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内容提要】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培养亲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章阐述了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阐述了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品德教育的有关理论和研究。【学习目标】1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发生。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3了解助人行为的研究和理论。4掌握品德形成的几种理论模式。【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行为品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帮助人的现象,从指路,扶老携幼,义务献血,到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抢救遇难儿童,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但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抱着冷漠的态度,见死不救。1964年,纽约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年轻妇女吉蒂下夜班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歹徒的袭击,她大声呼救。当即周围居民楼的一些房间的灯亮了,有人打开窗户,并有一位男士大声喊道“放开她!”歹徒放开她,溜进汽车开走。楼窗里的灯光熄灭了。这时,歹徒返回来,再次袭击吉蒂。她再次呼救。灯光再次亮起,窗户再次打开,歹徒再次逃走。灯光熄灭。当吉蒂到达住处大门口时,歹徒第三次袭来,她被杀了。谋杀进行了35分钟。警察在接到报警后只用了2分钟就赶到现场,然而人已经死了。事后了解到当时有38个目击者,然而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竟无人报警。正是这个事件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社会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使“冷漠和助人”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主义(altruism)指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LGWispe,1972)。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甚至没有要给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利他行为经常有个人遭受损失和面临严重危险的含义。但是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所以它是一个比利他行为更宽泛的概念(JPRushton,1980)。JPRushton(1980)Altruism,socialization,and societyEnglewood Cliffs,NJ:Preatice-Hall任何对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有好处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意思,是与“反社会”,即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相对的,因此,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便进一步扩大,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而且由此衍生出了“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一)关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他人?在什么情况之下助人,怎样助人?对此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理论,即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进化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相互作用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受到“社会经济学”导向的。人们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目的在于以个人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的交易。人们在交往中所交换的不仅是物质和金钱,而且还有社会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地位等(UGFoa & EBFoa,1975)。UGFoa & EBFoa(1975)Resource theory of social exchange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Press人们在这样做的时候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人们在行为时的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例如,见到一辆采血车,你可能没有认真掂量献血的成本(要被针扎、付出时间、会感到疲劳),与不献血的成本(感到内疚、得不到赞许)。你可能也没有掂量献血的好处(因为帮助了他人而感觉良好、不会受到他人的批评)和不这样做的好处(节省时间、不会感到不舒服)。但是通过对献血者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事实上,献血者似乎预先还是进行了这种计算的,只是非常微妙。(1)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这是外部的,这种付出为了得到。因此,我们最愿意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我们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的人(DKrebs,1970;RKUnger,1979)。DKrebs(1970)Altruism-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73,258302助人的好处还包括内部报偿。当我们听到一个小孩的哭声时,我们会感到不安、忧伤或烦扰。于是,我们会去了解一下,帮助一下,以解除或减轻我们内心的烦扰。研究发现,那些因为他人的忧伤而引起极大烦恼的人,也是给予最多帮助的人。献血者报告说“献血使我自我感觉良好”。显然,助人的结果无论是解除内心的烦扰,还是可以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是内部报偿。通过对与艾滋病患者交朋友的志愿者动机的调查(EGClary & MSnyder,1999),EGClary & MSnyder(1999)The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8,156159可以将这些志愿者的动机归纳为如下六种。知识:更好地了解人们或学习技能;职业:通过经验和交往增强职业能力;社会适应:成为群体的一员并得到赞许;自我防卫:减轻内疚或逃避个人问题;提高自尊:提升自我价值和信心;价值表达:表达个人的价值观和对他人的关怀。显然,这六种动机中只有价值表达是属于真正的利他主义的。这就是说,人们在助人的时候经常是有“个人打算”的。这样,我们就会想到,那些看着歹徒行凶而不做出任何助人行为的人并非完全无动于衷,他们的内心也可能感到非常焦急,但是当他们意识到助人的潜在的高昂代价的时候,他们却变得无能为力。(2)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有爱心的母亲在孩子遭受痛苦时感到痛苦,在孩子快乐时感到快乐,这就是移情。当移情的时候,我们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的痛苦。真正的移情和同情是推动我们去帮助受害者的原因。这种移情是很自然的,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时也会跟着哭起来,在产院的护理室里,经常是一个婴儿哭引起众多婴儿的齐声大哭。忧伤和移情激起我们的助人行为。对受灾地区的人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为之担忧,抱有同情心的人比那些漠不关心的人捐献的更多,这是一再被证明着的事实。儿童的慷慨也因他们的移情能力不同而不同。为了区分开为减轻自己的烦恼的利己主义的动机和利他主义的动机,巴特森美阿伦森等著,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26327页。(CDBatson,1981)进行了唤起移情感的研究,研究要分辨的是唤起移情后人们是通过逃避情境来减轻烦恼还是采取助人的行为。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移情的唤起通常是导致助人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self-focused)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other-focused)的移情。这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有的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看到他人苦恼时感到忧伤,而同时又有其他的方法能使他们摆脱这种心情,那么,他就可能不去助人(MSchaller & RCialadini,1988)。这就是利己主义的动机。同时有研究证明,真正的利他主义是存在的,但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人们相信他人会收到所需要的帮助的时候才会做出助人行为(JFDovidio,et al,1990);被唤起移情的人即使在相信没有人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时也会助人(JVFultz,et al,1986);人们有时会坚持想帮助一个受苦的人,即使他知道自己是被固定在一种暂时的心境上(DASchroeder et al,1988);意识到移情会引发利他主义行为,有时人们会逃避唤起移情的情境,以避免过度卷入(LLShaw,et al,1994);对于是否存在真正的利他主义,巴特森(1991,1995)和其他人(JFDovidio,1991;EStaub,1991;MAWallach & LWallach,1983)在对移情和利己主义的25项测查实验中得出结论:有时人们确实聚焦于他人的幸福而不是自己的幸福。实际生活中也正是如此,在纷飞的战火中,用身体掩护战友的人是来不及考虑这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光荣或长远的好处,而不这样做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耻辱的。CDBatson(1991)The altruism question: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swerHillsdale,NJ:Erlbaum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我们经常帮助他人不是因为有意识地计算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因为我们知道应该这样做。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是社会行为规范。规范是社会的期待,告诉我们什么是适当的行为,是我们在生活中应尽的责任。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社会整体的,所以是被接受的、受到鼓励的和可以得到一定报偿的。研究发现,有两种社会规范在推动助人行为。(1)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社会学家古德纳(AGouldner,1960)指出,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道德规范就是互惠规范。AGouldner(1960)The norm of reciprocity:a preliminary stat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5,161178对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该给予回报,也给予帮助,而不是伤害。社会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一个和乱伦禁忌一样普遍的规范。互惠之所以成为我们社会的规范是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正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即人们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于是需要形成一种互惠的机制。用交换理论解释,就是我们在对他人“投资”的同时期待着“分红”。当然这种回报可能是近期的,也可能是长远的,但总的说来,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如果接受帮助者反过来没有给予回报,那么就违反了互惠的原则。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从政治到婚姻的各个领域都充满着这样的法则。这种规范常用于平等的关系中,也就是说,发生在任何一方不认为自己低于对方或依赖对方的关系中。当一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