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冲刺诊断考试届高三冲刺诊断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学术界先驱人物,其红学成果备受瞩目,出版于 1917 年的石头记索隐不仅是红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即置于“民国学术”经典之林,亦 当之无愧。 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索隐红学著作以后竟不断出现,影响较大的当数景梅 九所著石头记真谛,出版此书正是山河破碎的前夜,作者在自序中表现出沉痛的民 族情绪“不意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 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需要指出的是,石头记真谛只是将文本索隐当成手段, 而终极目的则是为服务于民众救亡伟业。景梅九将蔡元培以来运用红楼梦宣传民族 主义思想的做法推向了极致,同时也将红学与政治进一步挂钩,从而推动了新索隐派向 以后的红学社会历史学派理论的转型。 这就发生一个令人深思的学术命题: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学”考证派,为什 么竟不能阻止红学索隐著作在整个民国时期的不绝如缕,其影响甚至还绵延至当代?这 就需要将红学索隐派放到红楼梦研究史上给以客观、辩证的定位。应该看到,“索 隐”方法的较早运用本在史学领域,如史记索隐等史学专著,探求本事、史料还原, 还是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从文化渊源上考察,索隐派走的是“今文经学”的传统治 学路数,“今文经学”对“五经”中的尚书春秋等史书的阐释有一定合理性, 然而运用到文学领域如对诗经的解读,就有以意逆志、牵强附会之嫌。当索隐方法 引申到红学领域后,其原始出发点本想约束红楼梦评点、题咏、杂评家们释义的发 散性,操作方式上也是指向作品情节的考证,与主流红学倡导的“回归文本”方向的努 力比较接近,这无可厚非,但由于受“今文经学”治学路数的影响,这一派却很容易在 解释作品时陷入误读和主观臆测。 其实不管红楼梦中存在多少真实的历史信息,它一旦被天才的作家所整合,就 自然形成了新的意义单位,与原来的所谓“本事”已无甚关联;而当时能与蔡元培为代 表的旧红学索隐派形成对垒的最重要民国时期著述,除胡适外,自然非俞平伯红楼梦 辨莫属了。这部著作属于新红学产生之初最重要的奠基代表作,于 1923 年在亚东图书 馆出版,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俞平伯与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 版的红楼梦研究则是红楼梦辨的修订本。修订的原因是作者认为原书存在一些 错误,即本来的错误和发现新材料而证明出来的错误。尽管原著修订后更名再版时增加 了些新篇目,但红楼梦辨还是一本不可回避的著作。红楼梦辨初版肯定与上世 纪 50 年代特殊时代环境下又增订再版的红楼梦研究思路不同,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 删除了胡适的序言。通过对原著初版、增订再版前后变化的细致深入考查,可以见出作 者红学观念移步换形的轨迹走向。 (节选自赵建忠影印红学要籍的学术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说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红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就等于说是民国学术经典之 作。 B.在运用红楼梦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的做法上,景梅九相对于蔡元培更加功不可 没。 C.因受“今文经学”治学路数的影响,索隐派易于在解释作品时以意逆志,牵强附 会。 D.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至少有两大派别,他们都重视对作品情节的考证,且倡导“回 归文 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引用景梅九自序中的话,意在证明石头记真谛融入了作者沉痛的民族情绪。 B.开头讲蔡、景红学研究成就,是为探讨“令人深思的学术命题”提供前提支撑。 C.讲“索隐”方法在史学领域里的运用,是为了与后文其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运用相 类比。 D.作品一旦形成,与“本事”便无关联,这样的理论足以证明俞平伯研究的局限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石头记真谛是景梅九受石头记索隐的启发而著述的,自然与它一脉相承。 B.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学”考证派,竟未能阻止索隐派取代它而成为主流学 派。 C.以意逆志,是被写进教科书的鉴赏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易生牵强附会。 D.红楼梦研究增加了新的篇目,调整了研究思路,修正了所谓的“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案头清供 张中行 名为书生的,室内都要有个书桌,也有人称为书案。如果略去多占地方这个缺点, 书案以宽大为好,语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之义也。书案宽大,面上可以放 各种用物,写写画画,以及钻研经典,攻乎异端等等;其下还有抽屉多个,不宜于摆在 面上的,可以韫椟而藏。藏了,以不说为是;单说面上的,放什么,如何放,似乎也有 学问,至少是习惯。记得多年以前,大学同学卢君以懒散著名,书案上的东西一贯是多 而杂。有一次,我在场,他想吸烟,找烟斗和烟包,到堆满半尺高杂物的书案面上摸, 费半天力,以为摸到烟包了,拉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只袜子。这是放物多的一个极端。 还有放物少的极端,是已作古的友人曹君,书案面上一贯是空空如也,他说图看着清爽。 我是中间派,实用和看着兼顾。都放了什么呢?写小文不同于填登记簿,决定躲开那些 估计不能引人入胜的,只说我认为值得说说的一些。名为清供,清的意义是没花钱,供 的意义是我很喜欢,甚至想套用乾隆年间陈坤维女士的一句诗珍重寒斋(原为“闺” )伴我时。 清供三件,先说第一件,是个黄色的大老玉米。这是北京通用的称呼,其他地方, 如东北称为包谷,我们京东称为棒子,正名或是玉蜀黍吧。名者,实之宾也,关系不大, 还是说来源。是去年秋天,老伴接受她的表妹之约,到容城县乡下去住几天。我,依义 要陪着前往,依情也愿意前往,于是只是半天就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乡下。坐吃,游观, 都是例行之事,可按下不表;只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年成好,所养驴、鹅、鸭、鸡、鸽 等都肥壮,我可短时期偿与鸟兽同群的夙愿。人,古今一样,虽是逝者如斯夫,却愿意 留些驻景。古人办法少,即如李杜,也不过写几首诗。今人同样可以写诗,只是因为不 会或愿意更真切,一般是用照相法,个别的用录像法。我用照相法,请驴来,我紧贴在 它身旁,照,成功。请鹅来,它摇头扭身,坚决不干,只好说声遗憾,作罢。活物不成, 只好降级,院里黄色老玉米堆成小丘,坐在顶上也可以洋洋然,于是照一张,胜利结束。 几天很快过去,离开之前,又想到老玉米,于是挑一个大而直且完整的,带回来。这东 西在乡下不算什么,进我的斗室就成为稀罕物,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所以它就有权高 踞案头。 清供的第二件是个鲜红色椭圆而坚硬的瓜,我们家乡名为看瓜,顾名思义,是只 供看而不能吃。也要说说来源。是今年中秋,承有车阶级某君的好意,我到已无城的番 河县城去过中秋节。吃各种土产,寻开天旧迹,赏月以证“月是故乡明”等等,都是题 外话,可不谈。只说这个看瓜,是一位有盛情的杜君请我到他家吃自做的京东肉饼,在 他的窗台上看见的。他说是自己院内结的,大大小小十几个,如果喜欢,可以随便拿。 窗台上晒着一排六七个,我选了个中等大的,也总可以压满手掌了。返京的车上,还有 家乡产的月饼等等,我把这看瓜放在最上位,因为有老玉米的成例,它是清供,下车之 后理应高踞案头的。 清供的第三件是个葫芦,不是常见的两节、上小下大的,是两节、上下一样粗的, 据说这是专为制养蝈蝈的葫芦而种的,比较少见。也由来源说起,这回是由远在异县移 到近在眼前。是同一单位的张君在单位院内种的,夏天我看见过,没注意。秋天,霜降 以后,一次我从他的门前过,看见北墙高处挂着一排葫芦,也许因为少见,觉得很好看。 我也未能免爱就想得到之俗,敲敲门走进屋。他热情招待,指点看他的鸟笼和鸟,已经 制好的蝈蝈葫芦。我问他今年结了多少,有不成形的,可否送我一个,摆着。不想他竟 这样慷慨,未加思索就说:“摆就得要好的,我给您找一个。”说着就上墙,摘个最大 最匀称的给了我。我拿回屋,放在案头,使它与老玉米和看瓜鼎足而三。 鼎足而三了,我当然会常看。是不是也常想,或曾想,这有什么意思?如果追得 太深,也许竟是没有意思。所以为了不至落得没有意思,最好还是不追得太深。或者哲 理与常情分而治之:坐蒲团时思索哲理,起身走出禅堂或讲堂时还是依常情行事。我是 常人,因而也就如其他常人一样,有想望,也有寂寞。怎么处理呢?其中一种可行的是 如清代词人项莲生所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这意思还可以说 得积极一些,即如我这些案头清供,有时面对它,映入目中,我就会想到乡里,想到秋 天,而也常常,我的思路和情丝就会忽然一跳,无理由地感到,我们的周围确是不少温 暖,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第段由书生的书案谈起,谈及书案上的物品,对比了朋友们的案头布置, 最后 才引出自家的案头格局,引出叙述中心案头清供。 B.本文的案头清供指的是没花钱的而让“我”很喜欢的摆在案头的三样东西:大老 玉米、 看瓜、葫芦。它们既普通又特别,成为作者记忆的纽带。 C.本文第段引用项莲生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表明清供本是 “无益” 的,只不过是用来打发时光的,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情绪。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开头表达了对案头清供的喜爱,中间三段分述 三件 清供的来源,结尾处则借物抒情。全文叙议结合,意蕴丰富。 5本文第段在语言运用上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6结合全文,说说文末作者产生“所以人生终归是值得珍重的”这样的感悟的缘由。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根据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这里的知识 付费不是传统意义上花钱买书、参加培训班等,而是指知识经济时代,购买知识付费平 台上的知识产品。 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数千万,同样达到千万量级的,还有活跃在喜马拉 雅 FM、得到、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供给者。“听,见真知”“碎片时间,终身 学习”虽然这些平台的口号不同,但背后的逻辑都很相似:作为中介,放不同领域 学者、专业人士等的认知盈余,以高效率的优质知识为卖点,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 (摘编自优质的知识有价值成为共识) 材料二: 知识付费,付费的可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有人帮你消化一本 书,然后讲给你听,这就是服务;再比如,一些大 V 开设小密圈,帮你挑选出精准优质 的信息,你可以付费加入,这种挑选,也是一种服务。 知识付费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知识本身是不值钱的,那是百度、谷歌甚至知乎可 以做的事情,是免费的,但将知识包装为产品和服务就是值钱的。所有学习产品的商业 模式,无外乎都是某种服务,或者承载这些服务的交易平台。 目前市面上的知识付费产品,其实可以按照服务的不同类型来区分。这些类型都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学习中的痛点。(如下表) 类型资讯知识课程个性化咨询 对应传统行业媒体出版教育培训咨询 满足痛点对未来的焦虑对未来的恐慌能力/技能不足没有解决方案 关键成功因素前沿启发感效果结果 类型产品 得到专栏前哨 得到专栏薛兆 丰的北大经济学 课 在线课程/训练 营 在行 浅 深 (摘编自孙圈圈知识付费,是不是伪命题?) 材料三: 一付费一收听,就误以为学到了知识,其实离真正的掌握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