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关键词:探索 模式 改革,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重在农业,重在工业,经济政治,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全面否定模式,但背离了社发展方向,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课程标准的内容,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量供应,1、,普遍义务劳动制,保证了劳动力的供给,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与目的,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背景: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 目的:取得战争胜利;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一、“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 材料二、19191920年,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1)这三段材料说明了什么?,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材料四、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材料五、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材料六、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2)这三段材料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国家征购价:6卢布, 国家零售价:30卢布 黑市价格:200卢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许多措施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 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 起来反对苏维埃。”,列宁倾听农民的意见,(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调整,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调整: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小结: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的必要性。,(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A,C,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新经济政策,C,(1)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21年),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租让外资经营,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吸收外国资金和技术,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2)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高度集中,行政管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2002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2002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5、评价 A. 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稳定政治形势。 B. 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次正确探索(即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3)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认为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C,联共(布)中央发布讣告: “无产阶级所固有的一切真正伟大和英勇的品质大无畏的智慧,不屈不扰的、顽强的、战胜一切的钢铁意志,对奴役和压迫的深恶痛绝,移山填海的革命热情,对群众创造力量无限信任,巨大的组织天才,都由列宁卓越地体现了出来,,伟大导师列宁的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斯大林: 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的选择,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对此斯大林说了这样一段话: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 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 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请分析: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 侧重点是什么?,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2005年广东高考21题)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 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 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 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21题)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 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B,C,3、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完全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行政指导代替市场调节,农业集体化运动,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压缩轻工业,形成重、轻、农的发展序列,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这就是计划经济,(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 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 用,B,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原先怀疑的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些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开始了持续不一的计划,希望来减轻本国的经济危机。 全球通史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材料: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牛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材料:实现农业集体化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1)较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工业 化迅速实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国家培养了大批专家,弊端,(1)片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