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本章要点:,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和分类 会计等式的含义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 会计科目的分类 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节 会计等式 第三节 会计科目 第四节 账户,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业务特性所做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确认和定义会计要素不仅有利于依据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制定对其进行记录、计量、报告的标准和方法,而且可以为合理建立会计科目体系、设计财务报表提供依据和基本框架结构。从这一点上看,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另外,合理划分会计要素,也有利于清晰地反映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关系。,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财务状况是指企业特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的表现,亦称静态会计要素。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是由过去(已经发生的)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等。,(二)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点: 1. 负债是基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3. 现时义务的履行通常关系到企业放弃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4. 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负债按其偿还期长短的不同,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其他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和其他流动负债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其他负债是指除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以外的负债,如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等。,(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又称之为净资产。对于公司制企业来说,其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对于企业而言,其资产从来源渠道上看,不外乎有两个:一个是属于债权人;一个是属于所有者。前者对企业的资产的要求权形成了企业的负债,后者对企业的资产的要求权则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虽然都对企业资产享有要求权,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相对于负债而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点: 1无须偿还。 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全部负债清偿之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还 给所有者。 3可分享企业利润。 所有者权益通常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1)实收资本(股份制企业称为股本)是指所有者(或者股东)按照投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国家投资、法人投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等。 (2)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经营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等,如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3)盈余公积是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包括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的净利润。,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亦称动态会计要素。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主要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活动。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收入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销项税额、代收利息等。,(二)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见,费用和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按照费用是否计入产品、劳务成本,可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为产品或劳务所耗用,应由产品或劳务直接负担的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为若干种产品或劳务共同耗用,由这些产品或劳务共同负担的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与产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关系不大,不能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中,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与收入相对应,费用具有以下特点: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与各项费用配比相抵后的正差额;如果为负差额,则表现为亏损。 利润按其构成的不同层次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1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差额,加上投资净收益。 2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3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第二节 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资产负债表等式与利润表等式之间的关系 五、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又称为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对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所做出的精辟概括和科学表达。 反映的是会计要素之间在数量上客观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建立各项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会计等式是会计工作中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一切会计方法的核心内容。,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企业有多少数额的资产必定有其等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任何时点或任何情况下,企业的资产永远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资产和权益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在数量上必定相等。即: 资产权益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个方面,所以,上述会计等式可以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等式1) 上述会计等式,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因此,称之为资产负债表等式,或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三、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企业的资产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由于经济活动的进行,企业会取得各种收入,也会为取得收入而发生各种必要的费用。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体现为企业的利润,反之,体现为企业的亏损。用公式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 (等式2) 上述会计等式说明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大会计要素的内在的经济关系,反映的是某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因此,又称之为利润表等式,或称为动态会计等式。,四、资产负债表等式与利润表等式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等式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全部资产及其相应的来源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静态公式;利润表等式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期的盈利或亏损情况,是反映资金运动的动态公式。 将这两个会计等式进行简单的合并,则: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等式3),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在按规定分配给投资者之后,剩余的部分归投资者共同享有,构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因此上述等式又表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上述会计等式的合并和推导,可以看出: 1、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等式1)是会计的基本等式,因此被称之为基本会计等式或会计恒等式。 2、利润表会计等式(等式2),虽不是基本会计等式,但是对基本会计等式的补充,是用来说明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 3、(等式3)则是基本会计等式的发展,它将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和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进行有机结合,完整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内在联系。,五、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资产权益”这个会计等式,在会计上称为会计恒等式。它反映了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这一关系可举例说明见书【例2-1】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在会计上称为“经济业务”,虽然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错综复杂,成千上万,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1.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企业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相同数额。 2.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企业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相同数额。 3.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企业资产内部增加与减少数额相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 4.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内部增加和减少数额相等,资产总额不变。 为充分说明这一事实,现见教材【例2-2】 至【例2-5】,第三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 三、会计科目的级次,一、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也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1.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正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对象 2.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 3.会计科目为会计监督提供了依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必须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2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3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二、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规定,会计科目依其经济内容应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详见教材表26。,三、会计科目的级次,各个会计科目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地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所需要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也就不同。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既需要设置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一级科目,又需要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