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鲁迅 阿 Q 正传 【1881-1936】1921- 1922 (1)周树人, 字豫才。小说集呐喊 彷 徨 故事新编 , 狂人日记(1918)中 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2)理解创作思想创作思想,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 启蒙主义文学主张启蒙主义文学主张, “揭出病苦,引 起疗救的注意” (3)分析阿 Q 的形象形象及其典型意义意义。 阿 Q 是时期的一个落后贫 苦雇农,他性格质朴、愚昧而又狡质朴、愚昧而又狡 猾猾,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 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 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 鲁迅抱着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态度,刻画出刻画出国人的灵魂,暴露出暴露出 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目的是引起疗救的 注意。 (4)简析阿 Q 的“革命”及其“大团圆” 结局结局。 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幼稚模糊,他假 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是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改朝换代” 的旧式革命愿望。他对革命的向往 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 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 “大团圆”结局描写,批判了批判了辛亥 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旧民主 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推翻了封建皇朝,没没 有改变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没有没有 唤醒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斗 争,贫苦农民阿 Q 最终成为牺牲品。 (5)简析作品中有关的描写描写。 小说对的描写是作为阿 Q 活动的背景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 刻揭示了的历史教训历史教训。 与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果实被封建 势力篡夺。没有依靠和 发动农民群众。 (6)分析作品现实主义特色现实主义特色和传神的白描白描 手法手法。 现实主义特色:塑造了阿 Q 这一艺 术典型。阿 Q 生活的未庄未庄是辛亥革 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 Q 身上 以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性格与思想 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 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 难的生存环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 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 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 物阿 Q 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 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前 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 2.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1896-1945】 1923.7.15 (1) “创造社创造社”发起人之一, 沉沦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第一部白话小说集。 (2) 分析郁达夫的文学见解文学见解“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小说是作家的“自叙传自叙传” ,主人公是 作者的化身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 ,喜 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抒发苦闷的 情绪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青年人个 性解放的要求性解放的要求。 (3) 分析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 所表达的思想思想。 “同住平民窟,两人由相识、猜疑相识、猜疑最 后相互了解了解相互同情同情。 表达了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共命运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共命运。 (4) 分析结尾景物描写的特点特点及其所传达 的情感内涵情感内涵。 结尾云层低破天色黯淡描写象征低沉、低沉、 哀伤、灰暗、无限哀愁哀伤、灰暗、无限哀愁的心情。 3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1894-1988】 1924.11.27 (1)叶圣陶,又名叶绍钧叶绍钧,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之一,长篇小说倪焕之 (2)识记早期创作特色特色。 叙事叙事客观冷静,描写,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语言 贴切精炼。 “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写实描写着 灰色的卑琐人生灰色的卑琐人生。 ” (3)分析潘先生的性格及形象意义性格及形象意义。 小说刻画了潘先生自私、卑琐自私、卑琐的性格, 刻画了他苟且偷安、逆来顺受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 #* 态度,表现了他全部心思只在“四条 性命,一个皮包”的庸俗卑琐庸俗卑琐人生的 批判,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 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作者刻画了潘先生的病态人生,既是 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也是 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4)分析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现实主义特色。 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人物的人物的 命运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战乱的消息和人物人物 心理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 社会现实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人物内心的波折,借助人 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冷静中寄寓 讽刺批判的含义。 (5)简析结尾的点睛之笔点睛之笔。 结尾照应照应开头,深刻揭露人物内心世 界。肉麻地歌颂军阀,为“保全自己” “向上爬”而没有是非原则尤为卑劣没有是非原则尤为卑劣, 体现了小市民的劣根性,是小说的点 睛之笔。 4. 沈从文萧萧 【1902-1988】1929 (1)沈岳焕,中篇边城边城 ,长篇长河长河 , 散文集湘行散记 、 湘西 (2)分析萧萧的形象形象,本篇的主题主题。 十二岁做了童养媳,被诱惑怀孕,希 望获取自由,但这种意识非常朦胧昙 花一现,是被动一生,没有选择的权 利。 揭示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湘西世湘西世 界封闭落后时代界封闭落后时代,拒绝接受新事物拒绝接受新事物。 (3)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叙事特点,以及所采用的对对 比手法比手法。 小说按照时间的先后,采用顺序顺序记叙 了跨度十几年的事情,其间有爷爷的 转叙转叙,顺序中又有省略和概叙省略和概叙,进一 步体现了人物的麻木、无觉,以及作 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否定。 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湘西世界之 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女学生与湘西世 界内部的做童养媳童养媳的萧萧进行对比, 通过萧萧周围世界对女学生的态度显 示了湘西世界落后麻木的一面;萧萧 作为童养媳的身份与她儿子娶的任然 是童养媳构成一种对照对照,暗示悲剧可 能重演,让人深思。 5. 茅盾春蚕 【1896-1981】1932.11.1 (1) 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发起 人之一。 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 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 长篇子夜 。反映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剖析反映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剖析。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主题。1932 通过描写 30 年代初江南农民老通宝 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惨命运,反 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农村经 济凋敝,农民贫困化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揭示了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了民族工业经济侵略压垮了民族工业 经济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 因。 (3)分析老通宝的形象形象。 深受封建意识毒害受封建意识毒害老一代农民,勤劳勤劳 简朴简朴,忠厚老实忠厚老实,对生活抱有希望, 执著坚韧执著坚韧,有虔诚虔诚的热情。因循守旧,。因循守旧, 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 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 报应。体现了老一代农民封闭僵化封闭僵化的 历史惰性历史惰性。 (4)简析在地方特色中寓意时代风波的艺术艺术 特点特点。 小说通过对丰富的生活细节丰富的生活细节的逼真描 写,剖析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体现 了茅盾小说以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并以 形象剖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小说 把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蚕事、自风土、人情、蚕事、自 然景物然景物的描写融会交织,歌颂歌颂了农民 的农业劳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鲜明的地方特色,体 现了时代的波澜时代的波澜。 6. 吴组缃荨竹山房 【1908-1994】 1932.11.26 (1)吴祖襄。小说樊家铺 、 一千八百担 (2)理解小说中的悲剧的社会根源社会根源。 小说以现代文明青年的视角叙述二姑 姑年轻时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她逾越 封建礼教是行为招来悲惨结局,根源根源 #* 是封建社会竖起的贞节牌坊,以及吃封建社会竖起的贞节牌坊,以及吃 人的封建礼教人的封建礼教。 (3)分析以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表现悲剧的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 作者中用阴森的环境,尘封的房间, 姑爹的鬼魂,蝙蝠壁虎,狂风暴雨来 渲染烘托悲剧氛围渲染烘托悲剧氛围。 (4)简析结尾的“窥房”描写在人物刻画人物刻画和 艺术结构上艺术结构上的作用作用。 结尾二姑姑和兰花窥房的情节是神来神来 之笔之笔,刻画了刻画了两个困在现实坟墓般生 活牢笼中的女人表现出最为世俗的欲 望,表明了表明了人性在被压制二十年后仍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将前文渲染的毛骨森森的气氛推向极气氛推向极 致致又突然逆转突然逆转,故事达到高潮后戛然 而止,余味无穷余味无穷。艺术上出奇制胜,艺术上出奇制胜, 思想上让人发省思想上让人发省。 7.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1904-1955】1934 (1)诗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小说九十 九度中 (2)分析主题意蕴主题意蕴 描写描写北京某地的人们在华氏九十九度 高温酷暑中从早到晚的日常生活,表表 现现特定的新旧交替的社会中的人生百 态,隐隐透着一种贫富对照,暗含着暗含着 人生的不如意。 (3)分析小说把不同人物的故事互相嵌入, 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生活场景的叙事方式叙事方式。 小说没有统一的故事和主人公,处处处处 是故事人人是主角是故事人人是主角,把不同人物的故 事互相嵌入互相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故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故 事的延续事的延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为了 基本生活所需奔波在滚烫的马路上, 官老爷们思量着如何打发生活,官太 太们互相攀比,妒忌和嘲笑,洋大夫 阔老板喝酒打牌大谈疾病预防,穷人 们求医无门眼看邻居暴毙,平常人家 女子最求自由恋爱不得,无奈嫁入富 人家做填房。人世喜怒哀乐齐上场,喜怒哀乐齐上场, 热闹烦乱达极点,世态炎凉不公也到热闹烦乱达极点,世态炎凉不公也到 极点极点,人世的美好愿望与真诚在烦乱 中冷却。 (4)分析本篇的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小说结构独特结构独特,采用全景视角全景视角,以场 所为基点基点,以时间为基准基准,同一时间 不同场所的故事齐头并进齐头并进的多点开花多点开花 的结构,打破了打破了小说要求的故事的完 整性和延续性,整个作品如驳杂的画 卷,描绘着生活的斑斓与复杂。 表现手法整体看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 打破故事的时间性打破故事的时间性,以空间的重组空间的重组来 表现生活。刻画人物既有中国传统的 白描手法白描手法,又有西方心理描写西方心理描写,还有 电影的浓缩时空浓缩时空的表现手法。 语言明快跳跃,简洁有力。 8. 老舍断魂枪 【1899-1966】1935 (1)中篇月牙儿 、长篇四世同堂 (2)理解本篇故事的背景背景。 清朝末年,前夕。清朝末年,前夕。 (3)分析沙子龙的形象形象及其意义意义。 曾经是威震江湖的镖师,面对时代变面对时代变 迁,勇于做出抉择,顺应潮流迁,勇于做出抉择,顺应潮流改变自 己的生存方式,表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远见卓识 以及宽容大度以及宽容大度。 体现了老舍强烈的爱国心强烈的爱国心和敏锐的洞敏锐的洞 察力察力。表现了表现了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转 型时期,人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的那 种既感觉无用武之地又难以割舍既感觉无用武之地又难以割舍的尴 尬处境。 (4)简析本篇运用的白描手法白描手法,通过对人物 肖像、语言、动作的传神描写刻画人物的特 点。 小说善于抓取典型细节抓取典型细节刻画人物,沙 子龙月夜练枪,孙老者的形象,王三 胜们对沙子龙前后不同的评价,都能 鲜明揭示人物的性格。 (5)简析王三胜、孙老者的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及其对 塑造主要人物沙子龙所起的作用作用。 王三胜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 想对比,孙老者真心学艺真心学艺与沙子龙的 决意放弃相映照决意放弃相映照,突出了沙子龙的形 象。 9. 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