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自我自得其乐,对他人助人为乐,对社会知足常乐,心理治疗 (Psychotherapy),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前提,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手段,改善、矫正和消除病人的不正确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异常行为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和理疗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样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不同点),1.对象:有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正常人; 2.内容:心理咨询解决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3.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即通过心理咨询服务,使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充分开发潜能,提高发展水平;,有心理异常(变态人格、神经质)的病人。 诊治某些病人的异常心理,如神经症、性变态、人格障碍、行为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 纠正异常心理,即通过心理治疗,消除或缓解病理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共同点),1.两者采用一样的理论和方法; 2.两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求租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3.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很难截然分开。,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和谐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中立性原则,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心理动力学 依据各学派理论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心理治疗 依据是否使用语言 的分类 依据治疗对象的多少 依据病人意识的觉醒程度,三、心理治疗的对象,躯体疾病病人 1、急性病病人 2、慢性病病人 心身疾病病人 精神疾病病人 各类行为问题 社会适应不良,第一节 心理治疗概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问题 探索,问题行为的表现,问题行为的病因,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认识,测量和记录,功能分析,治疗 行动,选择治疗方法,指导和实施治疗,疗效 评价,巩固 结束,第二节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分析疗法: 自由联想 释梦 移情 解释,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被 称为是“心理学界的第一 大势力”。 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奥地利人, 1856-1939,适应症: 各类神经症 行为障碍 精神病,无意识理论: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如精神刺激、素质因素等)可转化为各种心身症状(精神疾病如癔病、神经症,躯体疾病如溃疡病等)。因此,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潜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带入到意识中,转变成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和进行疏导,从而能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人格结构理论,精神分析治疗,Fig. 1,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至善原则) 性心理发展理论 口欲期(01 岁) 肛欲期(13 岁) 性器欲期(46岁),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技术,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分析 4.移情分析,自由联想 Free association,自由联想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即让患者不加修饰地说出自己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和感情。治疗者从其谈话中分析其中的心理含义,揭示其潜意识中的冲突。,自由联想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即让患者不加修饰地说出自己头脑中的一切想法和感情。治疗者从其谈话中分析其中的心理含义,揭示其潜意识中的冲突。,释梦 Dream analysis,“梦是愿望的满足”(达成) 梦是一种(受到压抑的) 愿望的(经过改装而)达成。 梦是到达潜意识的康庄大道。,梦的工作(Dream work) 梦隐义 梦显像 第1步: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 (梦隐义) 第2步:检查官促成梦的伪装变形 浓缩、转移、象征、暗喻 (梦显像) 释梦(Dream analysis) 梦显像 梦隐义,阻抗分析,阻抗(resistance):在自由联想时患者会无意识地压抑或抵抗某些思想或情感,不让它们进入意识。因为他们害怕承认它们会给自己带来威胁和屈辱。,移情分析,移情(transference):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患者会对治疗师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不是针对治疗师的真实情感,而是患者过去对其他人感情的重现。患者把治疗师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主要人物,把 对别人的感情发泄到治疗者身上。 反移情(anti- transference )精神分析中,治疗者对病人也会产生情感反应。将对自己生活中他人的感情投射到病人身上,对病人产生相同的情感反应。,认知领悟心理疗法,步骤 直接会面晤谈 叙述 询问 分析 解释 适应:强迫症、恐怖症、性变态等,小结,精神分析疗法即通过自由联想法、释梦、移情分析、阻抗分析等技术找出病人所习惯使用的防御行为,通过治疗者对以上现象的解释,帮助病人理解他的潜意识冲突,病人可以获得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以及面对他从前不敢面对的不安。消除由于性冲动的积累所造成的焦虑,放弃效率不高又妨碍适应过程的防御行为,发展建立成熟的人格。,行为主义(Behaviorism),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被称为是“心理学界的第二大势力”。 创始人:约翰-华生(John B.Watson, 1878-1958) 主要观点:S-R,华生,美国人1878-1958,行为疗法适应症: 焦虑、强迫、 精神分裂 单纯恐怖、 广场恐怖 心身障碍、 进食障碍 性功能失调、 品行障碍 多动症、孤独症、 精神发育迟滞,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1原理 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 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退(脱敏),2方法(三个步骤) 松弛训练: 划分焦虑等级: 脱敏训练: 3适应证 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 1原理 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作用(punishment)。 2方法 确定厌恶刺激 物理刺激、化学刺激、环境刺激、想象厌恶 实 施 以治疗酒瘾为例。再以矫正过多饮食行为为例。,治疗要领 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 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随时进行鼓励强化 3适应证 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包括酒瘾、烟瘾、手淫、性变态行为、特定的犯罪(如窃瘾)和多食肥胖等。 。,正强化法或操作条件法 1.原理 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 2.方法 (可以采用代币法等) 3.适应证 主要用于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如孤独症、慢性精神病人社会适应问题、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病人的习惯性病卧等。,示范法(modelling) 1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中的示范作用。 2方法 选择模型: 生活示范(live modelling) 替代示范(vicarious modelling) 示范方法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相近;有兴趣、尊敬和有权威的模型 3适应证 可用于不良行为的矫正,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消除临床病人所表现的焦虑反应,第四节 认知疗法 一、认知治疗定义与理论假设 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 Beck认为是自童年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心理模式(深层的人格部分),个体在生活中就是参照这些内部模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如果这种图式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失调性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即为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主要有脆弱性、吸引/排斥、完美主义、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等。,行为主义的后期代表 斯金纳,行为矫正 教学机器,认知心理治疗,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的各种研究超过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使得认知心理学明确成为一种学说。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世纪中期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心理学自身发展中的一些成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认知疗法 非理性观念的基本特征 要求绝对化 过分概括化 糟糕之极论,非理性观念的表现 获得绝对赞赏 个人应该是人生中的全能 疾恶如仇 不符合自己心愿的事是十分可怕的 不愉快的事绝对是客观所为 逃避 警惕性过高 依赖强人 更相信以往事件的现实意义和对将来的影响 过分关注他人的问题 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认知疗法的治疗模型:ABCDE,认知疗法的治疗过程,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