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0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挑戰題(一) ,連綿詞“匍匐”在古書中見到多種寫法,例如: 1、戰國策秦策:“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2、史記蘇秦列傳:“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謝。” 3、詩經谷風:“凡世有喪,匍匐救之。” 4、左傳昭公十三年:“司鐸射懷錦,奉壺飲冰,以蒲伏焉。” 請說明這個詞書寫用字比較自由的原因。,挑戰題(二) ,根據以下例句中斜體的詞語的意義,分析說明古今詞義在褒貶色彩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1、長安中有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挑戰題(三) ,分析下列各句中斜體部分,說明哪些是片語,哪些是複音詞,在句中各是什麼意義。 1、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 2、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3、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挑戰題(四) ,根據以下例句,說明同義詞“饑”、“餓”之間的差別。 (1)荀子榮辱:“饑而欲食,寒而欲暖。” (2)論貴粟疏:“饑之於食,不待甘旨。” (3)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饑不餓。” (4)淮南子說山:“寧一月饑,無一旬餓。” (5)論貴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 (6)左傳宣公二年:“(宣子)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詞 彙 古代漢語 詞彙的構成與特點(一),一 漢語詞彙的發展,從詞的數量上看,由少變多。在不斷增加反映現實生活新事物的新詞的同時,也不斷地有一些詞隨著它所反映的事物的消亡而消亡,但是添加的新詞的數量要多得多。 從詞的語音形式上看,由單音詞不斷地向雙音詞發展。 從詞義上看,相當數量的詞所反映的客觀對象經常處在變化當中,主要表現在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以及新舊詞義的交錯並存等幾個方面。,對於過去沒有或很少接觸文言文的人來說,那些在詞彙發展中消失了的詞如“驪”(馬深黑色)、“騮”(赤馬黑毛尾)、“豆”(古代一種盛食物物的器皿,形似高腳盤)、“鬲”(鼎一類的烹飪器,三足中空),需要從頭學起。 但是更重要的卻是那些在詞彙發展過程中既錯位又交迭的現象,初學者往往根據後來的情況去理解,因而產生誤差。,由於詞的語音形式的變化,產生前後不一致的現象,()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戰國策秦策一) ()雖然,何以報我?(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詞義的變化是詞彙發展變化中最重要最複雜的變化,前後不一致的現象特別多,鄭人擊簡子中肩,斃于車中。(左傳哀公二年) “斃”本來是因病或受傷倒下去的意思,如“斃于車中”。後來又發展出“死”的意思。如果根據後來的意思把上述例中的“斃”也理解為“死”,那就錯了。因為簡子並沒有死,戰鬥結束後,他還向別人誇耀自己的功勞說:“吾伏韜嘔血,鼓音不衰,今日我上也。”,二 古漢語詞彙的特點,(一)古漢語詞彙以單音詞為主體 同現代漢語詞彙以複音詞為主體這種現象相反,古漢語詞彙中單音詞占多數,複音詞比較少。無論是秦漢時代的作品,還是後代仿古的文言作品,都體現出這個特點。,“軻即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現。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en51)抗之,未至身,秦王驚,自經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這一段選自戰國策,共五十九個詞,其中單音詞就有五十八個,複音詞只有一個“匕首”。,“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shan55)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這一段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共九十七個詞,其中單音詞有九十五個,複音詞只有“麥場”、“耽耽”兩個。,古漢語裏兩個單音詞連在一起,恰好跟現代漢語裏的雙音詞的形式一致,用“單音詞為主”的意識把它們分開。,(1)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周易豐。消,消減。息,增長) (2)顛倒衣裳。 (詩齊風東方未明。衣,上衣。裳,下衣)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戰國策趙策。地,地方。方千里。縱橫各千里。) (4)屈原行至江濱,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楚辭漁父,顏,兩眉之間。色,色澤。形,形體。容,容貌。),(5)璧有瑕,請指示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指,指點。示,給人看。) (6)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晁錯論貴粟疏。交,交結。通,交往。)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 (諸葛亮出師表。卑,地位低下,鄙,見識淺陋。) (8)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張俞蠶婦詩。城,城市。市,做買賣。),(9)公較特徵拜郎中。 (後漢書張衡傳。特,特地。徵,徵召。) (10)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 (史記項羽本紀。山東,崤山的東面,泛指秦以外的六國或關中以東的地方。) (11)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白居易琵琶行序。因,因而。為,作。) (12)以致天下怨謗也。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以,因而。致,招來。),(二)一詞多義現象非常突出,古漢語詞彙裏一詞多義現象非常突出。一是一詞多義現象非常普遍,二是各個多義詞包含的義項也都比較多。 現代漢語複音詞雖然也有多義的,但這樣的複音詞不多,而且這類複音詞所包含的義項也比古漢語多義詞所包含的義項少得多。,我們在閱讀古書時,要注意古漢語詞彙具有多義性的特點,在分析詞義時要仔細推敲,勤查工具書,防止簡單粗疏,牽強附會。例如: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 句中“立”和“看”都是古漢語中十分常見的詞,也都是多義詞。關於“立”字的解釋,居然出現了“古人稟質瘦弱,三十才能站立”的解釋。“看”稍一疏忽,極易誤作”看守”、“看一看”,其實應該是“照料”的意思,字音讀作kn。,三、古代漢語詞彙的構成,詞是讀音和意義的統一體 從音節數量來看,可分為單音詞、複音詞; 從語素數量來看,可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一)單音詞,由一個音節構成的詞,叫做單音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構成的詞,叫複音詞。 在書面上,單音詞用一個字來記錄。單音詞為主,是古代漢語詞彙的顯著特點。如:,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餘病矣!”張侯曰:“自始合,而矢貫餘手及肘,餘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吾子忍之。”緩曰:“自始合,苟有險,吾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張侯曰:“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傳成公二年),這段文字共120字,115詞,除“卻克”、“張侯(兩次)”、“吾子(兩次)”外,皆為單音詞,單音詞有110個,其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如果譯成現代漢語,字數幾乎要增加一倍,這是因為現代漢語複音詞佔優勢。 根據統計,單音詞在詩經中占90.3;左傳占89;爾雅中占80;史記中占80;論語學而共20個詞,只有一個複音詞。這說明在先秦兩漢時期,單音詞在詞彙中占絕對優勢。 古漢語的單音詞有兩大特點: 1.單音詞的多義性; 2.單音詞向複音詞發展。,2、單音詞的多義性,只有一個意義的詞叫單義詞,即一詞一義;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的詞叫多義詞,即一詞多義。,因為單音詞本身不帶有起限制作用的其他語義成分,外延相對寬泛,易於承載較多的義項,容易出現多義現象。 歐陽修在談到“打”的音義時說:“其義本謂考擊,故人相毆,以物相擊,皆謂之打,而工造金銀器,亦謂之打,可矣,蓋有槌擊之義也。至於造舟車者曰打船、打車,網魚曰打魚,汲水曰打水,役夫餉飯曰打飯,兵士給衣糧曰打衣糧,從者執傘曰打傘,以糊粘紙曰打粘,以丈尺量地曰打量,舉手試眼之昏明曰打試,至於名儒碩學,語皆如此,觸事皆謂之打。”(歸田錄卷二),歐陽修指出了“打”的11個義項,用現代漢語表示依次為:毆打、撞擊、打制、製造、捕撈、汲取、領取、張舉、粘貼、丈量、擦拭。 到了現代漢語中,“打”的意義更加紛繁,1996年出版的修訂本現代漢語詞典共列出其動詞意義25個,介詞意義1個,真可謂“觸事皆謂之打”了。,又如“負”是個多義詞,古今都常用,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有如下意義: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用背部背)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承擔) 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依仗)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 (違背)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辜負),3、單音詞向複音詞的發展,單音詞多義造成的語義模糊性,是單音詞本質的弱點;單音詞又容易形成同音詞,這是它的伴生弱點。這兩點造成了實質交際的不便。為了克服這些弱點,語言按自身的規律向表達日趨精密的方向發展複音詞越來越多了。 漢代以前,漢語複音化的速度較慢。 魏晉六朝之後,複音詞突然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五代十國之後,複音詞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漢語單音詞演進為複音詞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情況:,1、在原單音詞上加詞頭或詞尾。(這類詞我們稱之為附音詞)如: 爺阿爺 一第一 夏有夏 母阿母 欣欣然 燕燕子 石石頭 率率爾,2、以原單音詞為一個語素,再加一個相關語素構成複音詞。或利用兩個單音的同義詞作語素,構成複音詞。如: 艱艱難 恐恐懼 知知道 將將軍 洪洪水 減減少 道、路道路 朋、友朋友 3、原單音詞換成詞形全異的複音詞。如: 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師-軍隊 息呼吸 禦抵擋 池護城河 亡丟失、逃跑,4、不要把古代連用的兩個單音詞誤解為現代一個雙音詞,古代漢語兩個單音詞的組合,有些表面上很像現代漢語的雙音詞,但二者所指不同,不能以今釋古。如: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賈誼鵩鳥賦) 光與左將軍桀結婚相親。(漢書霍光傳),例“知”,懂得;“道”,道理。 例“消”,消減;“息”,增長。 例“結婚”,結為親家,指霍光之女嫁給上官桀之子。,(二)複音詞,時代越久遠,漢語的複音詞越少,而且使用頻率也越低。但複音詞一直存在(起碼自有文字記錄以來),而且日漸發展。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漢語資料甲骨文裏,就有一些複音詞,如人名、地名、六十甲子的名稱等。 複音詞可分為兩類:只含有一個語素的是單純複音詞,含有兩個以上語素的是合成複音詞。,1、單純複音詞,單純複音詞只包含一個語素,記錄單純複音詞的每個字都只起標誌音節的作用,各自不為義,不能拆開逐字解釋,幾個字作為一個整體才能表示該詞的意義。 單純複音詞又分為聯綿詞、音譯外來詞兩種。聯綿詞是漢語中固有的,音譯外來詞是通過譯音方式把其他民族語言的詞吸收到漢語中來的。,()聯綿詞,聯綿詞又稱“聯綿字”、“連語”,由兩個音節構成。兩個音節一般都有語音的聯繫,或雙聲(聲母相同),或疊韻(韻相同,古人所說的韻只包括韻腹、韻尾,不包括韻頭,與今人所說的韻母不同),或雙聲兼疊韻,或重言(兩個音節完全相同,又稱“疊音詞”、“疊字”);也有無語音聯繫的,不多見。,雙聲聯綿詞: 參差 仿佛 伶俐 陸離 坎坷 猶豫 唐突 匍匐 躊躇 倜儻 疊韻聯綿詞: 逍遙 彷徨 依稀 從容 須臾 蹉跎 徘徊 龍鍾 窈窕 逶迤 雙聲兼疊韻聯綿詞:輾轉 繽紛 繾綣 優遊 燕婉 非雙聲疊韻聯綿詞: 芙蓉 瑪瑙 珊瑚 陵遲 鏗鏘 滂沱 狼狽 跋扈 狼藉 跳踉,重言聯綿詞: 摹擬聲音: 坎坎 所所 濺濺 潺潺 淙淙 轔轔 蕭蕭 嚶嚶 關關 喈喈 描繪狀貌: 夭夭 灼灼 蚩蚩 勞勞 冉冉 漠漠 歷歷 萋萋 悠悠 依依 當我們從語音角度來看待聯綿詞時,這語音指的是古音。如“匍匐”,在廣韻中“匍”是並母模韻,“匐”是並母屋韻,可見是雙聲關係而非疊韻關係。 聯綿詞兩個字記一個語素,每個字都不單獨表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