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对联和古诗词,第一节 对联,对联俗称“对子”、“楹联”、是书写 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 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的起源,载体条件桃符板(神荼、郁垒) 王安石元日“千家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联 文字条件对偶句,对联的发展,五代出现时期 最早的春联后蜀主 孟昶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最早园林景物对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现楼台” 宋元发展时期 明清鼎盛时期 (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长联出现昆明滇池大观楼联),对联趣事,朱元璋对联天子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 “7岁儿童当马驿” “万年天子坐龙庭”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7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7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对联的分类,春联 门联山东曲阜孔府门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堂联林则徐自传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喜联 寿联 挽联 交际联 名胜古迹联拙政园梧竹幽居联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对联的特点,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 正对 反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坟前铁槛对联 串对 对开江山壮丽;桃李芬芳 合掌云泽清光满;洞庭月色深 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 出句与对句语法结构相一致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对联的格式,(一)对联的横批 (二)对联的书写格式 龙门写法 (三)对联的领词 (四)对联的断句,第二节 古诗词,一、诗词基本知识 (一)古代诗词发展历史 1、诗歌发展历史 (1)先秦:诗经楚辞 (2)秦汉:汉赋、乐府民歌 (3)魏晋南北朝:“三曹”与建安文学、田园诗、永明体 (4)隋唐五代: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 2、词发展历史 (1)唐末五代:敦煌曲子词 (2)北宋:鼎盛时期。柳永“花间词”、苏轼、李清照 (3)南宋:辛弃疾,(二)古典诗歌的分类 1、古体诗 四言、五言、杂言 2、近体诗 绝句、律诗 (三)词和词牌 词牌的来源: 1、摘取原词里的字句取名:如梦令、忆秦娥、卜算子 2、用前人诗句取名:浣溪沙、西江月 3、用古代人名、故事取名:念奴娇、沁园春 4、用事物的名称取名:菩萨蛮、苏幕遮 5、因词的内容而得名:浪淘沙、女冠子 6、沿用音乐宫词而取名:水调歌头、清平调、蝶恋花 7、直接用词的字数取名:十六字令、百字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