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编号: CQM/ZY-SH-09-10 版本:01/0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 版 本:01 /0文件编号:CQM/ZY-SH-09-10发布日期:2015年11月05日修订日期:实施日期:2015年 11月05日EnMS第一阶段审核实施指南1. 目的为了指导EnMS审核员更好的实施EnMS第一阶段审核,更好的发挥EnMS第一阶段审核的作用,为第二阶段审核做好充足的准备,特制定本指南供审核员参考。2. 职责公司体系技术部负责制定并解释;EnMS审核员可参考实施。3.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中要求:第一阶段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其中现场审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情况,并确认是否做好了认证审核阶段的准备;了解组织能源评审的实施以及能源基准的建立情况;确定审核策划的重点,识别组织对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评价方式以及能源管理体系确定的主要能源使用,将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重要运行参数和其它相关变量控制确定为重要审核点,识别应配备的专业审核资源并与组织就第二阶段审核的详尽安排取得共识。4. CNAS-CC190:2015和CNAS-SC190:2015中第一阶段审核要求: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策划第二阶段审核的关注点,并确定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第一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组织的现场进行。第一阶段审核应包括:a) 确认拟认证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b) 对已识别的范围和边界,评审组织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图表或文字说明;c) 对已识别的范围和边界,评审组织架构及人员的图表或文字说明,并进一步确认组织的技术领域;d) 确认能源管理体系有效人数(必要时)、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以确认审核时间;e) 评审能源策划过程形成文件的结果;f) 评审经识别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清单,以及相关的目标、指标以及实施方案。并审查及确认以下信息:1)受审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文件;2)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及其与体系各要素的关系;3)能源方针与目标指标、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监视、测量和分析机制的建立与运行;4)最高管理者对于能源管理在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定位、策略和行动,对管理者代表和能源管理团队的任命和批准;5)主要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可能包括:受审核组织与政府签订的节能责任书、各主要工序能源绩效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6)若企业有下述资料时应重点关注与EnMS有关的信息:初审能源评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能源监测报告、能评资料、能源综合利用状况报告、年度自查报告、清洁生产报告等。7)受审核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及与能源管理方针的一致性;8)受审核组织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5. 具体实施内容5.1 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见CQM/ZY-SH-00-1QMSEMSOHSMSEnMS审核实施指南。5.2 第一阶段审核的方式方法第一阶段审核分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现场审核通常采用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审核。5.3 文件审核见CQM/ZY-SH-00-1QMSEMSOHSMSEnMS审核实施指南。5.4 第一阶段现场审核5.4.1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长应依据以上的目的和内容,以及从文件及受审核组织提供的有关资料中获取充足的信息,根据受审核组织的性质、规模、特点和审核组自身的特点编制第一阶段现场审核计划。对于第一阶段审核计划,在末次会议,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审核组与受审核组织充分地交流,指出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向其通报第一阶段审核的评价结论及整改要求;为组织提供反馈信息的机会;确认审核范围及边界和能源核算边界;确认EnMS有效人数、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就第二阶段审核细节和重点与组织达成共识。第一阶段审核不要求对受审核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条款进行审核,只需为了达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对必要的部门、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即可。日程安排及主要内容见下面的范例:日期人员时间过程/区域/GB/T23331标准及行业认证要求过程/区域/部门GB/T23331标准及行业认证要求xxx中层以上及内审员第一阶段审核首次会议xxx生产现场巡视xxx管理层及相关人员企业基本情况(资源、生产、节能状况及评审情况,场所,守法资质),确认EnMS有效人数、能源种类、主要能源使用和年度综合能耗,能源使用情况,主要用能结构等;并对审核范围及能源边界确认4.1;4.4.3最高管理者对于能源管理在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定位、策略和行动,对管理者代表和能源管理团队的任命和批准;组织架构及人员的适宜性,资源的充分性、确认组织的技术领域4.2能源方针、目标适宜和合理性,体系的建立与方针的一致性4.3、4.4.6、主要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重点关注受审核组织与政府签订的节能责任书、行业准入、各主要工序能源绩效指标是否符合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和工艺的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准确度等)4.4.2;4.6.2;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7xxx能源管理主控部门及相关部门能源评审的充分性和适宜性4.4.3;能源基准、绩效参数设定合理性及适宜性4.4.4、4,4,5;法规识别和获取及合规性评价情况4.4.2、4.6.2;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4.6;能源策划过程形成文件的结果符合性和适宜性(包括:运行控制的策划4.5.5、新品开发、设计的策划4.5.6;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的策划4.5.7;能源监视、测量和分析的策划4.6.1)能耗统计和核算的准确性,生产过程、辅助和附属生产过程及能源核算边界确定的合理性,能源计量器具的校准或检定情况4.6.1;外部相关方的交流的策划、申投诉抱怨等的处理4.5.3;内审的策划和实施情况4.6.3;持续改进建立和实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4.6.4;能源使用、主要能源使用、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及其与体系各要素的关系是否合理xxx生产过程、辅助及附属生产过程的现场生产过程、辅助和和附属生产过程及能源核算边界的实地考察和确定;EnMS边界和范围的进一步确认。对能源种类和结构、重点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实地考察和确认4.4.3;相关变量和能源绩效参数的进一步确认4.4.3;4.4.5;对组织识别出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确认4.4.6;主要能源使用的现场控制情况,重点关注守法性4.5.5;能源计量装置配置情况现场确认4.6.1对存在的多场所及能否进行多场所抽样进行现场确认xxx审核追踪,审核组内部交流xxx管理层及相关部门人员第一阶段审核末次会议说明:日程安排的顺序应根据受审核组织的规模及特点进行安排,一般有下面三种方式:a) 先到现场,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此种类形适用于规模不大、主要能源使用不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先到现场,掌握整体概貌、生产工艺及关键工序、能源利用状态、从专业的角度判断出组织应具有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绩效参数等、目标指标的现场完成情况,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针对现场的情况,能更好地对组织的方针、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基准、绩效参数、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与响应、内审及管理评审的合理性、一致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核。b) 先到体系的主控部门,再到现场。此种类型也适合于规模不大、主要能源使用不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先到体系的主控部门,能获取大量信息,尤其是有关主要能源使用、相关变量、绩效参数等的识别、评价及控制方面的信息,再到现场就会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会很快发现问题,缩短审核时间。c) 先到现场巡视,再到体系的主控部门,再回到现场(如以上范例)。此种类型适合于那些规模比较大、主要能源使用比较复杂的组织,其优点是:集中以上两种类型的优点,能使审核员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受审核组织的EnMS。但其缺点是审核时间较长。以上三种类型,审核组应根据受审核组织的性质、规模、特点和审核组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如果第一阶段审核(包括文件评审)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审核组长应安排好审核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并对专业审核员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协调一致,体现系统性和一致性。当受审核组织有多层次等级系统(如:总部/国家级部门/地区级部门/地方分部)时,第一阶段现场审核应包含不同等级体系层面活动的有代表性的场所,对所有场所的信息均应获取到,对某些场所具有最为集中的能源消耗过程应重点审核,当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到所有场所的信息后,现场审核可以不覆盖多场所认证中将被抽样的所有场所。当受审核组织存在多现场时,审核组应根据多场所审核管理指南的要求来确认受审核组织是否符合多场所抽样的条件,并确认可以进行多场所抽样的准确信息,以便进行第二阶段审核的策划。5.4.2 现场审核依据审核计划,实施现场审核,通常的审核思路是:5.4.2.1与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交谈此处不是审核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是否完成了其职责,此处的目的是:a) 融洽关系,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内容和安排等;向管理层了解有关组织机构、资源的提供及EnMS运行的大致情况;了解管理层对整个体系的重视程度及能源意识,为进一步实施审核打下基础。b) 强调在体系中管理层的作用及职责,促使总经理及管理层更加重视此项工作。c) 获取及确认有关信息。a) 主要内容见计划中的安排,重点关注:d) 体系运行所取得的能源绩效;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持续改进的方向;e) 组织守法状况;f) 资源提供的充分性g) 审核范围和边界的适宜性。5.4.2.2到体系主控部门进行审核a) 体系主控部门的职责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体系运行的需要。b) 能源评审的有关方法学和准则的科学和合理性,检查能源评审是否充分和适宜;是否覆盖体系范围和边界内各个层次的能源使用情况;是否使用了适当的分析方法,基于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是否清晰的说明了组织的用能状况、细节和未来的能源需求,明确了改进能源绩效机会;重点关注对以下内容的评审和输出结果:1) 用能结构和用能系统,可包括能源结构、生产工艺和能源流程、主要用能设备、能源平衡、工艺布局及设备匹配的合理性、主要生产系统与辅助系统、附属系统的匹配性、余热余压的利用情况等;2) 相关变量:如影响能耗的能源/原辅料及中间产品的质量参数、设备参数、工艺参数、环境参数、设备/设施/系统的用能效率等;3) 计量装置的配备情况(包括配置率、精度、校准/检定);4) 主要能源使用,包括:重点耗能的设备、设施、工序或过程等;并识别出与之相关的能源绩效参数;5) 改进能源绩效机会(包括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消耗持续改进的机会)及优先次序的排序;并考虑必要技术、经济等因素提出了可测量的改进方案。6) 影响能源使用的有效人数及涉及到主要能源使用的人员状况。7) 能耗现状、能源绩效水平及统计核算方法,重点关注数据的充分性、适宜性、相关性和准确性;c) 能源基准设定合理性及适宜性,重点关注:1) 关注能源基准是否建立在特定的时间段上,该时间段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特点相适应,并说明该基准所代表的运行条件,其所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