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讲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区域特征的分析 1.区域的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特点: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 、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 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范围,区位,相对一致,差异,因地制宜,-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区域的特征,整体,作用,影响,差异,差异性,差异,开放,联系,-5-,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某岛屿(下图)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280万,最高海拔2 256米,铝土矿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据此完成第13题。,-6-,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下列关于该岛屿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土壤为较为贫瘠的荒漠土 C.植被均为热带雨林 D.北部河流平均流速比南部河流快 2.图中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目前客运已经停运。当初修建该铁路的主要因素是( ) A.便于矿产的出口 B.岛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C.满足岛上居民的出行 D.建设成本较公路低 3.推测图中城市中最大的是( ) A. B. C. D.,D,A,B,-7-,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看,该岛屿位于西印度群岛,属于东北信风带。从河流的流向看,该岛屿地势中间高,南北低,A项错;区域降水较多,土壤不可能为较为贫瘠的荒漠土,B项错;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植被为热带雨林,而西南部位于背风坡,植被为草原,C项错;图中北部河流较为短小,平均流速比南部河流快,D项对。第2题,图中铁路连接内陆与沿海,由材料“铝土矿储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推断出当初修建该铁路的主要因素是便于矿产的出口。选A项。第3题,城市位于河流中下游,同时位于铁路与多条河流会合处,规模可能最大。选B项。,-8-,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9-,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2.区域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根据某一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及其特征,进而结合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土壤等。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该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及工业布局,如下图所示。,-10-,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3.区域的开放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区际联系 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11-,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2-,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2016全国卷,36(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3-,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4-,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15-,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知识梳理,解析:第(1)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可抓住文字材料中“两岸植被繁茂”、地图中的纬度、等高线等信息,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外力作用等方面分析。第(2)题,是开放性试题,应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若选择赞同,应结合文字材料从适宜拓展旅游观光业(旅游资源)和拓展旅游观光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方面来论证。如选择不赞同,需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不适宜拓展旅游观光业(自然威胁)和拓展旅游观光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生态破坏、文化冲击)两方面来探讨。,-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区域差异的形成: 不同 差异+地形的影响 差异 差异。 2.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地理位置,气候,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岛,温暖湿润,东,西,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海洋性,南北,温带海洋性,-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森林,草地,短急,水力,密,平稳,运河,贫乏,煤,石油,-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工业化,晚,最早,临海,高新技术,世界工厂,资源,种植,畜牧,太平洋,城市化,-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我国的区域差异 (1)成因:地势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气温由 向 递减;受 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划分指标: 和 。,西高东低,南 北,海陆位置,地形 气候,-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具体划分(如下图)。 三大自然区:a ,b , c 。 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大致沿 分布;大致与 米等高线一致。,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400,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3 000,-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图中数码表示的区域( ) 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到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D. 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B,-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流多以内流河为主;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多为草原;位于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位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以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北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位于东北地区,位于南方地区。到地势都在第二级阶梯,到人口密度变化不大,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所以B项正确。,-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 (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水文差异的形成。,-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长城的分界意义 沿长城一线,由于它基本上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一致,因而承载了许多自然要素的差异:在气候上南侧属于暖温带,北侧属于中温带,南侧是半干旱地区,而北侧是干旱地区;在植被上南侧属于森林草原,北侧是干草原与荒漠草原、荒漠;在土壤上是黄土分布的北界,它的北面广泛分布着荒漠类土壤;在水文上除局部地段外,长城一线基本还是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地貌上界线以北以风蚀为主,而界线以南以水蚀为主。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经济的特点,即界线以南以种植业为主,界线以北牧业占优势。而且界线以南两年三熟,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31-,(2012全国卷,67)读图,完成第12题。,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A,C,-3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及相关信息判断甲、乙城市纬度大致相当,且均位于我国大陆。因纬度大致相当,排除纬度位置的影响。结合纬度及所学知识判断,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因秦岭阻挡冬季风,1月平均气温较高;乙城市北侧为平原,1月受冬季风影响大,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比乙城市高。A项正确。甲、乙两城市纬度相当,7月普遍高温,气温相差不大。第2题,根据上一题的判断,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我国地形区分布可得出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汉水谷地、黄淮平原。,-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2016北京卷,36(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3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解析: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分析春季南北景色差异原因的线索:纬度、海拔、地形(阴坡或阳坡)气温差异景观差异。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景观的不同。,-3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以五大湖地区为例),常考图形,煤、铁,水运,很少,简单,产业,空间,集聚,扩散,枯竭,制约,破坏,-3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枯竭,污染,衰败 萎缩,减少,全面不协调,传统,新兴,高新技术,投资环境,-3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20022013年,国家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吉林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下图示意我国吉林省三次产业比重及人口城市化演进趋势。据此完成第12题。,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1.图中代表吉林城市化水平的是曲线( ) A. B. C. D. 2.2000年后影响吉林省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支持 B.矿产资源枯竭 C.农业比重下滑 D.产业结构不合理,真题通关,常考图形,A,D,解析:第1题,图中线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应为第一产业;线从20世纪90年代上升迅速,应为第二产业;城市化水平曲线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趋势应基本一致,故代表城市化水平。第2题,2000年后吉林省城市化进程减缓,其最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结构单一,发展缓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