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一中 胡国庆,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1、变化的原因,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2)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变化表现,衣:洋布、洋装、中山装,食:西餐,住:欧式洋房,风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礼仪、婚嫁,2)变化的表现:,“吃”:1987年 菜篮子工程,“穿”:五彩缤纷,“住”1995年 安居工程,物质生活,社会风俗,休闲生活:,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变化的原因:,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前,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广州最老的西餐馆:太平馆,西式餐饮,丰富多样,菜篮子工程,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安居工程住宅小区,传统婚礼,现代婚礼,一、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表现,衣:洋布、洋装、中山装,食:西餐,住:欧式洋房,风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礼仪、婚嫁,“吃”:1987年 菜篮子工程,“穿”:五彩缤纷,“住”1995年 安居工程,物质生活,社会风俗,休闲生活:,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流行的原因: 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从社会思潮:民国初年崇洋风气的产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