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1,12章 软件工程管理,本章内容: 软件工程管理概述 软件规模估算 软件工程人员组织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开发风险管理 软件工程标准与软件工程文档 本章重点: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2,12.1 软件工程管理概述,1. 软件产品的特点 2. 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容: 对软件开发成本、控制、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软件开发文档、软件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3,12.2 软件规模估算,12.2.1 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方法 12.2.2 代码行技术和任务估算技术 1. 代码行技术 2. 任务估算技术,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4,12.2.3 COCOMO模型,1COCOMO(COnstructive COst MOdel)模型是Boehm提出的构造性成本模型。 COCOMO模型分为三个层次 1)应用系统组成模型 2)早期设计模型 3)后期设计模型,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5,12.2.4程序环行复杂度的度量 例12.1,(1) V(G)=m-n+2 =7-6+2=3 (2)V(G)=P+1 =2+1=3 (3) 强连通的程序图中, 线性无关的有向环的个数为 3。,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6,12.3人员组织,1. 开发人员 2. 组织机构 按项目划分的模式(Project Format) 按职能划分的模式(Functional Format) 矩阵型模式(Matrix Format) 程序设计小组的组织形式有3种: 主程序员组、民主组织及层次式组织。 3. 用户,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7,12.4 软件配置管理,软件配置(Software Configuration)是软件产品在软件开发或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信息。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SCM,是在软件的整个生存周期内管理变更的一组活动。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简称SCM)的四项任务: ()标识变更。 ()控制软件配置的全部变动,即“控制变更”。 ()确保变更正确地实现。 ()报告配置的变更。,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8,12.5 软件质量保证,计算机软件质量是软件的一些内部特性的组合,质量不是在软件产品中被测试出来的,而是在软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的定义为: (1)软件产品中能满足给定需要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 (2)软件具有所期望的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 (3)顾客和用户觉得软件满足其综合期望的程度。 (4)确定软件在使用中将满足顾客预期要求的程度。 为保证软件充分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称为软件质量保证,其目的是生产高质量的软件。,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9,12.5.1 软件质量的特性,软件质量是指软件满足明确规定或隐含定义的需求的程度。 软件质量的要点: 软件功能必须满足用户规定的需求; 软件应遵守规定标准所定义的一系列开发准则; 软件应满足某些隐含的需求。如,可理解性、可维护性等。 软件质量的特性: 功能性 可靠性 易使用性 效率 可维护性 可移植性,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10,12.5.2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包括以下措施: 应用好的技术方法 测试软件 进行正式的技术评审 标准的实施 控制变更 程序正确性证明 记录、保存和报告软件过程信息,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11,12.6 软件开发风险管理,12.6.1 软件开发风险的分类 12.6.2 软件开发风险的识别 12.6.3 软件开发风险的预测 12.6.4 处理软件开发风险的策略,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12,12.7 软件工程标准与软件文档,12.7.1 软件工程标准 1. 软件工程标准化的定义 2软件工程标准的分类 FIPS 135是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NSAC-39是美国核子安全分析中心发布的安全参数显示系统的验证与确认 ISO 5807-98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26-89。 3. 软件工程标准的层次 (1) 国际标准 (2) 国家标准 (3) 行业标准 (4) 企业规范 (5) 项目(课题)规范 12.7.2 软件文档的编写,软件工程(第2版)陆惠恩主编,13,第12章小结,软件管理技术包括成本估计技术、人员组织、计划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及软件工程文件规范。 软件开发组织可以采用民主制程序设计小组、主程序员组或层次式小组的形式。 主程序员组程序设计小组,核心有三个人:主程序员、辅助程序员和程序管理员。 软件开发的管理可采用层次结构,层次不宜过多。 实现文档规范化十分重要。 软件配置管理是对软件工程的定义、开发、维护阶段的一种重要补充。 在软件生命期内,必须不断地进行配置审计工作,要保证基线在技术、管理上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保证对软件配置项所作的变动是服从需求规定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