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第6页 / 共72页
第7页 / 共72页
第8页 / 共72页
第9页 / 共72页
第1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个层次与十章间的对应关系,“看不见的手”:市场 第二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六章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逻辑关系,逻辑关系,“看不见的手”:市场 外汇市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由“窄”到“宽”,由“浅”入“深”,由运行状况到风险管理;突出“市场”视角 资本流动金融危机:由突出现象到一般影响,由一般影响到极端影响;强调“突出现象”视角,逻辑关系,“看得见的手”之一:各国政府 第一章 国际收支 第三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第四章 国际储备,逻辑关系,国际收支是政府的对外“总账”,国际储备是“总账”的结果,同时发挥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汇率制度是政府对本币对外价格形成的一整套“规矩”,外汇管制既管外汇的数量,又管外汇的价格。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的效果可通过国际收支状况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又直接影响汇率制度的弹性与外汇管制的宽严。,逻辑关系,“看得见的手”之二:国际组织、政府间协调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 如果各国政府“各自为政”,则必然是“以邻为壑”,引发“金融战”、“汇率战”。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的总“规矩”,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成果,由于目前所处“无体制的体制”,因此需要国际金融协调。,逻辑关系,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国际货币体系是物化的制度,具有稳定性;国际金融协调是制度化或临时性协调,具有非稳性。,逻辑关系,两条基本线索:外汇、汇率 外汇外汇市场外汇市场工具国际金融市场工具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微观) 外汇外汇管制国际收支的外汇“出” 与“入”国际储备(宏观),逻辑关系,汇率汇率的决定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外汇风险管理(微观) 汇率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及协调(宏观),“世界货币图案集”,第一章 国际收支,第一节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1.1.1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际收支的产生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国际收支是由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的。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多,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从而在国际间产生了货币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在一定日期内进行清算与结算,由此产生了国际间的货币收支。 国际间的货币收支及其他以货币记录的经济交易共同构成了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1.1.2 国际收支概念的发展,二、国际收支概念的发展 国际收支的概念是随着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的国际经济交易是对外贸易,出现了早期的国际收支概念。金本位货币制度崩溃后,演化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二战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增加与扩大,就发展为被各国普遍接受的广义的国际收支。 IMF自1945年成立后,为了统一认识,根据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做了解释,认为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既包括清偿债权债务所发生的货币收支,也包括无偿的对外援助、其他单方面转移及以货易货等不发生货币收支的行为。,1.1.3 国际收支的特征,三、 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时,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等,但通常以一年作为报告期。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以经济交易为基础,具体包括四种类型:交换;转移;移居;其它根据推论存在的交易。 3、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换 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住期限达一年以上的经济单位,否则,该经济单位就被称为该国(或该地区)的非居民。居民与非居民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和非赢利性团体与机构。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1.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为便于各会员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并多次进行了修改,对编表所采用的概念、准则、惯例、分类方法以及标准构成等都作了统一的规定或说明,要求会员国每年按统一格式向其提交国际收支平衡表。,1.2.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居民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计价原则 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 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 4、复式计帐原则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 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1.2.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两个经验法则:第一,凡是引起本国从外国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对国外有外汇支出的交易记入借方; 第二,凡是引起本国外汇供给的交易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需求的交易记入借方。,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资本和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错误与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1.2.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一)经常账户:是指实质资源的流动 1货物(Goods) 记录有形货物的进出口数量 2服务(Service) 记录运输、旅游和其它各项服务的进出口数量 3收入(Income) 记录涉外的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 记录个人或政府间的国际转移或赠与,1.2.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指资本账户项下的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以及其他所有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金融账户。 1、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2、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1.2.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2.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三)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 该账户是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和贷方平衡而人为设立的一种平衡账户。 设置原因 隐瞒交易导致原始资料失真 技术困难造成交易记录不完全 各子项目分别统计,口径难以一致 功能 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实现平衡 根据前三个项目的汇总结果,以相同数字记入会计账户的相反方向,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个账户与下一账户之间划一水平直线,水平线之上账户的贷方和借方的净差额就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净差额为零,表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表示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时,如线之上其他户的借贷净差额为正数,即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称国际收支状况为盈余或顺差(Surplus);如为负数,即贷方总额小于借方总额,则称国际收支状况为赤字或逆差(Deficit)。,1.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1.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按照人们的传统习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通过以下四种口径来衡量: 1贸易收支差额 2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3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4综合账户差额,1.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1.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1.2.4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测度 (一) 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 微观主体出于各自目的主动进行的交易活动 体现微观个体利益,具有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调节性交易,也称补偿性交易(accommodating or compensatory transaction) 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 体现一国政府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衡量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关键看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平衡,1.3.1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理解,1.3.1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理解,(二)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三)局部均衡与全面均衡,1.3.2 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 一)账面平衡与实际平衡 二)线上项目与线下项目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判定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借贷双方相等,不需要补偿性交易来弥补。国际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交易发生逆差或顺差,需要用补偿性交易来弥补。 国际收支逆差:自主性收入自主性支付,1.3.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周期性失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二)结构性失衡(structural disequilibrium) :即一国产业结构同国际分工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也就是当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一国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三)货币性失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又称为价格性失衡,是指在汇率一定的条件下,一国的物价与商品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失衡。,1.3.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四)收入性失衡(income disequilibrium):指由国民收入及其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此外还有: 五)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利用利率差别和预期的汇率变动来牟利的资本流动; 资本外逃与投机不同,它不是追求获利,而是害怕损失。当一个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要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造成该国资本的大量外流。,1.3.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六)其他因素导致的临时性失衡:临时性失衡是指由短期的、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如季节性原因、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1.3.4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 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1.3.4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 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 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 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 3、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4、持续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5、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报复,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