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潍坊真题演练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命题角度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1(2018潍坊中考)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千米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 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 D资源消耗严重2(2016潍坊中考)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3(2017潍坊中考节选)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3)上述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潍坊真题演练】1A【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材料中纽扣价格反映的正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2A【解析】 本题考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从1921年开始,列宁用新经济政策代替了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原来的余粮收集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对农民来讲“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答案选A项。3(3)历史现象: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 第一小问很容易从表格中得出;第二小问围绕这一时期苏联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总结即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