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下能力提升(十二)作为生物的社会(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2)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平地,_高墙,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A反映翻过绕过越过B反映 越过 绕过 翻过C反应 越过 翻过 绕过D反应 翻过 绕过 越过解析:选C“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意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后三个依据逻辑断定。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B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C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来独往,野心勃勃。D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解析:选C“野心勃勃”含贬义,应用“雄心勃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庆祝市商贸大厦开业2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红旗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演出。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解析:选BA项,语序不当,应为“红旗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C项,结构混乱,应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根据句意判断主语是“青少年”,但介词“由于”把“青少年”的主语功能取消,使之成为句子的状语,这样这个句子就没有语法意义上的主语了。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的生物学和哲学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那石器时代的科学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ABC D解析:选C排序时要注意前后句子中相照应的词语,如果有指示代词,那么上文中一定有和它相对应的语句。据此,句中的“它”指代句中的“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句中的“如此原始的科学”指代句中的“那石器时代的科学”。5下列是给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审清题目,抓关键信息。本题要抓住“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这一关键信息。B项,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项,“落红”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形象地表达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D项,说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道。二、阅读鉴赏(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细菌美刘易斯托马斯我们认为,人类疾病的肇事者,是一群有组织的、现代化的魔鬼。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我们断定,它们干起坏事来该是饶有兴致的。它们到我们身上逐利,它们数量太多,疾病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们成功地剿灭了一种疾病,总会有一种新的疾病伺伏在一旁,等着取代它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从来都只是那个庞大的细菌王国相对漠不关心的对象。细菌致病并非常规,疾病通常是由为共生而进行的谈判无结果造成的,是因为共生双方中的一方越过了边界线。有些细菌只是在产生外毒素时才对人类有害,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只是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白喉杆菌和白喉链球菌只有在受到噬菌体注侵袭时才产生毒素。为毒素的产生提供密码的是病毒,未受感染的细菌是没有获得密码通知的。我们染上了白喉,那是一种病毒感染,但病毒感染的不是我们。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而好像是无意中撞入了他人的麻烦。有些微生物具有侵害人体的特殊能力,如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疟原虫等。但从进化论的意义上讲,它们能引起疾病或死亡,这对它们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对大多数细菌来说,引起疾病也许是它们的祸事,它们要冒的生命危险比我们的危险更大。一个人带上了脑膜炎病原菌,即使不用化学疗法,致命的危险也不大。相比之下,脑膜炎病原菌运气不好碰到人身上,它们致命的危险可就太大了。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只停留在人体的表面,在鼻咽部待着。脑炎流行时,大多数带菌者身上、鼻咽部就是病原菌待的地方。一般说来,它们在那儿对人是无害的。只有在原因不明的少数人身上,它们才越过了界线。这时人菌两方就一块儿遭殃了,而大多数时候,更遭殃的是脑膜炎病原菌。大多数细菌一门心思在吃喝,它们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这样,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总的说来,这些细菌相互之间不可分离,以相互依赖的群落的形式生活在土壤或海洋中。有一些细菌在更专门、更局部的关系中成了更高级生物的共生者,作为工作零件活在其组织中。如果没有根瘤菌,豆科植物的根瘤就不会形成。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成了动物营养系统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在一切生物里都是正式居民。细察之下,最居心叵测的微生物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它们一有机会就侵入人体,进行繁衍,有一些会到达我们肌体最深处的组织,闯入血流,但还是我们对它们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我们得病。我们身体中用以迎战细菌的火药这样猛烈,又牵涉这样多的防御机制,它们对我们的危险性比入侵者还要大。我们周身都是爆炸装置,我们全身布满了地雷。是细菌带来的信息让我们受不了。我觉得,我们的大多数病很可能都是这样得的。有些时候,滥杀的机制是有免疫作用的,但我们因一些信号就把自己撕毁成碎片,我们在这些信号面前非常脆弱,比在任何食肉兽群面前还脆弱。实际上,我们在受着自身的五角大楼的摆布。大多数时候是这样的。(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注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病毒总称。6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本文第段说明了人们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和态度,引出下文对细菌和人类疾病二者关系的说明与分析。B本文内容与人类自身的生命、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普遍关注;同时,知识性强,利于读者开阔眼界,激发思维。C本文观点新颖独到,科学性强,有助于读者消除头脑中对细菌固有的错误认识。D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如“我们卷入的不是一场跟毒素的直接对抗赛”。解析:选A第段是写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和态度,不是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和态度。7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而在这敌阵中,最显眼的、坐中军大帐的便是细菌”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人们认为细菌是造成人类疾病的最主要根源。B细菌对人类漠不关心,细菌致病往往是因为它与人类无法共生。C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而这些外毒素是对人类有害的,其有可能导致人们产生疾病。D大多数细菌通过一门心思吃喝不断改变着有机分子的结构,而这些分子便可被用来满足其他生命形式的能源需要。E人类身上有足够的自我防御机制,迎战细菌的火药猛烈,但因为细菌的危险性太大,人类还是免不了得病。解析:选BDA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细菌只有在自身生病时才产生外毒素”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有些细菌”;E项,结合文意可知,不是“细菌的危险性太大”,而是人类对细菌的存在作出的反应使自己得病。8.科普文章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特色。(5分)(1)大多数脑膜炎病原菌很精明。(2分)答: (2)那些似乎真的希望我们得病的细菌,倒更像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3分)答: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为了使文章语言生动,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第(1)句中的“精明”本是形容人的性格特点的,此处用来形容脑膜炎病原菌,显然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病原菌的特点;第(2)句则将细菌比作“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表明了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把脑膜炎病原菌作为头脑灵活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它们选择安全部位来生存的能力。(2)运用比喻手法,将细菌比作旁观者、流浪汉和偶来避寒的陌生客,形象地说明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对细菌的错误认识。三、语言运用(15分)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首先,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性尽管是对立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是可以互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