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3页
第2页 / 共11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第4页 / 共113页
第5页 / 共113页
第6页 / 共113页
第7页 / 共113页
第8页 / 共113页
第9页 / 共113页
第1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系统工程,第二章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第二章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第四节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第五节 鱼刺图法,第六节 作业危害分析,本章学习目标与方法,学习目标 了解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的分类,掌握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典型的定性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理解各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具有运用以上方法开展系统安全分析的实践能力。,学习方法 在分析、理解各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可将每一类方法的特点、基本步骤、基本分析要素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2.1.1 安全检查表的介绍,1. 检查表的定义三),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发现系统以及设备、机器装置和操作管理、工艺、组织措施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列成表格进行分析。,2.1.1 安全检查表的介绍,2. 安全检查表的功用三),突出重点,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 是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有效方式; 可作为安全检查人员或现场作业人员履行职责的凭据。,2.1.1 安全检查表的介绍,3. 安全检查表的种类三),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 厂级安全检查表 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专业用安全检查表,2.1.1 安全检查表的介绍,4. 安全检查表的特点三),系统化、科学化,为事故树的绘制和分析,做好准备 容易得出正确的评估结果 充分认识各种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的危险程度(或重要程度) 按照原因事件的重要顺序排列,有问有答,通俗易懂 易于分清责任。还可以提出对改进措施的要求,并进行检验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为安全预测和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只能作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 只能对已经存在的对象评价,2.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1. 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三),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事故案例和行业经验 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有关研究成果,2.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2. 安全检查表的格式三),总体上讲,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两种形式,即提问式和对照式安全检查表。,(1)提问式,2.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2)对照式,2.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3.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程序三),2.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4.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的问题三),应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人员深入现场共同编制 检查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应规定检查方法,并有合格标准 各类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各有侧重,是不宜通用的 危险性部位应详细检查 应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方法结合进行,2.1.3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1. 防止人受到伤害的安全检查的内容三),厂址选择 建筑物 操作地点 厂区,2.1.3 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要求,2. 防止装置和设备发生事故的安全检查内容,原料 反应 装置 仪表 操作 公用工程 平面布置,案例分析,1.矿山企业综合检查表 2.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 3.高处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表,案例分析,案例三:高处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表,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第二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2.2.1 基本含义,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简记为PHA),又称预先危险分析。是在每项工程活动之前,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或技术改造后,即制定操作规程和使用新工艺等情况之后,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类型、来源、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以及有关措施等,做一概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2.2.2 分析内容与其优点,1.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内容三),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及贮运 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 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 环境条件 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2.2.2 分析内容与其优点,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主要优点三),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可及早采取措施排除、降低或控制危害,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 对系统开发、初步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做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指导方针。 分析结果可为制定标准、规范和技术文献提供必要的资料。 根据分析结果可编制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安全,并可作为安全教育的材料。,2.2.3 分析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1. 分析的一般步骤三),图2-2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程序,2.2.3 分析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2. 预先危险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三),采取设计人员、操作人员和安技干部三结合的形式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 对系统进行分解,按系统、子系统、系统元一步一步地进行。突出重点,防止漏项 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试析,准确分析出危险因素。同时注意突出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在可能条件下,最好事先准备一个检查表,指出查找危险性的范围,2.2.4 危险性辨识,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能源,在正常情况下,能量通过做有用功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其能量平衡式为: 输入能=有用功(做功能)+正常耗损能 但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其能量平衡式为: 输入能=有用功+正常耗损能+逸散能 能够转化为破坏能力的能量有:电能、原子能、机械能、势能和动能、热能和热辐射、声能、化学能等。另一种表示破坏能量的因素及事件也可作为参考:加速度、污染、化学反应、腐蚀、电(电击、电感、电热、电源故障等)、爆炸、火灾、热和温度(高温、低温、温度变化)、振动与噪声等。,2.2.4 危险性辨识,一般说来,能量失控情况可分为两种模式:物理模式和化学模式。,(1)物理模式,物理能可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1)物理爆炸 (2)锅炉爆炸(3)机械失控(4)电气失控(5)其他物理能量失控,(2)化学模式,主要表现为:(1)直接火灾(2)间接火灾(3)自动反应,(3)有害因素,很多化学物质如氰化物、氯气、光气、氨、一氧化碳 等有害物质,都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的毒害,2.2.4 危险性辨识,(4)外力因素,外力系指受到外界爆炸而产生的冲击波、爆炸碎片的袭击等和地震、洪水、雷击、飓风等自然现象,(5)人的因素,在人机系统中,人子系统比机械子系统可靠性低很多。因为人具有自由性,再加上构成劳动集体的每个成员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特征不同,易受环境条件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从而造成误操作,(6)环境因素,在生产现场,除机器设备能构成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外,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具以及工业废弃物等,如放置不当也会造成不安全状态,2.2.5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1. 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三),在危险性查出之后,应对其划分等级,排列出危险因素的先后次序和重点,以便分别处理。由于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的起因和条件不同,因此在预先危险性分析中仅能作为定性评价,其等级见表2-6。,2.2.5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表2-6 危险等级分布表,2.2.5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2. 危险性等级的确定方法三),矩阵比较法,其基本思路是:如有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圆球放在一起,很难一下分出哪个最大,哪个次之。若将它们一对一比较,则较易判明。 具体方法是列出矩阵表。设某系统共有6个危险因素需要进行等级判别,可分别用字母A、B、C、D、E、F代表,画出一个如图 2-5(a)所示的方阵。,2.2.5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按方阵图中顺序,比较每一列因素的严重性,用“”号表示在列里严重、在行里不严重的因素。有时候为了分得细一些,也可在方阵图中增加一个“1”符号,以它代表严重性的1/2,如图2-5(b)所示,在两者有关的行和列各画一个“1”符号。,图2-5 危险因素严重程度比较矩阵表,2.2.5 危险性等级划分与确定,1.图2-5a中,6个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是:E、A、B、C、F、D。其中因素A、B、C具有同等的严重性 2. 6个危险因素的严重性次序是:E、C、A、B、F、D,2.2.6 危险性控制,采取预防措施的原则首先是采取直接措施,即从危险源(或起因)着手。其次,则是间接措施,如隔离、个人防护等。,(1)直接措施,限制能量或采用安全能源代替危险能源。如限速装置、低电压设备、安全设备,限制生产能量等。 防止能量外泄。如自动温度调节器、保险丝、气体检测器、地面装卸作业、锐利工具等。 防止能量散逸。如放射性物质的铅储器、绝缘材料、安全带等。,2.2.6 危险性控制,在能量的放出路线上和放出的时间上采取措施。如排尘装置、安全禁止标志、防护性接地、安全连锁装置等。 能量放出缓冲装置。如爆炸板、安全阀、保险带、冲击吸收装置等。 在能量源上采取防护措施。如防护罩、喷水灭火装置、防火墙等。 在能量和人与物之间设立防护措施。如玻璃视镜、防噪声装置等。 对人体采取防护措施。如防尘眼镜、安全靴、头盔、手套、呼吸器、防护用具等。 提高耐受能力,选用适应性强的人和耐久性材料。 降低损害程度的措施。如紧急冲浴设备、配置低放射线等。,(2)间接措施,2.2.6 危险性控制,(3)防止能量的破坏性作用,限制能量的集中与蓄积 控制能量的释放 1)防止能量的逸散 2)延缓能量释放 3)另辟能量释放渠道 隔离能量 1)在能源上采取措施 2)在能源和人与物之间设防护屏障 3)设置安全区、安全标志等,其他措施 为提高防护标准,可采用双重绝缘工具、低压电回路、连续监测和遥控等,为提高耐受能力,可挑选适应性强的人员以及选用耐高温、高寒和高强度材料。,2.2.6 危险性控制,(4)降低损失程度的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如设紧急冲浴设备、采用快速救援活动和急救治疗等。,(5)防止人的失误,创造安全性较强的工作条件,设备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重复操作频率大的工作应用机械代替手工,变手工操作为自动控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2.2.7 应用举例,预先危险分析的记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2-7、2-8、2-9为几种基本的表格格式。,表2-7 PHA工作表格表,2.2.7 应用举例,表2-8 PHA工作的典型格式表,2.2.7 应用举例,表2-9 预先危险分析表通用格式,注:1-所分析子系统归属的车间或工段的名称; 2-所分析子系统的名称; 3-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或运行方式; 4-子系统可能发生的潜在危害; 5-产生潜在危害的原因; 6-导致产生危险因素(5)的那些不希望事件或错误;,7-使危险因素(5)发展成为潜在危害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错误或事件; 8-导致生产“发生事故的条件(7)”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及错误; 9-事故后果; 10-危害等级; 11-为消除或控制危害可能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对装置、人员、操作程序等几方面的考虑;12-有关必要的说明。,2.2.7 应用举例,PHA的表格中应有的内容: 了解系统的基本目的、工艺工程、控制条件及环境因素等; 划分整个系统为若干子系统(单元); 参照同类产品或类似的事故教训及经验,查明分析单元可能出现的危害; 确定危害的起因; 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对策,在危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分析最好的损失预防的方法。,案例分析,1.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预先危险性分析 2.码头装卸作业预先危险性分析 3.电气火灾预先危险性分析,案例分析,案例三:电气危险的PHA分析,表2-12 电气火灾事故PHA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表2-13 电缆线路故障PHA分析,案例分析,表2-14 雷电事故的PHA分析,第三节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2.3.1 基本概念及格式,1. 基本概念三),故障。故障是指系统或元素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状态。 故障类型。故障类型是指系统中相同的组成部分和元素所发生故障的不同形式,一般可从五个方面来考虑。即: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过早地起动;规定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