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第一部分总体设计概念1一、森林公园概念阐述1二、平谷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概念阐述1第二部分设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2一、规划范围问题2二、现状与规划融合问题2三、市民游憩体验问题2第三部分总体设计对策2一、延续场地肌理,构建自然、生态、郊野生态基底2二、绿廊串联景观节点,展现城、乡、桃、杨、渔的地方特色2三、构建游览道路,形成可进入游憩体验的绿色链。2第四部分场地分析与解读3一、项目基本情况3二、场地现状条件3三、规划范围4四、前期规划解读4第五部分规划总则5一、规划目标及定位5二、规划期限5三、规划依据5四、建设设想和原则5五、总体战略规划6第六部分规划设计总论6一、总体风貌规划6二、景观结构规划6三、功能分区与布局7四、交通系统规划7五、竖向规划7六、植物种植规划7七、游览服务设施规划8八、夜景照明规划8九、喷灌系统8第七部分专项规划设计9一、小辛寨石河滨河森林公园景观设计9二、洳河滨河森林公园景观设计12三、泃河滨河森林公园景观设计12四、生态郊野公园景观设计15五、泃河马坊森林公园景观设计16第八部分经济技术指标18第一部分 总体设计概念一、森林公园概念阐述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用地多为自然的山谷、林地、水面。是在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特殊的营林措施和园林艺术手法,突出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自然景观。而城市公园往往是在没有植被或植被较差的用地上,通过挖湖堆山、人工栽植等手段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从造景手法上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在进行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的改造和艺术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如果在森林公园中大兴土木,加入过多的人工因素,则会使森林公园丧失其自然、野趣的特征与优势。二、平谷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概念阐述平谷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并不是理论意义上的森林公园,从地块上它不具备森林公园的多样度、珍惜度、郁闭度,从现实意义上平谷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以森林景观为主体,水系为载体,结合城郊建设用地和自然地貌形成的近自然的城市森林,是通过在城市中模拟植被的自然结构建设森林绿地,从而提高森林绿地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城市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降低管护成本,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群落的近自然性具有较高的环境容纳量和生物防治能力,在群落内不仅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还能够为多种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并通过内部的调节机制改善水域质量,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第二部分 设计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一、规划范围问题在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泃洳河河道上口规划宽度分别达到340米和270米,与现状河道自然基底相比较,规划河道过宽导致河滩面积增大,对河滩和公园带内的各类现状用地的回收、保护与改造是设计中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具体来说包括在水利规划尚未实施的情况下,本次规划实施范围界定原则的确立,通过划清河滩和公园带内可绿化实施的范围,使得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且达到真正的滨河森林景观?二、现状与规划融合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地貌、水文特征,以及植被资源,在结合水利规划生态驳岸形式和环境特征的前提下,创造出一个拥有丰富生境,适于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的绿色河流廊道?如何保护规划范围内的景观资源在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时得以保留和控制滨河森林公园两岸建筑及生活垃圾回填等严重破坏了整体绿色廊道的连贯性,使得河道焕发活力?这些问题汇集成综合的城市发展保护问题,是本案要解决的难题。三、市民游憩体验问题未来新城的建设使得原本处于郊区的河道即将走进城市的生活。由此带来的市民对于滨水游憩体验的需求,也对本案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合理进行现状改造和植被种植,营造丰富的滨水森林公园体验空间?如何合理组织机动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系统如何合理组织处理交通系统中的非连续性,解决场地内外多种交通方式的沟通与衔接?如何将市民的休闲游憩活动与文化体验、科普环境教育相结合,提高市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市民提供美好的游憩场所?如何在历史和现代中求得融合,展现出新时期泃洳河的全新风貌,突破千河一面的定势思维?延续和传承历史文脉,沟通泃洳河的历史与未来,也是本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第三部分 总体设计对策一、延续场地肌理,构建自然、生态、郊野生态基底在经历了多年的河床变迁、阶地生成,以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宽阔的河道内呈现出时而阶地宽阔、牧草丰美,时而沙洲丛生、郁郁葱葱,时而水面宽广、碧波荡漾,时而沙坑傍河、曲流迂回的景象。如此丰富的场地肌理,成为本案最为真切的设计语言。把规划河道过宽引出的系列问题作为有利因素考虑,将规划公园带和现状水系之间的用地纳入滨河森林公园规划范围,统一设计,增强了公园断面空间上的一体性、连续性。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保留河道内部现有自然形态特征和延续场地的肌理,是使河流永保地域独特景观特征的前提和基础。并对其进行自然生态恢复,延续场地记忆的同时,创造出绿色生态的基底。同时,基于不同河段的空间形态与自然覆盖特征基于不同河段内的空间形态与现状用地特征,通过保留、隔离、利用、改造形成各具景观特色的篇章。1.合理保护场地肌理,延续河流记忆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对未来而言都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因此,在满足生态原则的条件下,合理的保留和延续场地的肌理,是使河流永保地域独特景观特征的前提和基础。2.结合各河段的地形和水文特征,合理保留和种植各种陆生、湿生和水生植被,创造出类型多样的植被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野生鸟类提供丰富的栖息环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一个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二、绿廊串联文化节点绿廊串联景观节点,展现城、乡、桃、杨、渔的地方特色平谷历史源远流长,随着城镇迅速发展,河道呈现出半入乡村半入城的景象。结合各河段的城市区位和泃洳河的河运历史文化,展现地方特色,合理功能布局,创造出类型多样的生态空间,为远近游客提供丰富的游览环境。而今虽然没有过去的运河景象,但民风犹存。为了传承平谷河运历史,弘扬地方文化,本方案中设计了一系列代表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主题景观节点。三、构建游览道路,形成可进入游憩体验的绿色链。在河道两侧巡河路尚未全线修建的前提下,结合各河段的现状和地形特征,合理保留和改造各种现状小路,创造出类型多样的交通途径,为方便游览和日常维护,在公园带内布置游览主路,尽可能保持较长的连续性,尤其是在景观节点,布置完善的交通系统,对不便达到的公园带,设计保证提供通畅的视觉交通,形成远中景效果。为人们提供一个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第四部分 场地分析与解读一、项目基本情况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北京市辖区,西南距城区( 东直门 )70公里,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为邻,北与本市密云县接壤,西与本市顺义区接界,东南分别与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兴隆县毗连,交通便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平谷建成了多种开发区。主要有滨河工业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农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区及平谷商城。多年来,平谷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以特有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具有平谷特色的现代农业。平谷地貌由北部、东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山区、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间平缓,呈倾斜簸箕状。良好的城乡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使平谷成为京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同时也是北京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地。在北京市功能区产业发展与规划汇编中,平谷区是首都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旅游发展方向为民俗休闲旅游。平谷新城的城市景观设计就是要将“山环水绕”的城市自然特点、平谷旧城的历史形态特征和新区建设相结合,体现平谷新城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特点,建设成为市区东部的“绿色休闲之都”。此外,在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中,强调了平谷“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地位,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平谷区的城市绿化率水平,是执行该规划的需要;项目的建设将为平谷新城公共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整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是塑造“绿色休闲之都”的重要举措,项目的建设还将为平谷新城增添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传承和发扬运河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二、场地现状条件(一)场地基本条件该项目建设用地包括泃河、洳河、小辛寨石河两侧。项目小辛寨石河从源头到洳河交汇处,全长6.75公里。河流从源头到平和街,河道已做硬化护坡,河道上口宽30米,两侧用地目前为农田和高压走廊;而从平和街到平瑞街一带,自然河道,局部多年冲刷形成漫滩,两侧陆续穿过农产公司和农业用地,河道左右有林带和鱼塘。最终是平瑞街到洳河是小辛寨石河末端,地处城市边缘,故两侧多为林地、农地和农宅,河道呈自然状态,河道窄且受村落污染,两侧有生活垃圾,林中局部段有坟地。项目洳河从规划范围到与泃河交汇处,全长7.44公里。现状基础优良,尤以岳各庄段效果最佳,此处只需按照整体河流景观设计加以改造即可呈现最佳景色。而从岳各庄桥到周村河段分布在洳河下游,地处城市边缘,两侧为农村和工厂,河道两侧自然状态,沿河局部有林带。河道内滩地被庄稼侵占,由于承纳了工农业废退水和生活污水由于临城较近承纳了不同程度的生活污染,河道水体污染严重河道水质较差,此处为重点整治。项目泃河从下纸寨桥到马坊地区,其中新城段长15.07公里,马坊段长16.00公里,全长31.07公里。流域范围较长,周围现状变化多样,有与城市街道直接接壤地带,有林地也有耕地,应该根据不同的位址及现状重新规划设计应该根据不同的位址及现状分段分区域规划设计,达到绿化、美化及生态化的目的。(二)景观资源与综合分析1.自然资源及场地类型(1)河流水体 河流水体是森林公园内最为主要的用地类型,也是本项目的规划设计主体也是本项目的规划设计载体。现状水域资源较为缺乏,部分河段建坝蓄水,形成一定的水面。河流水质一般,鱼类资源较为丰富,引来众多城市居民进行垂钓休闲活动。(2).河滩地 河滩地主要集中在河道及沿岸,拥有大量的草垫及湿生植物,在部分地区形成了植物覆盖茂盛的湿地群落,使河道内形成了一段具有浓郁湿地植物特色的天然景观湿地带。(3)沙地现状河道沿岸局部存在沙坑地,规模大小不一,有采沙活动存留下来的人工迹象,对沿岸景观质量影响较大。(4).农田和林地规划区内农田和林地分布较多,并有牛羊等家畜在此放养,乡村气息浓郁。 (5)建设用地现状规划区内有部分村落和厂房建筑用地,主要为农产业,在调研工程中有楼层建筑正在施工,且规模较小,建筑档次较低。(6)废弃地现状废弃地主要堆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残渣,河道沿岸局部规模较大,堆成了高低不同的垃圾山体,对河岸的视觉景观影响较大。(7)动植物资源河道沿岸现状树林较多,品种较为单一,以杨、柳、桃林居多,现状河中有鱼类生存。2.人文资源(1)社会历史形态平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山前台地繁衍生息。六七千年前的平谷先民,就在泃河两岸创造出了灿烂的上宅文化,它与京西周口店东西辉映,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充分证明了平谷先民的聪明智慧以及先进的农耕文明。平谷旧八景其中之泃水晚渡就在现在的东寺渠桥边,当时,寺渠桥处曾是水运码头,每到傍晚,水运船只停泊在这里,运货人马车辆络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