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ks5u.com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中 “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H-1;C-12;O-16;Na-23;Fe-56;Au-197第卷 (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关于生物学的概念叙述正确是A.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概念模型B. 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说明两者间存在拮抗作用C.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属于 “假说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内容D.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中,用荧光标记法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2. 如图为 Na+ 通过人体神经细胞膜时的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图中 A侧为组织液,B侧为细胞质B. 细胞膜不能从失活关闭状态直接转变为开放激活状态C.Na+ 内流使B侧转变为正电位D. 本图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3. 有关 “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以碳链为骨架B. 生物膜系统的存在保证了细胞代谢的有序性C. 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能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D.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页 (共14页 )4. 细胞通过 DNA修复可使 DNA在复制过程中受损伤基因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以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 DNA修复可以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B.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过程都可能发生基因修复过程C. 修复的基因和未修复的基因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相同D. DNA修复和 DNA复制所用的酶可能相同5. 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下图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曲线在a点之前种群数量匀速增长B. 在ad时间段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d点时种群数量最大C. 种群增长速率在bc段最大D.de段中,种群数量下降,e点种群数量最小6. 人类 Rh血型系统的重要性仅次于 ABO 血型系统,已知控制人类 Rh、ABO 血型的基因分别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一对夫妻的血型均为B型 Rh阳性,已确定这对夫妻的两个孩子中的1个为 O型 Rh阴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夫妇二人均是杂合子B. 血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不同C. 控制两种血型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ABO血型系统的控制基因IA、IB、i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定向性 7.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空气污染中的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上面吸附着多种有毒元素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强致癌有机物,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据报道大城市早晚交通高峰期,空气中PM2.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的重要成分B.PM2.5上吸附的多环芳烃均属于苯、甲苯的同系物C.PM2.5污染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D. 适当限制机动车行驶,提倡绿色出行,可以有效减少PM2.5 8.C5H10O2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A.4B.5C.6D.89. 实验室常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该反应会因盐酸浓度的减小而停止,为测定已分离出过量 MnO2 后的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残余溶液 (CaCO3、MnCO3 的 Ksp分别为4.810-9、910-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 与足量 AgNO3 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 AgCl质量B. 加入足量Zn,测量标准状况下生成 H2 的体积C. 与已知量CaCO3 (过量)反应后称量剩余CaCO3 质量D. 采用石蕊做指示剂,加入 NaOH 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测定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页 (共14页 )10. 锂-钒氧化物 (V2O5)电池的能量密度远远超过其它材料电池,其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且对环境无污染,电池供电生成LiVx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外供电时,正极材料 V2O5 发生氧化反应B. 向外供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O5+xLi+ +xe- LixV2O5D. 负极消耗xmolLi时,反应转移xmol电子11. 下列各实验现象或试剂的盛装能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A. 苯、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B. 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C. 将SO2 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D. 浓硝酸和氯水均用棕色试剂瓶盛装12.X、Y、Z、W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四者核外电子数总和是四者最外层电子数总和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前者沸点高、不稳定B. 同一温度、相同浓度下,Z、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 pH,前者大C. X、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属于共价化合物D. Y、W 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物质的方法获得13. 取0.2molL-1HX溶液与0.2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 (25),则下列说法 (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小于0.2molL-1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B.c(Na+ )=c(X- )+c(HX)=0.2molL-1C.c(Na+ )-c(X- )=9.910-7molL-1D.c(OH- )-c(HX)=c(H+ )=110-6molL-1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4.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其金属箔张角可以维持很长时间。如果将一束粒子射向附近验电器的金属球 (由于穿透能力差,粒子不能到达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会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保持不变15. 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同向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两物体在同一位置,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0t1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越来越大B. 在t1 时刻甲和乙所受拉力的瞬时功率相等C. 在0t1 时间内甲和乙的位移相同D. 在t2 时刻甲和乙所受的拉力相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页 (共14页 )16. 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其轨道半径为r,最低点 A 跟水平面相接,如图所示。给静止在 A点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小球将从B点飞出,落在距离A点为2r的C点,已知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grB.v= 5grC. 小球获得初速度时在 A点对圆轨道的压力为5mgD. 小球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mg17. 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在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2mgsin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现保持F 大小不变,方向改为沿斜面向下,物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斜面体仍保持静止,此时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A.0B.mgsinC. 32mgsin D.2mgsin18. 如图甲所示,长为l的绝缘轻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连接一闭合金属圆环,在虚线框范围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坐标x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正方向),某时刻将圆环由偏离竖直方向角的位置静止释放,圆环始终在磁场范围内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x轴正半轴区域内圆环向左摆动时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 在x轴负半轴区域内圆环向左摆动时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 圆环第一次摆至最左端时悬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等于D. 圆环第一次摆至最左端时悬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19.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A 、rB,已知rrA =k。则它们的运动周期TA 、TB 以及相同时间内半径扫过面积SA 、SB 的关B系正确的是TA2TA3SASA1A.TB=k3B.TB=k2C.SB=k2D.SB=k220.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1,副线圈所连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 和R2 大小满足R1=5R2。在ab两端加上电压u=220 2sin100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 电压表示数为44VC. 通过R1、R2 的电流之比为51D.R1、R2 的功率之比为15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4页 (共14页 )21.如图甲所示,A、B是两块正对的平行金属板,给两板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t=0时 A板电势高于B板电势,同时在贴近 B板的正中央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e的电子。不计电子重力,则A. 电子有可能在两板间做往复运动B. 电子一定能够到达 A板 C. 要使电子到达 A 板时速度为0,AB两板间距离一定为d=T eU02 mD. 要使电子达到 A板时速度最大,AB两板间距离dT eU02 2m第卷 (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做题 (共129分)22. (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A. 将电磁铁、光电门固定在同一铁架台上,使得电磁铁下边缘 A 点与光电门通道在同一竖直线上,用米尺测量 AB间距离hB. 闭合开关 K,将小铁球吸在 A点静止不动C. 断开开关 K释放小球D. 记录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该球直径d=cm;(2)本实验中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请提出一条合理建议来减小本实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