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5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5页 / 共75页
第6页 / 共75页
第7页 / 共75页
第8页 / 共75页
第9页 / 共75页
第1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纳税筹划,学习目标: 1.了解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掌握纳税筹划原理与方式,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 3.在纳税的过程中有纳税筹划的概念,自觉的进行纳税方案的选择,为所服务的企业合法的节税。,第一节 纳税筹划概述,一 、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成本,谋求最大税收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二、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 2.超前性 3.目的性 4.风险性 5.专业性,三、纳税筹划的目标 1.基本目标 减轻税收负担,争取税后利润最大化。 2.外在表现 纳税最少,纳税最晚,实现“经济纳税”。 3.具体目标 恰当履行纳税义务;纳税成本最低化;税收负担最低化。,四、节税、避税与税负转嫁 (一)相关定义 1. 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在其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虚报、谎报、隐瞒、伪造等各种非法欺诈手段,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目的的行为。,2.节税 (1)定义:节税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 (2)节税的特点:具有合法性、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普遍性和多样性。 (3)形式:利用税收照顾性政策、鼓励性政策节税;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节税。,3. 避税 避税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境的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直接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等有关法律的疏漏、模糊之处,通过对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等涉税事务进行的精心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行为。 避税是处于偷税和节税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贬义概念,处于违法与合法之间的 “灰色地带”,既不违法,也不合法。,4.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价格的调整与变动,将应纳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税负转嫁只适用于流转税。 税负转嫁的特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方法单一,主要通过价格调整;直接受商品、劳务供求弹性的影响。,(二)节税、避税与偷税的区别,五、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和实施 1.前提 税收筹划是企业的正当权利,但权利的行使是以不伤害、不防碍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2.条件 (1)税收制度的弹性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 (2)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 (3)税收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或不合理性为税收筹划提供了有利条件; (4)各国税收管辖权、各国税制等的差异给跨国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3. 实施 税收筹划的实施,要求纳税人: 熟知税法和相关法律; 具有税收筹划意识; 纳税人具有相当的规模。 在此基础上,实施税收筹划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六、纳税筹划的程序 1. 收集信息 2. 确定目标 3.设计与选择方案 4. 实施与反馈 七、纳税筹划的原理 1. 绝对节税原理 2. 相对节税原理 3. 风险节税原理 4.组合节税原理,八、纳税筹划技术 (一)免税技术 1. 概念 免税技术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税收筹划技术 。 2. 特点 免税属于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狭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3. 方法 在于熟悉税法对免税的范围及其规定。,(二)减税技术 1.概念 减税技术是指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2.特点 绝对节税、技术简单、适用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三)税率差异技术 1.含义 税率差异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收的技术。 税率差异包括税率的地区差异、国别差异、行业差异和企业类型差异等。 2.特点 绝对节税、适用范围较大、具有相对确定性,(四)分劈技术 1. 含义 分劈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而直接节减税收的技术。 2. 特点 绝对节税、适用范围狭窄和技术较为复杂 3. 要点 分劈合理化和节税最大化,(五) 扣除技术 1. 含义 扣除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扣除额、宽免额、冲抵额等尽量增加而直接节减纳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技术。 2. 特点 可用于绝对节税和相对节税、技术较为复杂、适用范围较大和具有相对确定性 3. 要点 扣除项目最多化、扣除金额最大化和扣除最早化,(六)税收抵免技术 1.含义 抵免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技术。 2.特点 绝对节税、技术较为简单、适用范围较大和具有相对确定性 3.要点 抵免项目最多化和抵免金额最大化,(七)退税技术 1.含义 退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技术。 2. 特点 绝对节税、技术较为简单、适用范围较小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3. 要点 尽量争取退税项目最多化和尽量使退税额最大化,(八)延期纳税技术 1. 含义 延期纳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而相对节税的技术。 2. 特点 相对节税、技术复杂、适用范围大和具有相对稳定性 3. 要点 期纳税项目最多化和延长期最长化,九、纳税筹划的方式 1. 税率式纳税筹划 是利用国家税法制定的高低不同的税率,企业通过制订适用国家规定的低税率的纳税计划,以达到总体上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 常见的税率式纳税筹划技术有 : 价格转移纳税筹划技术、选择低税率行业投资和选择低税率地区投资。,2. 税基式纳税筹划 是指纳税企业通过缩小税基的方式来减轻纳税的筹划方法 。 常见的税基式纳税筹划技术有: 筹资方式的纳税筹划技术、费用分摊纳税筹划技术、存货计价的纳税筹划技术、折旧计算纳税筹划技术、资产租赁纳税筹划技术 。,3税额式纳税筹划 是指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法来减少自身的税收负担。 主要是利用减免税优惠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 常见的税基式纳税筹划技术有: 免征额、起征点和减、免税政策规定,十、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1. 恰当选择税收筹划的切入点 选择税收筹划空间大的税种为切入点; 以税收优惠政策为切入点; 以纳税人构成为切入点; 以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为切入点; 以不同的财务管理过程为切入点。,2.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筹划要注意: (1)注重对优惠政策的综合衡量。 (2)注重投资风险对资本收益的影响。 3.高纳税义务转换为低纳税义务 合理确定收入区间、获利年度、资本物的持有期、融资的不同方式、生产经营的组织结构等使纳税义务发生从重到轻的转变。,4. 税收递延 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后缴纳税款的币值下降,降低了实际纳税额。 推迟纳税的方法主要有:推迟收入的确定和尽早确认费用两种。,5.税负转嫁 (1)税负前转:通过提高价格,将所纳税款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承担。 (2)税负后转:将已纳税款向后逆转给货物的生产者。 (3)税负消转:通过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等,自行补偿其纳税的损失。,第二节 常见税种的纳税筹划,一、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一)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税务筹划 1.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筹划 (1)方法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法 当增值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类纳税人的税负相同,这一数值称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也称为税负平衡点增值率),,(2)计算式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率 (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即进项税额销售额(1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销售额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增值税税率(1增值率) 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其增值率则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即: 增值税税率增值率=征收率 或: 销货税率进货税率(1增值率)=征收率,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表,(3)结论 一般情况: 当企业销售产品实际的增值率等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两类纳税人的税负相同; 当企业销售产品实际的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适宜选择作小规模纳税人; 当企业销售产品实际的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适宜选择作一般纳税人。 特殊情况:当企业进货税率为13%,销货税率为17%时,只要有增值率,就应作为小规模纳税人。,(4)筹划思路 企业在增值税纳税类别的筹划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纳税人的税负,还应兼顾成本效益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往往比小规模纳税人大,其信誉往往也比小规模纳税人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从一般纳税人购货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为17%或13%,而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主管税务机关按3%的征收率代开的,必然导致一般纳税人的商品销售额要远远大于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必须具备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置完整的账簿,能够全面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这些将增加会计成本和纳税费用。,2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税务筹划 具有混合销售行为和从事兼营业务的纳税人,税收筹划时要考虑交纳增值税划算还是缴纳营业税划算。 一般采用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判别法。,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表,结论 一般情况: 当企业经营项目的增值率等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两者税负相同; 当企业经营项目的增值率高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企业作为营业税纳税人税负较轻,宜选择作营业税纳税人; 当经营项目的增值率低于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时,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宜选择作一般纳税人。 特殊情况:当企业进货税率为13%,销货税率为17%时,只要有增值,就应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注意: (1)对混合销售行为进行税务筹划,需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 (2)对于混合销售,当纳税人货物销售已经接近50%时,应考虑税收的因素,主动筹划,适当调整经营结构,以减轻纳税。 (3)原来的营业税纳税人转而从事增值税的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时,一般是按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方式征税。,(二)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税务筹划 1销项税额的税务筹划 (1)销售方式的税务筹划 商业折扣销售方式或销售折让方式 现金折扣销售方式 还本销售方式 以旧换新销售方式 以物易物销售方式 实物促销方式,(2)结算方式的税务筹划 纳税人可以合理选择结算方式,采用没有收到货款不开发票的方式就能达到延期纳税的目的。 对发货后一时难以回笼的货款且购货方为商品流通企业的,作为委托代销商品处理,待收到货款时开具发票纳税; 避免采用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销售货物,防止垫付税款; 尽可能采用支票、银行本票和汇兑结算方式销售货物; 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防止垫付税款。,(3)利用分别核算进行纳税筹划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A.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B.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对于上述两种行为,当分别核算导致成本过高时,可以选择不分别核算,以降低总支出。,2进项税额的税务筹划 (1)供货方选择的税务筹划 通过价格折让临界点予以判断。 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净利润与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的净利润相等时的价格,就称为价格折让临界点。 此时, 临界点价格=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含税价格 价格折让临界点,价格折让临界点,结论: 当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格高于价格折让临界点价格时,应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