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神病患者急危状态 的防范与护理,精神病患者的急危状态 是指患者存在威胁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预防 及时有效的处理,精神科急危状态,冲动暴力行为 自杀行为 出走行为 噎食及吞食异物 木僵,冲动行为的防范与应急处理,冲动暴力(violence)行为 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 可能发生在家中、社区、医院等 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 后果,冲动行为发生的原因 及危险因素评估,1精神疾病 2心理学特征,(1)心理发展 成长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性格形成期暴露于暴力环境中、智力发育迟滞等,会限制个体利用支持系统的能力,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 冲动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 内在学习 是指当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 我强化 外在学习发生于对角色榜样如父亲母亲、同伴和娱乐界偶像的观察,(2)性格特征 既往有暴力行为史是预测是否发生暴力行为的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因此习惯用冲动暴力行为来应付挫折的个体最可能再次发生冲动暴力行为 (3)诱发因素 研究发现 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会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冲动暴力行为的发生,冲动行为发生的征兆,行为评估 情感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暴力行为发生的征兆评估内容,护理措施,(一)冲动暴力行为的预防 交流技巧 服用药物 环境管理 患者教育,冲动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寻求帮助 当有攻击他人和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发生时,第一步要呼叫其他工作人员,集体行动 2.控制局面 暴力事件发生后,应尽快控制局面,确保其他患者的安全 3.解除武装 应以坚定、冷静的语气告诉患者,将危险物品放下。如语言制止无效,则应由一组人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一组人员乘其不备快速夺下危险物品,4.隔离与约束 隔离 在其他非限制性措施都无效时,需要将患者与他人隔开,隔离于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之中 隔离的应用基于三项治疗性原则:封闭、孤立及减少感官刺激 5.认真观察,及时记录 6.根据医嘱做好治疗护理,适时解除约束,护理评价,患者是否发生了攻击行为,有无伤害自己和他人 患者是否还有发生冲动行为的倾向或可能 如果发生冲动事件,应对措施是否得力 能否识别应急源并以有效的方法处理压力 人际关系是否改善,自杀行为的防范与处理,自杀(suicide) 是指有意识的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结束生命的目的 自杀是精神科较常见的急危事件之一,也是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自杀行为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1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 是指有自杀的想法或意向,但无具体自杀行动,意念较强时可导致自杀行为 2自杀威胁(suicide threat) 指口头上表达自杀愿望,但无具体自杀行动 3自杀姿态(suicide gestures): 指以不至于死亡的自杀行动来表达其真正目的,4 自杀未遂(uncompleted suicide) 指有自杀念头或想法,并有相应的行为,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手段不坚决、被救或懊悔而自动终止等),未造成死亡 5 自杀死亡(completed suicide) 又称完成自杀或成功自杀,指有自杀的念头或想法,并付诸行为,最终造成死亡,据统计,我国自杀成功及自杀未遂者中,患精神障碍的比例分别是64%和42%。Black等还认为90%的自杀者在自杀时都有精神障碍,自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精神疾病 抑郁症是自杀的一个最常见原因 其他生物学与社会心理学因素 遗传因素 个性特征 其他社会心理因素,自杀行为发生的征兆,有企图自杀的历史 情绪低落,表现紧张、无助、无望、经常哭泣 失眠、体重减轻,以及害怕夜晚来临 将自己与他人隔离,特别是将自己关在隐蔽的地方或反锁于室内 存在幻想、幻听的内容可能是命令患者去自杀,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事物有负罪感,觉得自己不配生活在世界上 存在被迫害、被折磨或被惩罚的想法或言论 在忧郁了较长一段时间后,突然显得很开心,且无任何理由 显得非常冲动,易激惹,行为比较突然在意料之外,问一些可疑的问题,如:割脉要多久才能死、值晚夜班人员多久巡一次房等 谈论死亡与自杀,表示想死的意念 对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德有条不紊表示出异常的兴趣,并开始分发自己的财产 收集和储藏绳子、玻片、刀具或其他可用来自杀的物品,护理措施,(一)自杀的预防 1.通知病室其他工作人员加强观察 2.保证环境安全 3.密切观察 4.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5.使用安全契约 6.给患者提供希望 7.提高患者自尊 8.参加有益活动 9.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对常见自杀的紧急处理,1.服毒 以精神科药物最常见 2.自缢 (1) 立即解开自缢的绳套。首先要托起病人,减轻绳索对颈部的压力,尽快解除绳索 (2) 将患者就地平放,松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3) 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和人工呼吸,(4) 复苏后期要纠正酸中毒和防止因缺氧所致的脑水肿。并给予其他支持治疗 (5) 记录发现情况及抢救经过 (6) 分析原因,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出走行为的防范与处理,出走也是精神科的重要急危事件之一,它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没有得到医生的同意而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出走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精神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 (1) 强制住院的患者由于处于封闭式管理,感到受拘束、限制、没有自由,想尽快脱离此环境 (2) 一些病情好转的患者因思念亲人,想早日回家或急于想完成某项工作而出走,(3) 患者对住院和治疗存在恐惧心理,如害怕被约束,对电抽搐治疗有误解而恐惧等 (4) 工作人员态度生硬,对患者不耐心而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而出走,出走的征兆,1病史中有出走历史 2患者有明显的幻觉、妄想 3. 患者对疾病缺乏认识,不愿住院或强迫入院 4. 患者对住院及治疗感到恐惧,不能适应住院环境 5 患者强烈思念亲人,急于回家 6. 患者有寻找出走机会的表现,护理措施,1. 增进沟通 2. 加强安全管理 3. 丰富住院生活 4. 争取社会支持 5. 加强监护 6. 加强治疗,促进康复,发现患者出走的应急处理,立即呼喊其他人员共同寻找 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寻找患者去向 同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医务部、护理部、总值班(夜间)协助查找并联系患者及家属 记录患者出走的过程 分析原因,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噎食的防范与应急处理,1. 噎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 精神疾病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椎体外系不良反应,致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抑制吞咽反射; 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吞咽反射迟钝。 2. 噎食的表现 精神疾病患者噎食出现较突然,及时的发现和抢救非常重要,护理措施,1. 噎食的预防 对噎食的护理以预防为主 (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2)如果患者有药物不良反应,吞咽反射迟钝,护理人员应给予软食,必要时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避免带骨带刺的食物,(3)加强饮食护理,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应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对抢食及暴饮暴食患者,应单独进食,适当控制其进食量,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进食习惯,噎食发生后的处理,(1)就地抢救 立即清除口咽部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清除口咽部食物后患者仍无好转,应立即拦腰抱住患者,头朝下并拍其背部 (3)经上述处理如食物仍滞留在气管内,则及时请五官科医师会诊处理,(4)取出食物后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防治吸入性肺炎 (5)如心跳停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心肺复苏及脑复苏 (6)记录噎食与抢救的全过程 (7)分析原因,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谢 谢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