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 2018-2019 学年湖南省长沙九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学年湖南省长沙九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35 小题,共小题,共 7070 分)分) 1.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 两汉时期 出土地点犁具其他起土农具 陕西韩城铲范 6 件,锄范 6 件 山东莱芜铧冠范 4 件大铲范 6 件,锄范 2 件 山东藤县犁范(数未详)锄范(数未详) 河南南阳铧冠范模 50 多件锸范(数未洋) 河北满城锄范 8 件 A.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 B. 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 C. 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 D. 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中的犁具和其其他起土农具的数量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故 D 项 正确;A 项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表格中只涉及北方农具状况,没有涉及南方,因此不能说明南方农业落 后,故 B 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故 C 项错误。 2.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句中反 映的信息不包括 - 2 - A.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C. 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 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昼出耕田夜绩麻”可知体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所以 A 项正确;由“村庄儿女各当 家”可知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所以 B 项正确;由“夜绩麻”可知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丝自古以来就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材料,所以 D 项正确。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无法反映,所以 C 项的信息不包 括在诗句中,故选 C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特点 3.下边是我国古代某一生产工具的插图,有关该图工具的正确是 A. 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 用于农业灌溉 C. 促进汉代粮食产量增加 D. 被称为“水排”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片可知,图中工具是筒车,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故 B 正确;筒车是灌溉工具,不是播种工具, 故 A 错误;筒车是唐朝时创制的,不是汉代,故 C 错误;图片是筒车,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灌溉工具。图片标明是“筒车” ,用于农业灌溉。 4.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 ,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 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 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A. 因时耕作,集体劳动 - 3 - B. 分工细致,技术先进 C. 重视农时,精耕细作 D.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犁廉耕细” “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 “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可 知是对农业的精耕细作,故 C 正确;材料未体现集体劳作,故 A 错误;材料未体现农业的分工,故 B 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精耕细作,不是男耕女织,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的精耕细作。由材料“耕耱技术”技术的记载可知反映的是农业的精耕细作。 5.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 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 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 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现象可知为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故 A 项正确。 B 项,材料既有家庭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也有个体农耕模式,故 B 项表述不全面,排除。C 项,材料无 法证明妇女的地位提高,排除。D 项,题干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 6.下图是逢年过节时乐山人民喜闻乐见的“牛儿灯”表演,生动地用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牛戏水 等场景。这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 A. 以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 B. 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 4 - C. 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牛耕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逢年过节时舞蹈形式表现了斗牛、牛犁田等场景”结合所学可知牛耕文化受到民间 重视,体现了牛耕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故 D 项正确.A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营模 式,故排除。B 项,材料信息表现的是与牛有关的表演,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无关,故排除。C 项,材料信 息表现的是与牛有关的表演,无法体现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排除。 7.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可知,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 増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导致明清粮食亩产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长期停滞 B. 残酯的封建剥削严重伤农 C. 商品经济荣冲击农业生产 D. 生产方式制约生产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的,中国古代一直 是小农经济,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进,导致中国农业生 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D 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农业一直是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较高,A 选项排除。 封建剥削伤农与材料“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相矛盾,B 选项排除。商品经济发展与明清粮食亩产增长无关, C 选项排除。 8.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 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 封闭性 B. 分散性 C. 脆弱性 D. 连续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 - 5 - 有流离饿殍耳”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小农经济 的封闭性和分散性,故 AB 两项也是其特点,但不符合题意;小农经济没有连续性,故 D 项排除。 9.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 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 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不承担国家赋税 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可知,反映了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 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故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封建社会下农民是要承担国家赋税的,而 且从材料中也不能得出,故错误;依据题干“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可知,反映的是农民 艰苦的生活,故错误;所以答案选 B 项,ACD 项排除。 10.凡有瓷器从沉船中打捞上来,即使是一个茶壶或瓷盘,也因其曾深藏海底数世纪而仍会引起人们的莫大 兴趣。过去认为大多数外销瓷只在民间窑场制作的看法并不正确,在明、清两代,尽管景德镇是官窑所在, 专为宫廷服务,但它在生产宫廷瓷器之余,也生产出口瓷器,这也是许多外销瓷品质优越的原因。这表明 A.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B. 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联系 C. 瓷器是百姓最重要的必需品D. 中外之间贸易交流非常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官营手工业,一般认为,官营手工业不进入市场,此题打破思维定势,外销瓷器考古发现, 证明 B 正确;题干中“也生产出口瓷器”并不能证明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故 A 排除;官营手工业是供皇室享 用,也对外进行销售,但并不能得出是百姓的必需品,故 C 排除;题干中只是说明官营手工业也对外销售, 但并不能得出中外之间贸易交流非常频繁,故 D 排除。 11.图为邮票中国陶瓷钧窑瓷器 (部分)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产于河南禹县神垕镇,因纪念夏禹大 会诸侯的古钧台而得名。由于钧瓷的高超艺术造诣,北宋徽宗年间,指定它为御用品。由此可知,钧窑 - 6 - 属于 A. 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民间手工业 D. 工场手工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代精美手工业品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钧瓷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依据“高超艺术造诣” “指 定它为御用品”可知是官营手工业,A 正确;家庭手工业主要是供应家庭消费,错误;此时的民间手工业 产品不如官营手工业精美,错误;工场手工业此时尚未出现,错误。 【点睛】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12.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 A. 商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两汉时期 D. 魏晋时期 【答案】A - 7 - 【解析】 左图是司母戊鼎,右图是四羊方尊,均是商周时代的,商周时代也被称为青铜时代,所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 正确;青铜器主要是商周时代的而非秦汉、两汉以及魏晋的,选项 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 13.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 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民营手工业发达 D. 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较多,说明该时期手工业得到发展,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商业发达的内容;C 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不是民营手工业;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民营手工业得到发 展。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14.朱元璋规定凡商税,三十税一,后来又在南京设立“塌坊” ,为商人储存货物之用,并发行纸币大明宝钞, 与铜钱通行使用,以便商品交换。据此可知,明初年 A. 流通以宝钞币为主 B.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 商人地位明显改变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税三十税一、设立“塌坊”为商人储存货物之用、发行纸币与铜钱通行使用,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故 B 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流通货币以宝钞币为主,故 A 错误;材料也 无法体现商人地位明显改变,故 C 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而且重农抑商政策是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政策,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商税三十税一塌坊发行纸币与铜钱通行使用” ,学生可 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 15.史料中这样描述 17 世纪初苏州市民:罔藉田业, - 8 -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计。大户一 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表明 A. 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 B. 自由雇佣劳动的状况 C. 各行业出现新经营手段 D. 手工各行业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 材料中的“小户”指的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早期雇佣工人, “大户”是指的是雇人劳动的工商业经营者, 即早期资本家,大户与小户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 项正确;A 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 料只提的是纺织业,不是各个行业经营手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