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 记叙文阅读小说散文),1整体感知文章,明确记叙要素,人称,顺序。 2理清思路,分清层次,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主旨。 3理解段落、句子含义,能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分析其作用;推敲、体会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言。 4分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 5了解叙述(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6了解故事情节,分析写人方法,理解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7能领悟作品内涵,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能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8对作品的故事、人物、感情倾向、思想观点、人生态度进行评论。,考点一:感知主题 梳理情节 (一)主题感知 感知主题的方法有:1.分析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以揭示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是卒章显志;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有的文章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中心;4.从文章的写人叙事中进行概括,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描写了)_的故事(事件经过、事迹、景物),表现了(赞美了、反映了、歌颂了、揭示了、揭露了、批判了)_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特征),抒发了作者_的感情。,(二)情节梳理 概括故事情节要紧扣文章的记叙要素,其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素如时间、地点,如果有特定意义,也要一并概括出来。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_人(组织或单位)_时_地_情况下做_(结果)。,(三)分析标题、拟写标题:实际上是感知主题,梳理情节的变题,因此,分析、拟写标题要在准确把握主题、情节的基础上进行。 1分析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概括文章所叙之中心事件。标明文章行文线索。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等,这篇记叙文的文题很可能就是该文的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记叙文就是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文章的题目的。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之后能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分析其含义就要找出其象征意义。,2拟写标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找文章线索;明确中心;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注意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核心人物;抓住核心事物;抓住核心事件;把握作者情感。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个性,十字以内,很能吸引人的眼球。,考点二:理清顺序 找准线索 (一)理清顺序,明确作用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尤能突出倒叙部分所体现的思想意义。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作用:可使中心事件或主要情节显得更加丰富,更加严密,使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二)找准线索,分析作用 1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六类: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如藤野先生,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 2找线索:首先,关注题目,有的题目就是线索;其次,注意文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再次注意议论、抒情的句子;有的线索较隐含,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概括。,考点三:理解词句 品味语言 (一)词语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特定含义。 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网络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词语语境义:“”一词原指_,这里指_,起到了_的作用。,2词语表达效果作用:要分析此词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面意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的特点。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_,或者给了我们_的印象(启示、道理)等。,3问某词能否去掉的题型 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_,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4能否调换为另一词的题型 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换了后就变成_。 C用原词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调换后,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5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6一句话中某两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格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二)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这些句子包括: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理解这些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技巧点拨: 1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 总体思路:可按“结构内容效果”的思路考虑分析,效果较好。 第一步,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A.开头的句子: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 B中间的句子: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C结尾的句子: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的作用。 第二步,分析内容方面的作用。要从内容上看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要结合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及表达效果。,2赏析优美的句子。 应从形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内容(思想内涵感情哲理等)、效果等三个方面赏析。 (1)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 答题三步:A.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B.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C.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了)_,表现了(人或事物)_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_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把_比做_。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把_写活了,使_富有人情味。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格式:突出了_,启发读者联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_,表达了_的感情(之情)。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答题格式: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_,突出表达了_的感情(之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_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答题格式:加强_语气,意思是说_,表达了_的感情(之情)。 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另外还有,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深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能特别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某一特征。,(2)记叙中议论句的赏析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等。 (3)记叙中抒情句的赏析 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方式。二是间接抒情,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4)环境描写句子的赏析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_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写出了景物_的特点,渲染_气氛,烘托人物的_情感(预示人物的_命运,表现人物_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_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_环境气氛,衬托人物_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三)品味语言特色:(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_(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_”。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含蓄隽永,耐人咀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