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你知道现在有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有哪些国家吗?,越南,中国,朝鲜,古巴,老挝,第17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全面调整斯 大林的国内外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 的序幕。,提高农业经营投资、改革工业管理机制。 但不顾客观条件,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缓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却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戈尔巴乔夫开始从根本上变革 苏联的经济体制。倡导“民主化”、“公开性”,1990年,戈尔巴乔夫修改宪法,取消苏联共产党法定 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 联首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 联合体”。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上:根本变革经济体制,措施不利,阻力很大,成效甚微.,政治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修改宪法,取消联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出现无政府主义, 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加剧了经济的恶化,而经济的恶化又大大的加剧了政局和社会的进一步动荡,加剧了苏联的解体。,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最终失利),经济日益恶化,社会混乱,最终加剧了苏联的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 3、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停止苏联的存在,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原苏联国旗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典型代表:匈牙利改革 最终结果:东欧剧变,东欧剧变时的街头血战,匈牙利改革,1989年实行以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及以混合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1968年在全国推行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0年匈牙利共产党失去领导地位,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改革以失败告终。,1、背景:20世纪50年代,匈牙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对本国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政府政策不利,爆发了匈牙利事件。,2、进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请留意:,再分析:,中国为什么能禁经受住这 严峻的考验 ?,既实行改革开放,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有哪些启示?,(1)要从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但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 (4)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小结:,苏联: 赫鲁晓夫改革(失利) 匈牙利等国改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制 (社会混乱)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内因: 1、经济长期处于困境(根本原因) 2、政治体制改革失败,政治混乱, 社会动荡. 外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练习:,1、苏联解体的时间是在( ) A、1953年 B、1956年 C、1986年 D、1991年 2、在20世纪80年代末,哪个地区的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社会性质的蜕变( ) A、东亚 B、非洲 C、西欧 D、东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