强交流:中共对台政策“一国两制”的提出及运用、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演变等。其中,抗日战争史、“一国两制”、海峡两岸交往是各地中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考查注重基础和能力迁移,形式多样,主要有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探究题也有可能出现。因此,复习时牢固识记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时事拓展。(1)用列表比较法掌握国共两党参与的战争:战争关系结果北伐战争合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抗日战争合作取得中国近代战争史上第一次完全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对抗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裂状态(2)关于国共进行的部分重大事件可以用关键词串联记忆:国共一合建黄埔,行北伐,推翻吴孙剩个张;国共二合齐抗战,打败日本有保障;台儿庄,国民党,百团大战共产党;国共分裂美助蒋,假和平,真备战;战略进攻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政权被推翻!1(2015南安)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右图应归属的栏目是()A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十年对峙,战火连绵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2(2015盐城)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3(2015株洲)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4(2015铜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爬雪山A BC D5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2015云南)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挺进大别山7(2015丽水)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这有利于()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自治A B C D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国民党一大 图二新四军纪念馆 图 三1987年台胞回大陆探亲(1)图一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请列举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的重大活动一例?(2)图二反映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请问是在哪一个历史时期?(3)图三是1987年台湾同胞回到大陆母亲怀抱的情景,造成图三母子长期分离的原因又是什么?材料二:“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了我;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25年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4)闻一多先生作诗时,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其原因是什么?材料三:2015年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开展两岸协商谈判、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坚持为两岸民众谋福祉。(5)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6)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察古知今,鉴往思来”,你认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再次发展有何现实意义?9歌谣在一定程度上记载了鲜活的历史,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歌谣,我们可以了解到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恨独裁,武装反抗在八一;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材料二:“毛主席,命令传,百万雄师下江南。解放军,一上岸,反动王朝就完蛋。”(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哪些?标志“抗外侮,捐弃前嫌共对敌”局面初步形成的事件是什么?(2)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作战,于23日占领南京总统府,南京解放。“南京解放”在当时有何意义?(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既有过合作也有过摩擦和冲突,依据所学分析国共关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滚动小专题(一)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A2.C3.A4.B5.D6.C7.A8(1)北伐战争(建立黄埔军校)。(2)抗日战争时期。(3)解放战争后国民党余部退守台湾。(4)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5)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6)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9(1)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国共合作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2)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3)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际环境和国际势力的影响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