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8 届高三上学期 12 月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 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同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5 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l.西周推行分封制,受封的对象包括“先代贵族”之后,所谓“先代贵族”指的是从神农氏到商纣王共 2000 余年间的首领和帝王,众多当时存在的政权得以合法化。周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卫周王室安全 B.打击殷商残余势力 C.维持社会的稳定 D.强化周王的集权统治 2.著名学者钱穆认为“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据此,对汉、唐政治制度 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由宰相独揽一切统治大权 B.汉代相权严重威胁皇权 C.唐代制度比汉代更利于巩周皇权 D.委员制从根本上制约了皇权 3. 下表是唐宋律令对丝织品输出规定的比较。由此可知 律令名称时间被禁止输出的纺织品种类 关市令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锦、绫、罗、绣丝绢、丝布 天圣令北宋 1032 年未出现关于限制丝织品输出的条款 2 A.宋代对外贸易比唐朝繁荣 B.宋代对外贸易政府不加干预 C.丝织品是宋代主要出口商品 D.宋代的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4.下图是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政权分布形势图,下列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当时汉族政权的都城是东京汴梁 B.当时的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C.广为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发生有这一时期 D.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 5.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了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 断孔子身高 1.82 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 2.2 米。这种现象 说明 A.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 B.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 C.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 D.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 6.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 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 频率0.85 次/年1.7 次/年2.7 次/年5.31 次/年18.5 次/年18.9 次/年 A.明清中央集权弱化抗灾能力下降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时期政府抗灾机制比前代退步 D.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7.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 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 3 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 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辛丑条约 B.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出现于 19 世纪中期 C.如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依法裁办 D.中国的领土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8.下面这幅民国初期的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人民群众只关心自身利益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9.晚清名臣刘锡鸿曾说:“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 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路于末,而忘治道之本: 不思整饬纲纪(纲常伦理),而惟登心于凶器之末则 何欤?”据材料可知刘锡鸿 A.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属于支持洋务运动的新派大臣 D.属于思想陈旧的保守派大臣 10.下图反映出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是 A.商业利润的刺激 B.教亡的爱国情怀 C.政府 政策的扶植 D.先进技术的引进 4 1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回溯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指出:“中国人民的 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毛泽东作出这 一论断的依据是 1931 年 A.日本展开全面侵华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C.国民政府东北抗战开始 D.东北民众的抗日活动开始 l2.有专家指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于祖宗的文化遗产,无破坏之罪而有发扬之功。他引导了一 批年青学者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顾颉刚等史学巨擘就是在他直接影响下破土而出的。这说明新文 化运动在当时 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否定过多 B.传播了新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 C.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D.推动了近代史学的产生发展 13.下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频率情况。与图中最高峰值 A 点出现直接 相关的是 A. “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D.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14.泰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托古改制”,袁世凯“尊孔复古”,吴 虞提出“打倒孔家店”。对此,最符合的史学理念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C.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5. 1957 年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 加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 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对材料 5 的理解正确的是 A.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C.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 16.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 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 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其中“土地收归公有”的事件是指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运动 D.农业合作化 17.“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要求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 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期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 二本账,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超过预期 B.中央开始部分纠正左倾错误 C.中央经济发展的思路出现偏差 D.地方的生产积极性比中央高 18.1912 年 6 月 1 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山海外归来,草冠革腹,呢服羽衣,已成惯常, 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 ”这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活方式的转变地域发展不平衡 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主流时尚 D.革命党人均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19.据史料记载: 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 330 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 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 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这表明 A.雅典的公民权只对外邦的上层人开放 B.雅典公民的政治权力受到外邦人的威胁 C.雅典公民权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D.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 20.公元 12 世纪时,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型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熄,史称“罗马法复兴”。由 6 于当时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重新复兴。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B.巩固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求 C.调整商品经济下的纠纷和矛盾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 21.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 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的核心思想 是 A.君权神授 B.三权分立 C.君主立宪 D.社会契约 22.每一届的总统选举,美国老百姓都称之为“驴象之争”,这是对美国政治的生动写照,它反映了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权力制衡原则 23.有人说 19 世纪 30 年代的英国, “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 因是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议会改革的推动 D.工业革命的完成 24.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 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B.在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数牙 C.在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 D.在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25. 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517-1546 年)在不到 30 年的短短时间,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宗教、 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宗救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宗教狂热世界 所取代。 ”这说明当时 7 A.文艺复兴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宋教改革 B.文艺复兴是比宗教改革更为进步的社会运动 C.宗教改革引发了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与迫害 D.宗教改革瘐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26.现实主义是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指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它以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为旗号。 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27.1929 年美国总统胡佛在白宫宣布:“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 人。 ”这说明胡佛政府 A.借鉴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做法 B.开始千预企业的经济管理 C.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D.面对经济危机有干预经济的想法 28.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 他批驳个 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 ”这段话意在表明赫鲁晓夫 A.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B.本身就是专制独裁者 C.是斯大林事业的继承者 D.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体制 29.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在苏联和中国军队在一条默默无闻的江上冰封的西伯利亚冻土地带爆发 冲突的时候,一切朦胧不清都消失了,我们毫不犹豫地走向世界外交的重大变化。 ”对此理解最准确 的是 A.中苏关系的变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契机 B.中美关系的改善得益于苏联的推动 C.中美开始结盟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挑战 D.中美关系改善是中苏关系恶化的诱因 30.G20 杭州峰会于 2017 年 9 月 4 日5 日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成立于 1999 年,由原八国集团以 及其余 12 个重要经济体组成。本次峰会主题是 8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 的建立及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了 A.世界各国向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越来越明显 D.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手工业技术.科技发明,创造等一般是传子不传女,怕女儿出嫁后把技 术外传别家。这种传继方式,家庭世代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集中到一人身上,从而形成了历史上众多 的“祖传秘方”(政府一般只保护与维护专制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