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读后感1600字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弟子规读后感不是因为学校的白校长和李老师倡导同学们在早读时朗诵,不是因为李老师在期末考试的家长会上就这篇文章做了精彩的演讲,不是因为老师也要求作家长的写出读后感,真的从来没有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惭愧。原名,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章里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指出父母的过失所用的方法,过于消极,放到今天来讲就是迂腐、愚孝和愚忠。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谨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我认为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这一章同样有我不能苟同的地方,那就是斗闹场,绝勿近,如果是正在进行的一场的以强凌弱的斗争,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否是我们现代这个社会应该倡导的行为呢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果大家都能诚实守信,就不会有农民工的工资需要总理的过问才能发到手;如果大家都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见利忘义,往奶粉里面掺三聚腈氨,造成千千万万的儿童遭受病痛的折磨,家庭蒙受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豆腐渣的工程,大灾大难袭来时,国家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如果官员时刻把信义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毕生的信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出现;如果大家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信这一章不光讲述一诺千金,还讲述了向别人应该学习什么,怎么样对待批评,怎样朝闻过夕改之。信与智义是相通的。泛爱众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儒家仁的主题,那就是对待一切大众应该平等关爱,对待穷人不歧视,对待富人不巴结及怎样礼尚往来。我的理解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及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爱天下的芸芸众生。从小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把这个仁延伸出来那就是除了爱家人老师朋友,还要爱人民,爱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要胸怀祖国,心忧天下。亲仁则阐述如何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事实上是儒家的交友观,即要交怎样的朋友,向真正的朋友学习什么。最后一章余力学文在以上应该尽自己本分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给我们指出了直到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藏书的陈列等等。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仔细想来,这和当前胡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今天的人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在21世纪的今天,我想我们向外输出的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商品和劳动力,咱们中国人给人家的印象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吃苦耐劳方面,还应该向世界展示的是我们灿烂悠久的文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