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考生姓名 座位号 (在在此此卷卷上上 答答题题无无效效 ) 绝绝密密 启启用用前前 2019 年高考高三最新信息卷 语语 文(十一)文(十一) 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答题前,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 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阅读读题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是有生命的,它一定要生长、发展。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其中必然涉及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传统文化。但在讲传统文化时,常常忽略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不是不再变化 的凝固体,它始终在变化发展。作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延续 2000 多年的儒家思想始终是变化的,比如,董仲 舒时代的正统思想就与朱熹时代的正统思想不同。传统文化在新陈代谢中往往呈现出自己的复杂性,中华传统 文化就蕴含着两种不同的精神:一种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精神,它锤炼出多种文化经典;另一种是秦汉以后 形成并逐渐得到强化的,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精神。后者成为许多人自觉不自觉继续尊奉的传统,其实它并非 传统文化的全部。 文化的发展既然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反映在人的主观意志上,就有开新与守成之间的争持和互动。平 常时期,这种争持与互动并不明显,但在文化转型期就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和激烈,新文化运动时期便是如此。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问题是如何改造传统文化,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需要的新文化。近代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在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背景下推进的,因此也就不可 避免地与人们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化新陈代谢过程中,开新者和守成者内部又会有各种 不同的类型。例如,开新者中有的非常激进,有的比较持中;守成者中有的颇为温和,有的相当保守。 开新与守成都是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开新是为了发展,守成也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会不断通过新陈 代谢丰富并发展自己。所以,守成者并非只守着老祖宗的家底,也包括守住后来通过新陈代谢所获得的新东西。 就像生物学上的遗传与变异一样,某些后天的变异稳定下来,通过遗传传给了下一代,于是新的物种逐渐形成。 只有变异而没有遗传或只有遗传而没有变异都不能形成断物种。 在文化开新与守成过程中,特别要防止那种自觉不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外来文化对立起来的倾向。 一种文化越是善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就越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相反, 拒斥新文化,必定渐趋委顿。鸦片战争前,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上未遇到重大挑战,于是许多人误认为中华传统 文化是完全独立发展起来的,无需借鉴吸收其他文化。这心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文化自 信,包括对自己文化的生命力有自信。勇于吸收包括外来文化的新文化,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营养,才能助推中 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不能把文化自信变成自我满足,甚至排斥新文化。 (摘编自耿云志文化的开新与守成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传统文化是有生命的,时刻都在生长发展,它的生长发展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B “开新”和“守成”并无矛盾,都是为了文化的生长、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C “守成”既包括守住祖先留下来的东西,也包括守住通过新陈代谢得来的新东西。 D文化自信包括对文化生命力有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文化能吸收新文化而不断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这样有利于人们走出认识上的盲区和误区。 B文章在论证“文化始终在变化”和“不能排斥新文化”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C文章通过对“守成”与“开新”的对比论证,辩证地分析了促进文化发展的内在矛盾。 D文章以遗传、变异类比,阐明了守成与开新对文化的生长和发展都不可缺少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 A被现代人尊奉为传统的儒家思想一直在发展变化,它已完全不是原来的传统文化。 B开新者当中的激进派,与守成者当中的温和派,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斗争最激烈。 C传统文化只有善于吸收新文化,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营养,才会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D假如传统文化在鸦片战争前遇到了挑战,人们就不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 范长江,出生于 1909 年,四川内江人,年轻时受大革命影响,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33 年下半年起,范 长江开始为北平晨报 、 世界日报 、天津益世报等撰写新闻通讯。1934 年担任大公报记者,代表 作有通讯集中国的西北角 塞上行等,这些通讯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为后人赞誉。 范长江和中国的西北角的故事要从 1935 年说起,当时 26 岁的范长江,为了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对 于整个中国政治动向的影响,他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赴大西北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他 一路采访,途经四川江油、平武、松潘和甘肃西固、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又向西深入到敦煌、玉门、 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范长江在采访活动中,不畏艰险,穿过罕无人迹的原始森林, 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历时 10 个月,行程 4000 公里,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其中最重要的是,他记 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他写的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 ,最早见诸大公报上。 另一篇更重要的通讯毛泽东过甘入陕之经过 ,刊发于 1935 年 11 月 23 日的大公报上。范长江发的是纪 行连载通讯,更能满足广大读者渴望了解红军长征北上情况的愿望,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大公报的 发行数量陡增。不久,当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潮, “未及一月,初版数 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 。接着数月内,此书又连出了七版,一时风行全国。 周恩来称赞范长江的通讯说:“我们惊异你对我们行动的研究和分析。 ”胡愈之赞誉他的通讯集中国的 西北角 “是一部震撼全国的杰作” 。范长江的西北纪行除了在大公报上连载外,据说还在海外救国时报 上刊发过。 1936 年 12 月 12 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范长江凭着一个新闻记者的敏锐嗅觉,预感到中国 政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为弄清“西安事变”的真相,向全国、全世界报道这一事件,他毅然决定涉险去西安、 延安等地进行采访。1937 年 2 月 14 日,回到报社后,他立即找到总经理胡政之,要求次日发他关于西北的报 道。胡政之权衡再三,答应了范长江的要求。次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西安事变” 后的局势。会上他绝口不提在西安的经历。 大公报则在显著位置登载了范长江连夜赶写的文章动荡 中之西北大局 ,该文像一枚炮弹,冲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轰动了朝野,人们争相购阅。 蒋介石看了范长江的文章,内容与自己上午所作的报告截然相反,勃然大怒,将正在南京的大公报总 编辑张季鸾狠骂了一通,并命令此后严加检查范长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毛泽东看了范长江的这篇文章后,非 常高兴,亲笔致函范长江:“你的文章我们都看到了,深致谢意!寄上谈话一份,祭黄陵文一纸,藉供参考, 可能时祈为发布。 ” 大公报从 2 月 17 日起,又连续刊登范长江的宁夏进入记等三万多字的通讯。特别 是相继发表的陕北之行 ,较详细地记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介绍了陕北根据地和中国共产 党的领袖,记述了陕北苏区见闻以及与毛泽东彻夜长谈的全部内容。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32 年范长江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一次上课时,他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而政府不抗日,怎么办?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食物,能不能拿来吃?回答是:这不是 哲学的事,哲学主要是为了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授的答案让范长江对大学教育失去 信心,他决定走出书斋,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本开头第一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范长江出生时间、籍贯、成长、任职和主要成就等,这是概述,目的 是开启下文。 B第二段先正面记叙了范长江西北考察采访的行程,列举了两篇西北之行通讯发表的情况,然后突出表现了 其通讯产生的重大影响。 C第四段中“胡政之权衡再三”一句内涵丰富:胡政之考虑到了发表范长江文章将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历史 价值和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D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范长江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但教授的回答让范长江对大学教育失去信心, 认为哲学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5作为一位新闻记者,文本中范长江表现出了怎样的素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 6文本最后一段主要进行了哪方面的对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生命的呢喃 李一泰 从小的时候起,我就非常喜欢听雨,感觉雨声是一种生命的呢喃。 每逢雨天,总喜欢找一个位置,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去谛听生命屋外的天籁,让我一汪干枯的心池渐渐盈满 欢畅的涟漪。 古时的文人墨客听雨讲浪漫讲情调讲境界:朝雨芳草,暮雨客舟,春雨杏花,秋雨梧桐。我只是大千世界、 滚滚红尘中的一个俗人,不可能有太多的讲究,于是就很随意,时间、地点、空间、氛围皆不拘泥,屋檐下可 听雨,客厅里可听雨,书房里可听雨,瓜棚中可听雨,卧室里可听雨,办公室中可听雨。听雨的潇洒,听雨的 狂骤,听雨的沉思,听雨的快乐。我觉得雨是自然界的精灵,听雨就是我同大自然的精灵们在一起倾心交流, 于是,我会很自然地把雨同社会、人生联系起来,也就赋予了雨一种生命和思想。 如果说自然界中的雨是位精灵,那么,乡间的雨则是一位智者,总在我心灵最为烦躁的时候,悄然而来, 润物无声,虽是点点滴滴,却是如泣如诉,如琢如磨,让我心智大开,醍醐灌顶。 春日听雨,那雨如一首山野抒情小调,会使人想起孩提少年,绿的雨丝系住了洁白的童心。雨,丝丝柔柔, 如烟似梦,如歌如吟,整个世界都醉在这温馨的氛围里。 秋日听雨,如听命运交响曲 ,会让人想到壮年时光。雁阵排空,心如止水,凭案静坐,品雨品茗。冷 雨霏霏,时而如丝竹管弦,时而如群马愤蹄,时而如玉珠银盘,将过去、现在和未来串成一段淡泊的旋律 夏日听雨,如听一曲英雄交响乐,让人想起豆蔻年华,日气喷豪雨,云阴送惊雷。夏雨中涌动着蓬勃生机, 滋养着生命和情感,孕育着激情和诗意。夏日里的滂沱骤雨,激荡着我的心胸,催促我化作一只雨燕直击长空, 傲视苍穹!进入夏季就以比庄稼更急切的心情盼雨。夏日的酷热使所有的声音都隐遁起来,包括鸟语、虫叫、 雷鸣,只有雨声不管不顾地光临,他是这个季节中唯一脾气倔强的歌者。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雨,听雨的身 躯跌落尘埃,听雨划过空气,听雨拍击檐下青砖。又一场雨如约而至,我独坐窗前,望檐前雨柱如帘,谛听万 物沐浴在茫茫的雨雾中。那起伏的菜园,那被雨水搓洗过的瓜地,那蜿蜒激流的小溪,那栅栏上五彩缤纷的花 朵统统化作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这些天籁之音,如万马奔腾,如狂飙落地,如缠绵琴瑟,如游丝一缕,在 天地间飘过,在心灵中漫游,空灵而幽怨。心灵与大自然之间只有在如诗的雨天才达到高度的和谐。 夏天的雨如人的秉性,有快人快语的,如来去匆匆的雷阵雨;有慢声细语的,如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总的 来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