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创新与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姚新生 (2007-2-14),暨南大学,2007-2-1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过程,2004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中科院时围绕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 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的讲话,2004.12),提出了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紧紧扭住为国家发展服务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努力做到三个“着力提高”: 1、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 2、着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 3、着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的讲话,2004.12),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及自主创新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力量的关系,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等单位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此,要求做到三个“充分发挥”: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的讲话,2004.12),强调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必须实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科技人才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和充分施展才干、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的讲话,2004.12),对中国科学院的厚望和期待 (视察中科院时的讲话,2004.12),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引领作用。 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要提高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能力,坚持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学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 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积累雄厚的科技基础。 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公益性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加强科学普及。 加强前瞻性科技布局,加强战略研究,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为国家宏观决策积极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 发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进一步扩大同大学、企业和地方的合作,与全国科技界携手共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我国自主创新的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深化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和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 目的是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五个方面,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和产品采购的有机结合,形成军民高技术的共享和相互转移的良好格局 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力量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杰出科学家和科学技术人才群体,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做自主创新的先锋,做拼搏奉献的楷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月9日),知识创新的概念、目的、意义,概念: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意义: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体系,性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组成: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 核心: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它还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有关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 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 目前,我国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能力不强,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将是提高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战略举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知识创新和源创新的主要组织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原委,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概况,性质: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专门负责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是:支持基础研究, 坚持自由探索, 发挥导向作用。 基础研究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1、基础研究的概念是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2、基础研究科学问题的两个来源:一是从科学自身发展提出的问题,反映了来自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二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的申请、评审及及管理,作为一种国家创新体系的先进制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坚持面向全国, 自由申请, 以广泛的学科为基础, 鼓励自由探索, 充分发挥科学家的首创精神; 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 坚持“依靠专家, 发扬民主, 择优支持, 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 有效地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依靠专家进行“同行评议“的工作模式, 集中并体现科学共同体的战略共识和智慧, 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鼓励自由探索和创新的新举措,在适当控制批准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面上项目(基金委最基本的资助类型)的资助强度 采取切实措施, 保护非共识创新项目 为了支持和培育探索性较强、风险较大的研究, 对于一些研究方案不够完善, 或前期研究基础略有不足, 但研究思路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的项目实行小额探索的资助方式; 2000年起试点实施重大研究计划 针对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整合与集成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思路和不同层次的项目形成具有统一目标的项目群, 实施相对长期(68年)的支持,以提高我国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有助于科学家的创新思想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争鸣, 激励创新。 2000年起设立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目的是导向群体的学术带头人, 使其能凝聚一批学术骨干, 形成一种合力, 围绕一个重要方向进行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 达到创新的目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支持后, 希望这个创新团队能够冲击世界水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时期 “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尊重科学 发扬民主 提倡竞争 促进合作 激励创新 引领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金资助的项目特点:围绕四大战略: “源头创新” “科技人才” “创新环境” “卓越管理” 将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作为科学基金评审、资助、管理等各项工作根本出发点: 有利于自由探索 有利于源头创新 有利于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何鸣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秘书长、计划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由“研究项目”和“人才培养”两大互补性资助板块构成; “研究项目”基金(项目板块)有: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组成; “人才培养”基金(人才板块)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科学基金、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等项目组成;,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 投入及资助情况,投入不断增加 2006年经费总量达到35.8亿元,比去年增长32%。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比前几年翻了一番。 战略定位及资助原则: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围绕源头创新,促进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促进基础研究和教育的结合,全面推动学科的均衡协调发展。 2006年资助情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