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知识一、心理健康1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3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4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5心理健康的特点: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6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7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8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完整。9心理健康可以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严重病态心理者三个等级。10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1心理咨询是一项职业实践活动,用于解决与个人发展、心理健康及其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问题。12心理咨询的原则:保密原则。 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助人自助的原则。 13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须具备共情、宽容、善于倾听、热诚的特征。14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心包括对求助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职业负责。15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保持正常的社交距离,最适合的距离是1.5米左右。16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并不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17心理咨询师不应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任意延长或缩短咨询时间。 18.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是专业关系,它不同于朋友关系、也不同于医患关系。咨询关系具有协助性、隐密性、时空性、非评判性、纯洁性等五大特征。19.团体咨询以个人成长、人际交流、人际关系的改善为目的,侧重体验学习,促进心理成长和发展。因此团体咨询最适宜的对象是人际适应不良者。20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咨询、适应咨询、障碍咨询。二、大学生心理健康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22.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心理发展的过渡性:青年期是少年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渡期,也是少年心理向成人心理过渡的关键期。心理发展的可塑性:青年期是人生各种心理品质全面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当代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受教育期长,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等原因而导致了矛盾和冲突。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23. 我校增进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24.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主要形式有: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学和心理训练活动等。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调节与健康,发展、健全个体和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2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人格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智力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健康恋爱观教育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27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28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情绪冲突等。29大学生中常见失眠因素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30控制无益愤怒的方法:拓宽心胸;反省自我;合理宣泄。31.在学习中,会有一种现象,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比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这是学习迁移现象。32学习障碍:个体因智力迟钝、感知或运动障碍、情绪和行为发生困难那以及由于社会教育不利因素(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或教学方法不善等)所造成的学习上的失败。33大学生应试心理调适的方法有:端正应试动机;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应试信心;掌握应试技巧;调控紧张情绪。34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正视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客观分析自我:气质、性格、兴趣、能力;择业中的机遇与挑战。35.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鸡头”与“凤尾”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择业工作与继续求学的矛盾;亲情与爱情的矛盾。36.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对现状不满意,引起心理失衡;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个人发展;渴望竞争环境,缺乏竞争勇气。37.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一般有以下三方面途径: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性;不怕受挫折。38.人际交往:是人类共同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相互间进行的交流或联系。人际交往既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形式,又是人类共同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39.人际关系也称人际沟通,个体利用一定的语言、文字或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达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信息传达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40人际关系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从人们的结合纽带分,人际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41交往是人们的一种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一个社会成员一旦脱离其他社会成员而离群索居,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就要受到严重影响。42人际交往的功能:交流信息功能;心理保健功能;自我认识功能;行为协调功能。43通常有效的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 传送者和接收者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 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 适当的传播信道与传播网络; 一定的交往技能与交往愿望。4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有: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朋友交往;与长辈交往;求职交往。45.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不利交往;不易交往;不懂交往。46.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原则有: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47. “我行-你也行”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48. 人际交往除了具备交往的一般功能外,还能导致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个体通过知人而加深自知,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49. 在空间距离上相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比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的人很容易进行人际交往,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时空相似性原则。50. 多给人以值得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51. “大一综合征”(即大一学生产生的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产生的主要诱因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弱、优势地位的丧失等。52. 新生入校,独立是第一关,独立应该从整理好自己的领地、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熟悉周围的环境、逐步建立社交圈子小事做起。53. 大学生适应的基本原则有:自知之明;坚持“珍惜既有的、追求更高的”原则;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坚定信心、迎接挑战。54.恋爱心理发展的主要过程分为:接近异性期、交往友谊期、恋爱期。55恋爱与道德:恋爱应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恋爱动机必须符合道德原则爱情应当忠贞专一。56.情感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也称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凡能符合需要的事物引起愉快的情绪,反之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情绪情感一般不作区分,也有人将与社会性需要向联系的体验成为情感(如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等),把情感体验的心理活动的具体形式称为情绪。57.情绪是一种多形式、多水平、多功能的复杂心理过程,是一种由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含体验、生理和表情三成分的整合性心理过程。58.我们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会产生喜、怒、哀、乐、惧等人类最基础或最原始的态度体验,这是情感或情绪过程。59.在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指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的和社会的)相联系的、具有特定主观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变化的心理活动的整体过程;而情感则是指这一过程的主观体验。60.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留泪,这一情绪表现叫情感脆弱。61.情绪的合理疏泄有益于身体健康。引导大学生合理的情绪疏泄,就是以建设性的态度关心理解其困境。62一个理智强的大学生面对不良的情绪波动时,能主动地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并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情绪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63.大学生情绪的特点是:丰富多彩;心境化;富于激情;自尊性与敏感性;追求友谊和爱情。64考试焦虑主要属于情绪方面的问题。65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66.心理学意义上的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反应。67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障,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产生挫折的条件包括:具要必要的动机和目标;要满足动机所达的目标的手段或行动;必须有挫折的情境;必须有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对挫折情境知觉与体验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放应。68. 挫折产生的来源可分为:主观来源和客观来源。其中主观来源中挫折产生的“接近-回避冲突”有:独立与依赖;亲密与隐私;合作与竞争;表现自我与社会规范。挫折后的消极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攻击、冷漠、固执、焦虑。69.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的程度,又称耐挫力、容忍力。挫折承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体能否经得起挫折打击。挫折承受能力较强者,往往挫折反应较轻,受挫折的消极影响少;而挫折承受力较弱者,则容易受挫折的消极影响,甚至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挫折承受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之一。70.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生理条件;生活经历;个性特征;思想境界;挫折准备;社会支持。71.如何有效地承受挫折: 正确看待挫折,去除不合理的观念。积极运用防御机制,有效减轻心理上的痛苦: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认同,升华,补偿,幽默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合理化,压抑,投射,反向等。勇于面对。积极寻求社会支持。优化人格品质。72同样的不幸事件会因为个体的不同所引起的挫折感是不一样的。73. 学习疲劳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过大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劳累感,使学习效率下降。学习疲劳最明显的表现是腰酸背痛、肌肉痉挛、眼球发胀发疼、打瞌睡等。表现在心理上,感觉器官活动的机能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烦躁、易怒、忧郁等。学习疲劳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它使大脑活动的机能降低。长期过度的疲劳可能造成神经衰弱,但一般的学习疲劳经过适当休息即可恢复。通过科学用脑、劳逸结合、顺应生物钟的节律、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