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课短文二篇拓展阅读 后赤壁赋(节选)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注释】是岁:指宋神宗元丰五年。望:阴历每月的十五日。雪堂:指苏轼在黄州时建造的自住厅堂。临皋:亭名。黄泥之坂:即“黄泥坂”,山坡名。如此良夜何:如何度过这个良夜。松江:指吴淞江。顾:但是。安所:从什么地方。谋诸妇:和妻子商量这件事。诸,“之于”的合音词。 【且读且思】 本文和记承天寺夜游都写了什么内容?神秘的大峡谷 小心翼翼,走过一段山石搭建的窄窄小路,突然眼前一亮,一道闪光的瀑布,银练似的,挂在眼前!不敢相信,在这僻远的北方大山里,在这名不见经传的乡郊野外,居然有这样一道曲曲折折的流水,夹岸是这样一带幽幽险峻的峡谷,沿路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飞瀑流苏! 山路盘桓,窄到仅容一人通过。敛声屏息,尽力踏稳每一块石头。好在,险峻处有铁索,可供攀缘。山石和铁索,是人类目前留在这峡谷中的不多的印记。重重山岩,或如刀锋切割一般,陡立崖畔,或是经了妙手点化,层层叠叠,千奇百怪。这大山的肌肤,经了流水千年的浸润,留下了一条条、一缕缕美丽的花纹。那些流线型的图案,是造化的力量,鬼斧神工,却不留一丝斧凿的痕迹。深褐,橘红,赭(zh)黄,深浅不一,却又浑然一体,像一本厚厚的天书,无字,无语,却在默默地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听到雷鸣般的水声,抬眼望去,几帘瀑布,挂满川前,依势奔泻,经了山石的重重阻隔,分道扬花,越发激越澎湃。飞流倒挂,激起冲天的雪浪。几只小鸟,惊疑地飞过头顶,躲进崖石的丛林中。一位披着长发的女伴,孩子般张开双臂,一副奋不顾身、拥抱瀑布的模样!一袭孔雀蓝的长裙,被白色的流瀑映衬得格外鲜艳。衣带飘飘,临风起舞,恰似深山里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孔雀。 峰回路转,瀑布远去了,山石却更见艳丽奇崛。前面有几艘小船,静静地泊在水中。于是跳上小船,开始漂流。水面狭窄,却别有洞天。水波动荡,小船打着旋,不肯向前。撑船的两位,做惯了墨客,摆弄一叶扁舟,显得有些笨拙。踢腾了好久,终于起航了。一路水花,数串笑语,划到岸边,游兴尚酣。继续前行,山石越发峭拔,峡谷越发葱茏。绿树环合,寂寥无人。几簇野菊,悄然开在山崖。数只蝴蝶,翩然飞过眼前。导游却说:“那边还有一个景点,同样风光无限。”答案神秘的大峡谷 写绿树,表现一片翠绿的色彩;写野菊,表现它的点缀效果;写蝴蝶,让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感与生命的活力。后赤壁赋(节选) 都写了月夜出游。 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向四周看看,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已经)收藏了很久,为了应付你突然的需要。”古往今来,无数的失意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俯仰由他,物我两忘,陶冶性情,任意东西,身心得到放松,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山水是剂补药 许多人都会陶醉于山水之中,杭州的“老市长”白居易中意西湖,写下了“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明代大才子袁宏道说过“青山可以健脾”。这种对山水的热爱,是切身之感。清代文人金圣叹平生倒不见得怎么爱山水风物,但到了要砍头时,却遥望山水,说了一句“好山色”即告别人间。可见,金圣叹能视死如归,却抛不下这大好的河山。 其实,久在世俗中挣扎,疲惫地讨着生活的人,静心思索,常有一种摆脱喧嚣的意念。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日出东方、紫气东来之时,于冷月初上、水银泻地之日,坐看气象,放眼云天,便会觉得天与地的融洽,树和草的亲和,日同月的慈爱,泉过涧的有律。此时,心灵像经初霞、月光、水露浸润而净化,胸襟中有一种甜甜的异样感觉。而偶去青山亭畔哭拜英雄,也能豪气上涌,正气浩然。 独坐松云,指看流水,走进大自然,可思接千载,神游八方,品味人生,获益良多。试问:有什么比大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智慧的启迪呢?在厌烦之时,失意之际,有多少人正是走进了大自然,借助山水,才荡尽胸中尘埃而获得重新奋起的力量。 莽莽雪山,郁郁丛林,大河长川,沧海红日,湖光水影,红枫黄栌,闲花细草,老树青藤在大千世界的雄奇险峻与超凡脱俗之间,我们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天地万物的辽阔。崇山峻岭显世界之峥嵘,浅水累云见天机之有趣;一花一叶的写真,识物理之精微;群峰群树的写意,见天地之浑然。与大自然的对话,容易让人见识到简约是美,本真是美。知晓山高但不诡异,云奇但不阴险,花繁但不俗艳,草嫩但不卑弱。这种自然的无边风月和极致风光,如同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宽容胸襟与中和韵致,使人能荡涤尘埃,唯留精神。 水木湛清华,乾坤更朗润。最好能在休息之日和业余之时,置身苍苍大自然,享受那种“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味,体会人生处处有青山,青山处处可当药。此乃补药,此为良药,不仅可以阔眼界、宽心胸,还能消块垒、添活力。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dng)级纡(y)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yu)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注释】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坐姿随意。偃:仰卧。瀹茗:烹茶。九天银河:指瀑布。 【我读且思】 这篇文章与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试列举出两点。答案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 (1)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古松、奇树、飞瀑、亭子,逐一展示,以众多自然景物来衬托飞泉亭的幽雅;(2)情景交融,完美地把风景的秀丽与游人的心理结合在一起;(3)运用排比修辞,铺陈出亭子的种种好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附参考译文: 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但石砌的台阶曲折向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太阳火热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开,唯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太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边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就能看到瀑布。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地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下面的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53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仔细阅读,你认为一个人在做人治学方面哪个字最重要,文章又将哪个字拿出来与之进行鲜明的对照?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虑,将复何及!选自艺文类聚【注释】夫(f):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行:指操守、品德、品行。成:达成,成就。慆慢:怠慢。与:跟随。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岁:时间。去:消逝,逝去。月夜游宝石山记 俯瞰全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踞,类屏障然。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回拱,欲趋而先。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 【注释】踞(j):蹲,坐。倏(sh)焉:极快地。 【且读且练】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诫子书静 躁 附参考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做不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要安静下来,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怠慢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像枯枝败叶一样凋落。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子痛惜过去时,却已经来不及了!月夜游宝石山记 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 登上宝石山,俯视整个西湖,一片碧绿,广阔无际,而对面的吴山正在前面蹲坐着,与屏风的样子类似。其他的如凤凰山、南屏山,万松岭、慈云岭,又都回复环绕,像将要疾步而抢先走的样子。它的东面是钱塘江,水汽充塞整个辽阔的江面,一眼看上去没有边际。西边山陵的各个山峰都在烟雾暮气中出没,实在是天下绝美的境地。夕阳已经落山,明月照着栏杆,山水的姿态、颜色,忽然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儋耳夜书己卯上元,予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选自东坡志林)【注释】儋(dn):儋州,在海南省,当时苏轼被贬谪于此。屠酤(g):卖肉的、卖酒的,泛指做小生意的。【读后思考】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2.从“钓者未必得大鱼也”一句来看,苏轼有着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儋耳夜书 1.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他)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大鱼来。 2.从“钓者未必得大鱼也”一句来看,苏轼持有的人生态度是满足现状、随遇而安。 附参考译文: 己卯年(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元宵节,我当时在儋耳(海南一地名),有几个老书生来拜访我,说:“这么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出去游玩一趟?”我高兴地答应了。走出城西门,进入和尚寺庙,走过小巷,汉人、少数民族混杂,各种店铺商贩很多,回到住处已经半夜了。仆人关门熟睡,已经一觉醒来又睡去了。我放下拐杖大笑,谁有所得谁有所失?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但是也笑韩退之(韩愈)钓不上鱼来,打算到更远的地方去。其实(他)不知道凡是钓鱼的人,未必都能钓得上大鱼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