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9页
第2页 / 共129页
第3页 / 共129页
第4页 / 共129页
第5页 / 共129页
第6页 / 共129页
第7页 / 共129页
第8页 / 共129页
第9页 / 共129页
第10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考研政治课堂笔记徐涛团队年度诚意奉献徐 涛 刘源泉 毕中毅 罗 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4.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5.马克思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7.思想溯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列宁主义从外国到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8. 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部分、哲学二、唯物论(一)物质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是人们识和认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 学说和理论体系。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考生应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因为,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的哲学流派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古典、朴素: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相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同点:对于物质是什么的理解不同机械、形而上学:物质是粒子、原子辨证:物质是一切客观实在唯心主义: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观唯心:人自身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相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不同点:对于构成世界本源的意识是什么有着不同的理解客观唯心:独立于人以外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基本问题二: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人的意识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即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人的意识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即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衍生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形而上学:世界是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辩证法:世界是联系、全面、发展、矛盾5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就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6.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物质的定义方式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9.物质和运动: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方法论:脱离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运动等于变化10运动与静止:静止的定义: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相区别,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相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方法论批判: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扩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的错误。11物质运动与时空:时空的定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的特点:客观性、有限性、无限性、相对性、绝对性。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1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社会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符合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符合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二)意识观14.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定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产生:三个发展阶段(一)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产生的影响因素: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能动作用:(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5.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物质和意识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意识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三)实践观 16.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科学实验。17.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所独有的活动,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空人的存在方式实践 18. 人与自然两个前提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两个基础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实践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两个方面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限制了人的活动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可以在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的改造自然,同时改造人自身19.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只是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实际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20.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是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三、辨证法(一)两大总特征1. 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辨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联系的特征客观性: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应主观转移普遍性事物内部有联系总结时时有联系处处有联系事物之间有联系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多样性:如“直接联系”“、间接联系”“系统”的观点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 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2. 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含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定义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旧事物的关系新事物具有新功能,适应新结构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改良,吸收旧的优点,添加新的功能新事物符合群众利益,受群众拥护“过程”的观点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凡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把握运动与发展的关系:运动=变化发展。 区分新旧事物与时间先后无关。(二)三大规律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趋势: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趋势:相排斥、相斗争、相区别斗争形势:对抗性、非对抗性两者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 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 有条件的相对的。方法论看问题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的继承、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的作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 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和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方法路事物发展体现为“相反相成”“相辅相成”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原理概念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关系相区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相联系: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两者共同推进事物的前进方法论事物的发展由内因决定,受外因影响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概念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 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 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特殊性的三种形态: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的性质、地位、作用不同关系相区别: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相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 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概念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