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实验1.5 RLC串联谐振电路,完成Q=4、Q=2的电路谐振曲线I=f(f )的测试,分别记录谐振点两边各四至五个关键点(包括谐振频率fo、上限频率fH、下限频率fL的测试),计算通频带宽度。用实验,数据说明谐振时电容两端电压UC与电源电压US之间的关系,根据谐振曲线说明品质因数Q的对曲线的影响 。,1、电抗X=0,电流i与电源电压u同相。,3、电容电压与电感电压的模值相等。电容与电感 既不从电源吸收有功功率,也不吸收无功功率,而是 在它们内部进行能量交换。,2、阻抗模达到最小,即 =R,电路中电流有效值I达到最大Io 。,为串联谐振频率fo,其大小为 。串联谐振时有以下特点:,4、谐振时电容或电感的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为品质因数Q= 。,因为实验室没有测量高频电流的电流表,无法通过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谐振时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的谐振方法来确定谐振点,而是间接地通过晶体管毫伏表测量电压的方法来实现。即保持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值不变,只改变它的频率,通过晶体管毫伏表监测RLC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值得到谐振点,此时的频率即为串联谐振频率f。,在满足串联谐振的条件下,谐振时电源频率为 fo= ,将已知条件代入式中,得到电容参数,根据特点4,计算不同品质因数Q下,所对应的电阻。设计的实验电路如下:,频率改变时要保持电压幅值不变,2.继续调节电源频率,保持电源电压Us不变,使电阻两端电压在0.5URO0.8URO之间变化,记录对应的频率f 、找出上、下限频率fH和fL ,算出通频带宽度。,I=f(f ),4. 说明Q值的不同对I=f(f)曲线的影响。完成思考题 。,注意测电阻两端电压UR和电容两端电压Uc时应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输出Us共地。,数控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操作“A口”及“波形”键、 “B口/B ”(B口/B )及“波形”键,选 择波形输出。,按“粗”(“中”)(“细”)键或“粗 ”(“中 ”)(“细 ”)键, 调高调低输出信号频率的最高位(次高位)(第二次高位)。,在“A口”输出情况下,通过调节输出幅度旋钮可连续调节输出幅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