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5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第6页 / 共115页
第7页 / 共115页
第8页 / 共115页
第9页 / 共115页
第1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季需警惕肠胃病突袭,主要原因有三个: 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 昼夜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秋季人体免疫功能会有所下降: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使身体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极易引发肠胃疾病。,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胃炎 ( gastritis ) 消化性溃疡 ( peptic ulcer ) 胃癌 ( gastric cancer ) 肝炎 ( hepatitis ) 肝硬化 ( hepatic cirrhosis ) 肝癌 (hepatic cancer ),胃炎 ( gastritis ),慢性胃炎 ( chronic gastritis ),急性胃炎 ( acute gastritis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is the portion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most responsible for breaking down and absorbing food.,慢性胃炎在普通人群 中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 “十人九胃” 浓茶 咖啡 酗酒 辛辣食物 进食狼吞虎咽,恶心,呕吐,急性胃炎 ( acute gastritis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急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应激 烧伤, 大手术 脑出血, 严重创伤,急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化学性损伤 酒精, 药物, 胆汁,急性细菌感染,临 床 表 现,上腹痛 饱胀不适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预防和治疗,注意饮食卫生 高危患者静脉内予以H2拮抗剂或制酸剂 对症治疗 - 如何治疗,胃炎 ( gastritis ),急性胃炎 ( acute gastritis ),慢性胃炎 ( chronic gastritis ),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胃炎 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如浓茶、烈酒、辛辣或水杨酸盐类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感染因素幽门螺旋杆菌,临床表现,上腹隐痛 腹胀、嗳气 食欲不振 反酸 、恶心,临床表现,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表面粘液增多 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 粘膜红白相间或花斑状 似麻疹样改变,有糜烂,临床表现,萎缩性胃炎 粘膜呈苍白或灰白色 皱襞细或平坦 粘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1 消除病因 避免进食刺激的饮食及药品 戒烟忌酒 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暴饮暴食,治 疗,药物治疗 疼痛可用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胃酸增高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氢氧化铝胺等 消化不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药 发现幽门螺杆菌抗菌素 胆汁反流胃复安和吗叮啉,治 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 癌,消化性溃疡 ( peptic ulcer ),胃溃疡 (gastric ucler, GU),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 DU),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超过黏膜肌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口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本病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之比3:1 青壮年多发,男女之比为5-6:1 胃溃疡的发病年龄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迟10年,保护性因素 - 胃粘膜屏障,胃粘膜屏障由粘液层和上皮细胞组成 粘液层将胃粘膜与胃腔内的胃酸、胃蛋白酶隔离 上皮细胞能分泌HCO3-,中和渗透粘液层的H,保护性因素 - 胃粘膜屏障,前列腺素 胃黏膜血流量,胃溃疡 (gastric ucler GU),(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2)十二指肠液返流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4)幽门螺旋杆菌 (5)吸烟,药物,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害性因素,胆酸,胰酶 粘膜上皮细胞,遗传因素 应激和心理因素 吸烟 饮食 病毒感染,保护性因素 粘液分泌 碳酸氢盐缓冲 上皮细胞再生 局部血液循环,损害性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原 副交感神经 幽门螺旋杆菌 吸烟、药物,临床表现,疼痛 长期性 周期性 节律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周期性,疼痛节律性,上腹中部,偏左或偏右,钝痛, 胀痛, 烧灼痛,秋末至春初,进食后痛 餐后1小时,空腹痛 夜间痛,临床表现,上腹饱胀 腹胀、嗳气 食欲不振 反酸 、恶心,13碳尿素呼吸实验 幽门螺杆菌表达分解尿素的酶尿素酶 试验时让患者口服一定量的13碳尿素 如果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就会将服下的13碳尿素分解 产生13碳二氧化碳 13碳二氧化碳肺部呼出体外仪器检测 参考值为:正常人0.5,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幽门梗阻,癌变,药物治疗原则: 缓解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 预防复发 防治并发症,治 疗,(l)坚持服药:慢性病,易复发 (2)避免精神紧张:典型的心身疾病 (3)讲究生活规律:不可过分疲劳,治 疗,(4)注意饮食卫生:冷饮冷食、辣椒、浓茶、咖啡 (5)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阿司匹林 (6)消除细菌感染病因:幽门螺杆菌,治 疗,抗酸药,碳酸钙,氢氧化镁,H2受体阻断药,胃质子泵抑制药( PPI ),治 疗,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 氨苄西林 克拉霉素,(1)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 a、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5+阿莫西林1.0,2次/d,一周疗程。 b、PPI标准剂量+阿莫西林1.0+甲硝唑0.4, 2次/d,一周疗程。 c、PPI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 2次/d,一周疗程。 (2)铋剂+两种抗生素 a、铋剂标准剂量+阿莫西林0.5+甲硝唑0.4, 2次/d ,2周疗程。 b、铋剂标准剂量+四环素0.5+甲硝唑0.4, 2次/d ,2周疗程。 c、铋剂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甲硝唑0.4, 2次/d ,2周疗程。,常用根除HP方案,马歇尔和沃伦因23年前发现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登上荣誉高峰,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幽门螺杆菌:引发胃溃疡的罪魁,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舒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美科学家研究口红可致胃癌,该研究对30余种口红进行实验后,做出一项令多数女性大失所望的结论,即使是知名厂家制造的口红,其中也添加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镉,铬,铅,铝等重金属。长期频繁使用此类化妆品会导致慢性中毒甚至引发胃癌。因此科学家建议女性朋友们尽量减少口红的使用频率。,胃癌 (gastric cancer),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 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 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 每年约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幽门螺杆菌,胃癌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癌 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8-6倍,胃癌病因,饮食因素:吸烟,饮酒;缺乏新鲜蔬菜;发霉,盐渍食品;熏烤食物 遗传因素: 某些家庭胃癌发病率较高,癌前期变化 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 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 有可能发展为胃癌,胃癌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转移,直 接 播 散,淋巴结转移 占胃癌转移的70%,血 行 转 移,胃癌临床表现,70以上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 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 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胃癌体征,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 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 可扪及肿块,结节状、质硬,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红细胞下降 大便潜血(+),纤维内窥镜检查 最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CT,MRI检查 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 与周围脏器关系,胃癌常见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胃癌的治疗,手术治疗是唯一 有可能根除胃癌的手段,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1.少吃油炸食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6.温度适宜: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烟, 少饮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六大功能: 代谢功能:参与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维生素代谢,激素代谢等 胆汁生成和排泄: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解毒作用: 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等。,肝炎-肝硬变-肝癌,患者,男,58岁。肝炎病史21年,HBsAg阳性,肝硬变腹水,住医院治疗7个月。,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hepatitis A) 乙型肝炎(hepatitis B) 丙型肝炎 ( hepatitis C ) 丁型肝炎 ( hepatitis D ) 戊型肝炎(hepatitis E),甲型肝炎,戊型肝炎: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输血及血制品 母婴垂直传播 生活上的密切接触,传 播 途 径,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携带者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血和血制品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2003年 全省公务员招考第一名 张先著 全国首例乙肝病毒歧视诉讼案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临 床 表 现,急性乙型肝炎 - 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可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黄如茶水样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区压痛及叩痛等 急性无黄疸型多较隐匿,症状轻,似有轻度乏力、纳差、恶心等不适,恢复较快,常常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 慢性乙型肝炎 - 病程超过6个月,临 床 表 现,慢性乙型肝炎: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三种。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并发症 脂肪肝 肝硬化 肝癌,乙型肝炎,DNA病毒 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外壳有表面抗原(HBsAg) 核心含有 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 感染2-12周后血内测到HBsAg 但携带者可长期存在 HBsAg无感染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