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协同教育模式的探究摘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当前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校不应是游历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主动与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表明,家庭和社区中蕴含着大量幼儿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类资源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的探究行为,陶冶幼儿的科学情感。因此对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进行研究对于幼儿的发展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关键词:协同教育;重要性;对策浅析幼儿园、家庭与社区协同教育模式的探究一、绪论 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的改革起步较晚,并且受全民科学素养水平整体较低的影响,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并不受重视。近年来开始有学者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陈英,2001;洪秀敏,2005;刘琳娜,2005),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学习过程以及科学教育的方法。尚未发现有研究对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做深入探讨。如何开发家庭、社区资源的科学教育价值,探索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的形式和策略,成为鱼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否则会造成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浪费。幼儿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会影响到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对家庭和社会公众来讲也是学习科学、理解科学教育的机会。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有利于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幼儿科学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推动力。二、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协同教育的含义和重要性(一)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协同教育模式的含义家庭、幼儿园、社区协同教育模式的基本含义是:以“终身协同思想”为理念,以“健康第一”为主导,通过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协同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使其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把协同教育置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去自由发展,使幼儿教育从单纯的学校协同中解脱出来,形成一种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新型协同教育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社区协同为依托,以家庭协同为保证,以幼儿园协同为启蒙,三者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二)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重要性1. 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局限性首先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学习场所,幼儿需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需要在幼儿园中通过幼教老师来传授,这些基础知识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当前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对幼儿的照料力不从心,所以幼儿一天几乎是在幼儿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细节需要幼教老师的关注,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或其他娱乐方式树立幼儿良好的性情品格,通过一些活动来让幼儿懂得谦虚礼让等。由于幼儿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中度过,幼儿园理所当然的应该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担负起较大的责任,但是幼儿园在担负主要教育责任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的群体是所有幼儿学生,在幼儿入园之初短时间内无法对所有幼儿个体都有充分的了解,与家庭比较下幼儿园也不具备深入认识幼儿的优势; 同时幼儿园的范围有限,与社区比较不具备社区那样大的活动面积与氛围。所以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形成合力进行协同教育。2. 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局限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从出生到继续成长的重要环境,当幼儿入园以后,家庭则成为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第二场所,虽然在学习与生活时间上家庭不再是幼儿成长的第一影响源,但是仍旧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幼儿园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家庭与幼儿更加的容易沟通与了解,幼儿从呱呱落地起就在父母身边,在幼儿对父母存在依赖性的同时父母对幼儿的了解也会比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深的多,并且作为父母更容易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幼儿的特长等方面的发展方向掌控的更加权威;其次,幼儿园在传授幼儿一些基本知识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家庭的配合,比如幼儿园鼓励孩子热爱劳动,要求孩子回家后替爸爸妈妈做家务,这就需要家庭对幼儿园的理解,如果由于家庭因素而没有给孩子劳动机会,就会使孩子欠缺对热爱劳动概念的认识; 再次家庭是幼儿认识世界、走进社会的重要渠道,幼儿会在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世界,从言行中了解社会,同时家庭容易为幼儿树立榜样,对幼儿长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与幼儿园一样,家庭不具备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同时也不具备幼儿园发挥出的专业教育优势,对于家庭而言,与社区、幼儿园的协同教育十分必要。3. 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区能够为幼儿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以及氛围,比如幼儿园在场所较大的社区组织学生练习广播体操,在社区居民的观看与鼓励下会显得更精彩、更温馨; 其次是社区对幼儿身心的影响,社区能够为幼儿的成长树立更多的榜样,能够影响幼儿在成长中具有正确的言行举止与道德取向.三、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建议一、层次有问题!注重加强各方联系,寻求上级行政支持在组织幼儿园园长或相关的幼教会议时,往往是根据各个时期的幼教工作安排,针对近期要举行的活动一事一议,如对幼儿园的开放月活动、六一汇演、玩教具评比、安全防护等工作作出具体的要求与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将此类活动与家庭、社区联系起来,对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也仅限于检查的非常时期,如每年的分级分类验收工作检查等。所以,在利用家庭、社区资源方面,缺乏行政支持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1.加强与上级财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因为一些公办幼儿园经费由各区财政统管,尽管对经费的监督和有效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繁琐了幼儿园园长的工作程序,比如,在开展活动前,需要先打活动经费报告,再有各级领导签字,若领导事先对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不给予支持的话,不仅会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会压抑教师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园长应老马识途,平时多与相关领导联系与沟通,以保障经费使用上的有序与畅通。 2.争取幼教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实践已经证明,“闭门办园”不符合幼教事业发展的历史潮流,幼儿园要想得到迅速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打破幼儿园的“封闭围墙”,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既要积极组织本地幼儿园相互取长补短的活动,又要依据各自财力和实际情况,多开展向幼教事业比较先进的、发达的城市学习的活动。同时,幼儿园为调动家庭、社区各部门支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要积极推动当地幼教主管部门,针对当地人们习惯于遵从上级指示的特点,结合规程要求,以文件的形式向广大幼教工作者、家长和社区人士宣传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达成人们的共识,共同为当地幼教事业的发展献策献力。3.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幼儿园总是坐落于一定的社区当中,与社区各个组织单位以及社区成员都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各个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最佳效果,产生1+l2的增值效应。因此,幼儿园应改变社区陪衬性的、表面形式化的参与,力求社区各方人士实质性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幼儿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为幼儿园排忧解难。同时,幼儿园也应该树立主动为社区服务的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幼儿园作为社区中的真正一份子,真正融入社区之中,增强社区人士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和力,为进一步争取和利用社区中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提供可能。2、 更新幼教管理理念,深化家园合作共育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教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因此,幼儿园不应当将之视为幼儿园额外的负担或权宜之计,而是应当依据纲要和规程的要求,积极与市、区幼教机构协调,倡导一种新的幼儿园教育理念没有“围墙”的幼儿园,引导幼儿园主动构建家园、社区互动的有效平台,积极地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新型教育模式,以深化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1.发挥幼儿园自身的教育功能幼儿园作为社区的组成部分,在社区中应发挥自身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优势,向社区辐射教育功能。同时,也应当积极吸收优秀的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成果,使之变成幼儿园自身的无形资产。并通过社区活动与园内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素质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2.发挥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的功能,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具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家长,可以带给幼儿园丰富的教育内容,为幼儿园的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比如,家长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有效的教育经验来源;家长们不同的知识和职业背景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来源;家长中的各种英雄模范人物、能工巧匠、科技文艺人才、离退休干部、军官等等,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来源;当地的自然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等。3.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鼓励和引导家长及社区人士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通过与教师和家长谈话以及前面的家长工作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各个幼儿园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也很重视幼儿的教育,但仍存在着不少错误观念,比如偏重智力、技能的培养,轻视社会性发展,轻视同伴交往和幼儿的自我评价。家庭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盲目,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幼儿园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应改变纸上谈兵的形式主义的做法,多邀请一些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养育、教育经验的家长来园向家长传经送宝,或组织家长结成帮教对子,在日常的密切接触和交往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对方。4.调动家长及社区人士的参与热情幼儿园应着手改变那种参观的多,参与的少;间接参与较多、直接参与较少;一次性的直接参与多,经常性的直接参与少这些表面化的家园合作局面,改变那种一阵风似的形式主义的做法,比如,幼儿运动会、家园联谊会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参加,平时的教育活动则又把他们排斥在外,使得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内容严重脱节。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应当进一步拓宽家、园、社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转变幼教工作思路,畅通家园联系路径一些当地幼儿园虽然比较注重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与沟通,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仍然存在着沟通不够顺畅的严峻现实,为充分利用当地的家庭、社区资源,促进内地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者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采取多种积极措施,畅通家园联系路径,调动广大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转变自身态度,增强沟通的实效性通过前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者发现,在家园联系的过程中,不管是召开家长会,还是进行直接的面对面交流,幼儿园往往以强势方的身份出现,家长多处于被动地位,双方的交流总是在幼儿园一方的“声讨”、“训斥,、“告状”声中落下帷幕,家长扮演的总是“接受者”、“挨训者”、“听从者”的角色。试想,天长日久,这样的沟通有何效用?俗话说:忠言逆耳。作为人,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出于自尊,都不愿在别人的训斥和批评声中生活,更别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哪怕是善意的训斥和批评也让人不太容易接受。因此,要想增强沟通的实效,作为幼儿园一方必须改变态度,讲究沟通语言的技巧,变“忠言逆耳”为“忠言顺耳”,以共同遭遇者的身份,与家长一起,变“声讨”为共同为幼儿的发展“研讨”、变“训斥”为“尊重”、变“告状”为“自责”,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乐于到幼儿园,乐于与幼儿教师沟通与交流,幼儿园的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得到家长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