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明: 该样本仅具有格式示例意义,因此,未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审核修订,仅供参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分析、探讨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将对发展跨国经营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本文仅对学术界公认的和比较有影响的传统理论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前沿进行引述。但为了深入地了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进程,文献涉及又较为广泛,主要是国内外学者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核心理论以及发展的研究成果,主要参考了国际贸易、经济评论等核心刊物,还查阅了大量的国外关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方面划时代的著作。关键字:要素禀赋、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垄断优势、内部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尚未从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理论中独立出来,往往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60年代初,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ymer)率先向传统理论发出挑战,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不久,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刺激了对跨国公司的种种理论探讨。从此,跨国公司的学术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跨国公司理论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并由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等学者加以完善,发展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理论,即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一种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依据企业特定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是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一种分析。该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外国公司能够凭借其拥有的来自生产秘密、技术、管理以及规模经济等方面垄断优势同当地企业进行有效地竞争。随后,金德尔伯格将市场不完全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正如金德尔伯格所说:“直接投资的兴旺必定是因为存在着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或是存在着造成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他列出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全、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形成跨国公司中的重要作用。邓宁和拉格曼(Dunning & Rugman, 1960)在在国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海默论文的影响一文中也曾指出,海默的博士论文最大的贡献在于脱离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开创了以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为基础的跨国公司分析。但沿用静态分析方法的垄断优势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拥有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一定要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企业为什么不采取商品直接出口,或转让特许权的方式到海外扩展,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做出解释。垄断优势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在海默提出垄断优势理论之后,大量的西方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其中不少学者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较为突出的有:约翰逊(Johnson,1970)在跨国公司的效率和福利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知识资产论,凯夫斯(Caves,1971)在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中提出的产品特异论,尼克博格(Knickerbocker,1973)在垄断作用与跨国公司一文中提出的寡占反映论。二、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Product Life Cycle)为研究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之间的关系,在波斯纳(Posner, 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Vernon, 1966)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以美国情况为例,首次提出了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经威尔斯(Louis T. 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维农运用微观经济观念产品生命周期解释宏观的经济现象,即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行为。该理论在解释拥有特殊优势的企业为什么要直接投资方面有重要贡献。利用Posner(1961)早期的一些研究成果,维农认为美国企业的竞争或独占优势特别是他们创新新产品和程序的能力取决于美国的天资和市场的结构和模式。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3个不同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作为一种投资理论,它揭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不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特殊优势,而且还取决于企业在特定东道国所能获得的区位优势,而且只有这两方面优势的结合,才能使直接投资最终发生,并给投资者带来利益。这一研究对后来折衷理论的兴起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该理论是对美国企业在特定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所以其结论缺乏普遍意义,并且对当今许多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也不能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解释。另外,近些年,跨国公司R&D国际化日趋明显,跨国公司在市场经营上逐步打破了国家的界限,服务于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战略,这种新趋势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维农(Vernon, 1974)在经济行为的区位一文中,引入国际寡占行为来修正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周期重新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成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3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其垄断地位,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经过修正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仍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不足和缺陷。三、内部化理论(Internationalization Theory)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 Buckley)和卡森(Mark O. Casson)在合著出版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并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Rugman, 1981)在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进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仍然以市场不完全为假设,但它强调的是市场不完全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内部化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内部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较之垄断优势理论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他们同样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理论起点,但内部化理论划分了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不完全性的区别,并把自己的理论基点放在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性上。因此,该理论更接近国际生产过程的实际。而且,海默与维农等人从市场结构来研究发达国家企业海外直接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转向研究各国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组织形式。内部化理论同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同时适用于国内、外。但是内部化理论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方向和跨国公司的经营布局。另外,该理论忽略了对跨国公司这一典型的国家化垄断组织行为特征的研究,应该说这是内部化理论的一个遗憾。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邓宁(Dunning,1977)教授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和跨国企业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并在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Dunning,1981)的论文集中,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阐述。他认为以往的理论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做出部分的解释,而且未将投资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客观上需要一种折衷理论。邓宁的折衷理论包容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吸收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想,把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合为一体。折衷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3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所谓OIL(Ownership-Internalization-Location)模型。邓宁认为,这3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3类优势时,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并不是对以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简单加总,而是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高度,讨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3大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较完备的、被人们最广为认同的综合性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领域里的“通论”。该理论不只限于讨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而且力图解释跨国公司的整个国际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的普遍性使它失去了具体实用的价值。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的其他流派及其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张,国际直接投资问题已成为国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虽然跨国公司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但到目前为止,除了上述主流理论以外,尚未出现象垄断优势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那样具有理论突破性的成果,主要是运用新方法和分析工具对原有传统主流理论加以修正、检验和发展,并推动研究更贴近现实。与此同时,更多的学者致力于新理论的尝试。近些年,还出现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跨国公司企业资源管理论、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等。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8)在其著作多国经营的日本模式一书中提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该模式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及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又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部门,如果没有外来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道国这些优势就不能被利用。这样,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并扩大两国的贸易。该理论只能解释美国型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忽略了国际分工原则的作用。90年代初,许多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外部因素对跨国公司行为的影响方面,形成了具有加大影响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都是由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产生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诱发要素起主要作用,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大程度上间接诱发要素起主要作用。企业资源管理论是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兴起的企业理论。与传统经济学对企业分析主要着眼于产品市场分析不同,企业资源观主要从资源而不是从产品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资源定位、资源与业绩、战略选择及竞争优势。巴尼(Barney,1991)在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一文中将资源分为3大类: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在企业观的基础上。费海(Fahy,2002)在资源-全球资源持续竞争优势分析中提出了跨国公司全球持续竞争优势理论(GSCA)。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Porter,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将国家竞争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他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使其有能力走向国外。因此,虽然波特的理论并非跨国公司理论,但是这种新的发展阶段的划分补充和完善了直接投资理论。结论:本人通过查阅、分析有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理论研究成果和资料,对跨国公司及其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认为跨国公司理论正在不断完善,从绝对化、静态化向相对化、动态化发展,使得其论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在逐步增强,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整理,本人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现状及发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